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之)(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之)(2)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之)(3)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文化的湖,天人合一的湖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杭州市城区的西部。唐朝西湖开始兴旺,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王朝开启了江南百余年的经济文化繁荣。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刺史期间,在偏北部堆砌分割水面、横向连通东岸与孤山的白堤;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于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始建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西堤和六桥。元代(公元1071〜1368年)西湖景观待遇有降,但却是藏传佛教再次传播兴盛之时。明清时西湖进入新的辉煌。

自宋以降流传下来的“西湖十景”成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题名景观要素。

“苏堤春晓”居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体的跨湖古堤景观。

“三潭印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明代演变为水上园林小瀛洲岛及其南侧湖面上的三塔景观,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其他各组题名景观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意境与故事。

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的钱塘门曾是城市与西湖间重要通道,自宋至清历代沿用。

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的佛教禅宗灵隐寺,至今仍为西湖佛寺之冠。

飞来峰是汉族地区供奉藏传佛教造像最多的佛教石窟,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五代至元代的空缺。

民族英雄岳飞的墓与庙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为历代所景仰。

文澜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曾是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

“舞鹤赋刻石”则印证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夫追求“隐逸”的风尚。

这些佛、道教文化,隐逸文化,忠孝文化和藏书文化的代表作与西湖范围内的文物古迹一起,无限深化了西湖文化景观的底蕴。

西湖不仅包容如各派佛教等外来文化,也把自身的景观布局,构造理念和技法及内涵传播到了中国各地、东北亚和东南亚。

2011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届会议上,基于以下标准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Ⅱ:人类加工升华的西湖风景表现出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理想,比如“佛之清静”和“自然如画”,进而西湖对东亚的景观设计又有重大影响。它的堤、岛、桥梁、寺庙、宝塔和明确界定的(景观)视角,都在中国和日本被广泛复制。最著名的例子是北京的颐和园。十景的说法在7个世纪里被中国各地争相仿造,甚至于朝鲜学者在16世纪造访过西湖后,也传到了朝鲜半岛。

标准Ⅲ:西湖文化景观对于非常特别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杰出的例证。这种文化传统通过改进自然景观来创造一系列反映出人和自然完美融合的画意。这一文化传统演化于唐宋,至今还很有影响力。人工升华过的西湖,以其独特的,在绿树成荫的山峦映衬下的一系列人造堤道、岛屿、桥梁、花园、宝塔和寺庙,作为一个整体把这一文化传统表达得淋漓尽致。

标准Ⅵ:通过人工改善自然风景来创造被艺术家捕获灵感,被诗人命名的诗情画意,这一源自唐宋的展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在西湖景观中通过岛屿、堤道、寺庙、宝塔和观赏植物得到充分体现。这种传统的价值在西湖传承了7个世纪,在中国广泛流传,也远播至日本和朝鲜,使之具有杰出意义。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