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速度”的代名词,中国高铁曾创下多个世界纪录,而高铁驰骋,离不开一个类似“心脏”的核心器件——IGBT牵引变流器。中车株洲所旗下的时代电气,是我国唯一全面掌握这种变流器全套技术的高新企业。在这条芯片生产线上,就有一批来自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方小斌介绍说,学校将人才培养嵌入到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制造产业领先核心技术的源头,根据时代电气产线升级与生产需要,组建三个学徒制订单班。120名学员全过程参与该核心器件生产线的设计、建厂、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试制、正式投产全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就逐步成长为一合格的技术工人,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其中的优秀代表刘少杰被中国中车集团授予“高铁工匠”荣誉称号。

“学校生产性创新基地与中车合作,实现轨道牵引机车部件研制、开发、生产,已经成为中国中车产品链中重要一环。”方小斌介绍,学校自主研发了机车门锁等一系列实用新型机车产品,部分产品随主机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近3年,校企联合申报、承接省、市及企业项目85项;为行业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革新45项;联合开发新产品16项,其中,9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内领先、1项填补电力机车配件空白。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

学校主动服务中国中车,与企业共同前瞻性规划未来职业与专业,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共同梳理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20多个职业大类,并制订职业规范与标准,共同开发整机调试、远程故障诊断等3个复合、创新型新岗位标准,并同步融入到专业培养标准中。同时,校企双主体开发专业教学标准。与中国中车合作,牵头开发了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等3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了动车组等2个省职业院校国际化专业标准及电气自动化等8个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实现校企标准统一。前瞻性追踪轨道交通企业“智能制造、境外运维、无人驾驶”等复合型工作岗位、国际化工作环境、创新性工作能力的需求,精准培养“能制造、会驾驶、善维修”的轨道交通行业高素质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以“中车株机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型订单培养、2+1订制式培养”等为载体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形成了“双主体三层次”育人架构,创新了“校企双向嵌入式”、“双主体订单式”、现代学徒制3种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与中国中车、各铁路局、地铁公司及其他企业合作开设新型订单班148个,订单学生达7902人;与长沙地铁、博众精工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试点学生243人。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3)

服务海外,助推优质资源走出国门

中国高铁开到哪,哪里就有湖南铁道职院师生们的身影。“当肯尼亚的学员们向我竖起大拇指,我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7月23日,该校轨道交通电务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蔡小成说。

2019年7月9日至10月12日,湖南铁道职院教师团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圆满完成蒙内通信设备、微机联锁、CTC三个项目的培训工作,也是该校首次成功赴境外完成培训项目。

蒙内铁路由中国企业承建,于2017年5月31正式通车,蒙内铁路全长480千米,东起肯尼亚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西抵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成果。当时铁路运行2年多,铁路通信工、信号工的队伍逐渐稳定,部分员工已工作三年,且有多次专业培训经历,有较好的基础。

经过多方沟通,湖南铁道职院承担了2019年肯尼亚通信工、信号工的培训。

到达肯尼亚后,为使是培训内容与员工工作内容的高度契合,蔡小成与同事们立即在肯尼亚首都的内罗毕展开现场调研,肯方员工进行了沟通,获知他们的培训需求,做好有针对性的培训。

“学员们听课很认真,但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蔡小成介绍说,肯方员工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基本上是通信、电子、网络、机械等专业毕业的,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高校具有专门的铁路信号、通信专业。所以他们对专业对知识非常渴望。后来通过调整教学方法,中根据肯方学员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小组PK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现在仍有肯方员工通过网络交流,与他探讨业务。

方小斌介绍说,作为全国“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学校开办了铁道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泰国、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地区)的30个教育机构、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培训、学生实习、课程联合开发、学生联合培养、产品联合开发等数十项合作。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开办了铁道机车等专业,培养350人服务莫斯科-喀山高铁。与泰国兰实大学、中南大学联合为中车装备运用企业培养尼日利亚本土人才58名。教师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蒙内铁路、亚吉铁路、拉卡铁路培养轨道交通本土员工400多人次,服务“一带一路”本土化。学校牵头建设的应用电子技术国家教学资源库已向肯尼亚等23个“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学校目前正与中国中车集团合作建立海外分校,合作开发国际教学标准,为中车海外基地培养更多本土化人才。

潇湘晨报记者李柯夫 通讯员徐敏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