先给之前的内容做一下补充吧。

同济科技、中国建材、ST东电都发布公告,独立董事钱逢胜因个人原因辞职。

有网友留言问独立董事是干嘛的,那趁机科普一下吧。公司董事通常是比较大的股东的代表,而独立董事就是独立于这些股东的董事,名义上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维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监督公司的管理层,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

但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独立董事都是没啥用的,该造的假照样造,给散户挖的坑照样挖,A股近些年炸了那么多雷,我印象中就没有一个是独立董事监督举报的。所以这些独董往往只能起到吉祥物,或者说的好听点,是形象代言人的作用。作为回报,上市公司每年开一笔酬劳,少的就5-6万,多的50-60万。

比如这个钱逢胜,任职的几个公司独董基本上都是7-12万的年薪,这一下公众形象彻底败坏,自然就干不下去,被迫辞职,一年损失大概40-50万左右。本来这钱是躺赚的,这下都没了。

也有一些存在感很强的独董,在公司大股东之间内斗的时候,跳出来拉偏架,鼓动舆论带节奏,那威风就别提了。

当然也可能是我个人视野狭隘了,我炒股这12年,就没见过独立董事干过啥大快人心的敞亮事。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1)

……

我这几天一直在调集资金准备加仓,主要目标是港股,原因很简单,那里更便宜。今年A股几大指数普遍涨了20-35%,而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今年涨幅都只有2%多一点。这里面有一些“你懂的”因素,我认为是个暂时的洼地,可以布局。

想买的主要有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蓝筹股,普遍比A股便宜20-50%,有长持吃息的计划。另外就是香港本地的公共事业股很稳健,它们那边和大陆不太一样,比如电力、煤气,并非政府统一定价,所以一些垄断级的大公司在经营上有很宽的护城河。香港的这类公司在代码00001-00010里面挑就行了

A股我更倾向于逢低捞一些股指期货,有杠杆,节省流动资金,最重要的是这几年指数一直强于市场平均水平,比买个股省心。

我前几天在雪球看了博主“坚信价值”的一篇文章,深有同感。该文的核心主题就是未来要拥抱硬资产,什么是硬资产,就是投资价值来自于寿命长的固定资产。

我转载几张原文里的图,大家看了感受一下: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2)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3)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4)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5)

水电站、铁路、电网、核心地段写字楼

看图片就会发现,虽然时光荏苒,岁月流转,但图片里的这些资产形态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些用了上百年,修修补补还在用,甚至价值还增长了。

这些就是硬资产。在经济增长期人们会追求弹性更大的软资产,典型就是互联网公司,但在经济趋缓的时期,买硬资产就更安全。

这一点我觉得李嘉诚一定很早就想明白了,他的投资布局几乎就是贯彻了这个思路,买自来水、买天然气、买电力、买码头、买写字楼、买酒厂,虽然看起来形态各异,但有个核心共同点,就是几十年上百年没发生过形态升级的资产。

我上周五隐隐约约没想明白的那个问题,感觉这下想通透了。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在经济趋缓的时期(6)

……

还有网友留言问我,干嘛不想着再买房子。这个我以前的文章有写,我还专门去看过一些小区,其中最有兴趣的是某cbd小户型楼盘,大概420-440万一套,月租金8000左右,算一下年租金回报率是2.0-2.2%,这在北京已经算是很顶级的租售比,但依然覆盖不了房贷成本(5.4%)。

我算过,如果买了那套房子,在房价不涨的情况下,我一年亏10-12万。北京房价已经三年没涨,如果政府继续保持现有货币政策,再来个2-3年不涨也很有可能,那这笔投资别说收益,净亏就出去30万。

当然全国各地的房市都不一样,也有一些城市这两年逆势上涨,但总的来说,在城市化减速,政府极力抑制炒房的大背景下,我觉得继续投资房产的性价比挺一般的。

其实写字楼我后来也看过,更不敢买,这里就不细说了。

……

1、今天邮储银行上市,我预测就是发行价边上,估计多个几分钱玩织布机。

2、医保第三轮集采,昨天医药股大跌,我那几个今天倒没咋跌,估计是之前被锤够了。医药股短期内也就这样了,但我并不对这个行业感到悲观,市场经济有它自我调整的内生逻辑,等着瞧吧,明年这些企业还是会想到办法挣钱的。

……

【操作笔记】渔盆

沪深300继续NO,临界3928

创业板继续YES,临界1615

中小板继续YES,临界6116

国证有色399395继续YES,临界3166

中证军工399967转YES,临界7521

证券公司399975继续YES,临界680


昨天没操作,也没啥要补充的。

哦对了,刚看到新闻,那个钱逢胜被上海财经大学给开除了,这次倒是很果断,校方没有护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