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1)

文|七芊

来源|七芊职场物语(qiqianZCWY)

转载联系(微信ID:qiqianloveyou)

B站高分悬疑日剧《轮到你了》播了长达半年之久,终于在9月15日伴随着凶手番外篇结束,尘埃落定。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2)

《轮到你了》讲述的是在日本东京墨田区的一处公寓发生的连环杀人事件。

女主人公菜奈和翔太夫妇二人搬入新公寓,结识了公寓里的诡异住户。

大家在一次居民会议上,大家讨论自己不喜欢的人,因菜奈玩笑说买凶杀人不容易被抓,所以大家如果有讨厌的人可以交换,这样警察也找不到证据。于是大家开启了一次交换杀人游戏,把自己讨厌的人写在纸条上,然后打乱顺序互相抽取。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3)

本以为只是一场玩笑,但是当天夜里,管理员从楼顶坠落,第二天写着管理员名字的纸条就贴在了公告栏上。

紧接着住户和住户们写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亡。

每个住户都呈现出可疑的表象,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推进着杀人案的进行。在连环杀人案中,有的人是住户们写下的人,有的人却是无关的人,有的人死亡时带着笑容,有的人死亡则是纯属执行规则。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4)

警察和主角手冢夫妇,以及公寓里的人们都意识到有外人参与进了公寓内部的游戏,但是谁也不知道凶手是谁,大家彼此怀疑。

最终女主人公菜奈的死亡,终结了正剧。番外篇和反击篇,分别讲了每个住户的故事以及男主为了找出凶手所做的努力。长达六个月网友漫长的猜测,推理,最终真相大白,凶手确认为女大学生黑岛。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5)

而原因却让很多中国网友表示不满,觉得烂尾。

原因在最新一期的番外中表明因为黑岛的大脑结构特殊问题,存在精神病和反社会人格。因此她缺乏痛感和同情心,经常幻想自己犯罪,并且享受杀人的乐趣。所以在她高中的时候犯了第一起案子杀害了无辜的小学生,但是当天因为大雨没有人发现,随后她又犯下了第二起案子,连同老师一起跳下悬崖却侥幸活命。

之后黑岛认为如果自己拥有爱情,那么可能会因为爱情而改变嗜血的性格,所以她找了一个男友,也就是影视剧开头莫名死亡的人。结果男友家暴,在她准备杀了男友的时候,男友却被有正义感的邻居警告结果误杀。由此,黑岛开始了公寓杀人游戏的推进。

过程中,女主因为发现了黑岛的行凶日期以及方法,被黑岛注射了氯化钾。

在最后侦破案情的时候,女主给出的答案是:自己杀人的理由是因为克制不住,所以想要杀人。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6)

在最新一期的番外中,黑岛杀掉的第一位死者,无辜小学生的父亲在侦破案情之后问男主说:黑岛变成这样,做出这些事只是因为她疯了。你能接受这样的理由吗?

男主回答说:这不是因为她不够珍惜自己吗?不够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你其实无法理解对吗?

就此,这部剧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题:你是否可以理解毫无缘由的恶意?

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接受不了的。

B站的网友回复说: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无法原谅,不愿理解。

我想这是大部分人对于莫名其妙的恶意产生的想法。

日本文化中,关于恶意,和中国人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的恶意观念里,强调的是冤有头债有主。凡是得有原因,有因果,一报还一报。讲究恶不用来宽恕,而是要报。中国人的恐惧在于道义恐惧,因为做错事,所以恐惧。

日本是允许恶意无缘无故的产生,无缘无故地发酵,以及无缘无故带来伤害。试想一下,经典恐怖片《咒怨》,因为贞子有怨念,所以所有看到她录像带的人都要受到惩罚,也就是伤及无辜。日本人的恐惧在于毫无缘由的恐惧,是恐惧未知。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7)

我是东野圭吾的书迷,看过他90多本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恶意》这本书,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突然去世,在警方调查他的死因过程中,牵扯到他旧时的一位好友,落魄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个落魄的小说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一直在欺凌这位教师朋友,还剽窃对方的作品最终获了国际大奖。并且连他的妻子也看不下去,最终因同情对方开始了一场婚外情。

事情被公布后引来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这位生前名声大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舆论攻击贬低得不成样子,他的妻子甚至反复收到暴徒的骚扰,威胁。然而就当大众都开始认定这是真相的时候,真相再度反转,原来这一切都是作家这位教师朋友的谎言。

和他说的完全相反,作家生前,不仅穷尽一切能力帮助他,帮他介绍出版社,编辑,帮他改稿子,甚至在他受到欺凌的时候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摆平。在知道他落魄之后,不仅让自己的妻子去照顾高烧生病的他,还为他提供经济支持。

而这本该被感激的一切行为,却滋生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嫉妒和恶意。当别人越好, 越显得自己无用,当别人打着为自己好的名义教育自己,越显得自己一无是处,承受恩泽却也承受屈辱。最终恶意爆发,让他在自己绝症死前杀死了作家朋友,然后策划了这场全民恶意事件来发泄自己长久积压在心理的恨意。

《恶意》里的经典名言: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也只有这样毫无道理的恶意才是真正的恶意本身。

成年人的世界,恶意的产生都是没有正当理由的。能接受无缘无故的恶意是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步。

无缘无故的恶意在职场里几乎随处可见。

比如说,我曾听过一位海归CEO说,他绝对不会招聘农村出身的员工。因为这样的人大多数没有良好的习惯 ,没有良好的眼界,交流起来比较困难。

是的,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面试者,在你不知道这家老板的风格之前,你兴冲冲来面试,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都来不及展示你的优点,仅仅就是因为对方不喜欢你生长在农村,所以恶意就这样产生了。

再比如说,我的一位朋友参与视频节目,因为主持人当天心情不好,所以各种揶揄她,让她下不来台。

是的,她和主持人之前没有任何恩怨,没有见过,她什么都没有做,仅仅因为主持人当天心情不好,恶意就这样产生了。

有人说偏见是恶意,我不这样认为,偏见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它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是因为长时间对于某一领域顽固的主观认知产生的判定。可见偏见还是需要点文化水平和酝酿的。

但是恶意就是恶意,恶意本身没有合理理由产生,所以也没有合理针对对象,抛开情景,任何一个此时此景和你有同样属性的人站在这里,对方都会产生恶意。

就像上述两个例子,不是因为你出身农村,所以被这家公司否定,而是任何一个来面试的农村人都会被恶意看待。同样不是因为你是谁,所以在视频节目里被主持人揶揄,而是那天任何一个人站在那个位置都会如此。

在职场里,我经常,听到有读者说自己的同事,上司针对自己,她们会曲解这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来源于对方的嫉妒或者来源于自己的能力不佳。并且试图改变自己来达成让他人喜欢,驱散恶意的目的。

可事实是,恶意的产生几乎都是毫无合理理由的。当你能够发自内心接受恶意这点,和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没有关系,就是此情此景换作其他人,对方一样有恶意的时候。

你会无比坚强应对挑战,不会做任何改变自己迎合环境的错误行为。

人在追求目标,成就自我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外界的恶意干扰。人会害怕外界的评定,外界的看法观点,害怕自己走在错误的路上。每当有人对你无缘无故产生恶意的时候就会展现出自我怀疑。

当你接纳恶意的产生本来就是没有正当理由这点之后,会发现他人的恶意和自己无关。

前不久同一位做公司的朋友聊到成长话题。他坦言说自己参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自己快速成长,慌得就是别人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合作的时候,难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别人对你莫名的恶意,这种恶意可能是反感,可能是质疑,可能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表现。

当你意识到这些人的这些判定和恶意本身都是毫无缘由的产生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这些恶意与自己并无关系。自己只管专注于实现目标的细节,抓紧事件成长,完成更大的目标,快速进步。

当你自己快速进步的时候,会发现慌得就是别人。他还举例说自己公司的员工,快速努力快速进步,最终来找他谈加薪,他就是要给人家涨工资,否则这个人就会跳槽走了,他生动形容这个场景慌的人就是自己。由此,自己也备受启发,要快速学习快速进步。

末尾针对恶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这样几件事:

1 接受恶意本身就是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产生的。

就像《轮到你了》的凶手黑岛喜欢杀人,《恶意》男主人公憎恶作家朋友,海归CEO不喜欢农村出身的人,心情不好的主持人当天揶揄他人。这些都代表了i监视,那就是恶意本身就是无缘无故地产生。没有正当理由,没有合适原因。不要试图去纠结恶意,试图去修正恶意者的价值观。

2 不要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驱散恶意,而是专注于实现更大价值的目标细节。

不要通过改变自己来驱散恶意,而是通过对于恶意的提防和淡漠来阻止恶意对于自己的侵害。淡漠是最好的武器,很多事情,当你开始淡漠,就代表这件事无法给予你更深层的伤害和波澜。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完成目标的细节上,通过完善细节来达成目标,带给自己更大的价值。

3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理解源头,不容原谅。

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职场里,自我保护,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16字心得。

日剧轮到你了细思极恐的细节 豆瓣8.0日剧轮到你了大结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