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费了很大劲,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尽了所有的可能,但它太复杂了。”在小糖人传媒的办公室里,刘畅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

《棋魂》开分那天,导演刘畅发了条朋友圈:“分先戳这,让子弹飞一会儿”。

子弹飞得还算顺遂。那时,《棋魂》在豆瓣拿到7.3分,算是个不错的成绩,后来它慢慢回涨,超过70%的人给它打出4星以上的成绩,子弹还在飞。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1)

目前,《棋魂》的评分已经升至7.7分

放到三年前,没有观众看好这部漫改。崛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画的《棋魂》太经典了,它不只是成功,而是轰动性的成功——东京电视台播出的动画《棋魂》收视率达到奇迹般的37.5%,它甚至反过来影响了日本棋坛,有数据显示,漫画连载的几年间,日本的围棋人口由三百多万人迅速回升至四百多万。

而国内漫改“翻车”又有太多的案例。漫画《棋魂》,主人公是进藤光和平安时代的棋士藤原佐为。要将其本土化,就意味着要将所有背景中国化。更何况,《棋魂》里还有个“魂”,怎么在“镣铐”中把这个角色真人化,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

主创们一度顶着压力前行。《棋魂》剧本做了快两年,和日方版权谈判非常繁琐。漫画的版权在集英社,歌的版权在东京电视台,想多买几首,但是“太难沟通”。选角消息一出,被批评不走寻常路”;人物海报一出,就说“辣眼”;预告片释出那天,有关“褚嬴”扮相的争议铺天盖地,原著党纷纷怒打一星。有没看过原著的观众给《棋魂》打高分,就被批评是“水军”、“不配真香”,舆论整个失控了。

“其实我们费了很大劲,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尽了所有的可能,但它太复杂了。”在小糖人传媒的办公室里,刘畅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他回应了一天争议,此刻正躺在椅子里,听着公司外的火车从铁道上呼啸而过,手边是一整墙的动漫、游戏人物手办。

刘畅或许从没面临这么多质疑。过去,我们提到他,会想起他拍的青春剧、网剧,还有他的幸运。在网剧初兴的阶段,刘畅抓住时机,拍出至今被奉为经典的《最好的我们》,一炮而红。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2)

《最好的我们》是导演刘畅的电视剧处女作

之后的三年,他连续做出两部青春剧:《独家记忆》和《棋魂》,“为了证明《最好的我们》不是蒙的”。他稳定且高产的发挥也让刘畅,以及背后的小糖人成为青春剧的“标杆”、第一厂牌。

在《棋魂》的评论下,有网友说:“如果不是小糖人和刘畅,也许我就不会点开《棋魂》了。”怎么探索青春剧的边界,怎么证明拍摄不只靠本能,还靠技术,刘畅与全现在聊了聊《棋魂》拍摄背后的故事。

全现在对话《棋魂》导演刘畅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3)

导演刘畅 图片:受访者提供

争议预料到了,但没有标准解法

全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褚嬴”造型的争议,怎么看待观众的吐槽?

刘畅:这个很复杂,当时做完剧本,就发现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将近700场戏的男主人公,99%的时间都得穿一套衣服,这是没有先例的。但是论证来论证去,他也只能穿这一套,所以就要足够耐看,这是大前提。

然后我们想做完全中国的故事,就把褚嬴的背景设置在南梁。服装参考了当时的陶俑和壁画,但后来又想到一件事儿,“褚嬴”是一个棋神,他的仙气和神明感,在于漫画里飘逸的形象,显得很大,有种笼罩感和神明感。漫画很自由,把藤原佐为画大是件挺容易的事。但是到真人剧,尤其需要大量跟胡先煦对戏,让褚嬴视觉上变大,就挺不简单了。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4)

褚嬴(张超 饰)与时光(胡先煦 饰)

当时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把衣服的版型再夸张,肩宽、袖口、裙摆做得更飘逸。可这又牵涉到新问题,如果1:1地按照南梁帽子去做,张超整个人看上去是方的。所以就必须把帽子加长,让整个人的线条看起来更舒服。

做完这套,我们还挺兴奋的,觉得终于找到脱胎于中国古典元素,又好看的衣服。然后日本的监修明确表示,他们需要确认这个造型。说实话,我们把各个部位放大之后,发现这套衣服确实很像日本,但也算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吧。

肯定不能怪观众,因为观众不知道前面的事儿,他是直觉感受,但这套衣服是我们不停累加的结果,算是比较少数的解法之一。

全现在:对,昨天我和“褚嬴”的饰演者张超聊,他也说这套衣服很重,还得再穿棉衣撑起来。

刘畅:再说张超的妆,网友都说很诡异,像白无常,其实也跟衣服有关。

当时我们已经知道,衣服要做半透明、虚化,会让衣服显得更白,正常的人脸是经不住的。即使我们找最白的粉底给张超画上,他的脸在镜头里看还是土黄色的。没办法,我们只能用京剧戏曲的白油彩,来匹配他的衣服。然后你把白油彩给他画上,会发现他的脸像一张饼,所以我们选择给他加强眼线、眼影,让他的脸看上去没那么可怕。

但当我们实际拍摄的时候,夏天穿这么厚的衣服,画这么多妆,只能撑三个小时。两个半小时之后,粉就已经卡得不行,汗也流下来了。最热的几天,杭州地表温度超过50度,我们那会中午11点到2点没法开工,因为已经不人道了。

后来我看播出版的状态,60%的时间是能看、不影响叙事正常,20%是美的,还有20%我自己也觉得很糟糕,但还是没有解法的问题。

全现在:《棋魂》的评价两极分化,怎么看原著粉的差评?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5)

《棋魂》改编自集英社同名漫画,图片:《棋魂》动画

刘畅:之前国外IP本土化有挺多不成功的案例,所以我也理解,原著粉没什么安全感。大家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都会抱着质疑的态度,有人强烈,有人温和。

但1分30秒的预告片,换谁来演?吴彦祖?金城武?至少也能截出1-2帧不好看的画面。这些图在原著粉之间疯狂扩散,造成现在舆论不可控的局面。

但是结果没有那么差,现在大家逐渐接受了。我这几天也挺平静,甚至有点开心。开心的点在于,播了这么多天,大家还在骂造型,说明其他地方问题不大。

全现在:一开始预料到这种情况了吗?

刘畅:预料到了,其实我们费了很大劲,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尽了所有的可能。但它太复杂了,半透明、日夜光或者背景不同,都会导致妆面不一样。 我们的特效成本是所有部门里最高的,你去看片尾曲就知道,我们包了7家公司,特效人员可能比其他人加起来都多。

全现在:有些观众会觉得“时光”和“俞亮”有CP感,这个是你刻意为之吗?

刘畅:我们自己很明确,他们是好朋友,是友谊。但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有些观众会对某些场景敏感,我就一直想做得干净一点,不要太明显、太刻意。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6)

时光和俞亮

至于两人相遇那场戏,的确是我的问题,没有把握好分寸。那时候刚开机,是他俩拍的第一场对手戏,拍完之后,大家就迅速开始总结反思,分寸和平衡在哪,边拍边调整。可能要更克制一点才合适,正常都不行。当然,这确实是一个捷径,我也不想否认。

看漫画有障碍的导演,拍出了一部漫改剧

全现在:我本来想问,作为一个拍校园青春片如此熟练的导演,为什么会突然想拍《棋魂》。今天到你办公室明白了,整墙的手办,你应该算是ACG爱好者?

刘畅:我看漫画有障碍。因为不知道怎么看,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也不知道该看画还是看字。《棋魂》的漫画,是他们扒成文字给我看的,然后我再通过动画了解了整个故事。

全现在:你不看漫画?

刘畅:对,剧也看不了,我不爱看书不爱看剧不爱看电影。我知道这很匪夷所思,但是是真的。我解释一下,剧我会觉得节奏慢,很难对不是我拍的故事投入那么多情感。尤其我做导演,也自己写剧本,更会知道编剧和导演为什么这么写,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我多了一层批判和好恶,很难找到真正情投意合的东西。

电影倒是节奏快了,但我看得很功利,比如其中的技术,哪些地方可以借鉴。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控的,所以也让我很痛苦。我已经没法得到普通观众的快乐了,我相信足球教练再去看足球比赛也是一样的,如果变成他工作的一部分,就不会像球迷那样开心。

全现在:那是怎么对《棋魂》产生了兴趣?

刘畅:我2017年的时候,觉得市场需要这样的东西,到了2020年,其实它还是新鲜的。现在大家做青春片,聊的话题、拍的故事都差不多,都在想往不同的方向做创新。

全现在:我最开始看《棋魂》的时候,以为剧会做一些围棋的科普,但看完发现这方面比较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不担心影响理解吗?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7)

《棋魂》以围棋为主题,导演透露,剧本后都附有每场戏的棋谱

刘畅:科普这方面的事情,其实考虑过,但是后来觉得,我们干这事儿有点多余。都互联网时代了,要真感兴趣想学,随便哪个视频网站一搜就有。而且不懂棋,也不太影响看剧。

但每场戏的棋谱是确定的,所有剧本后面都会附每场戏的棋谱,我们有两个职业棋手,其中一个是世界冠军,从2017年起和我们一起全职工作。

我一旦拍戏,还是想比平均水平高一点

全现在:我听说小糖人给导演的创作权很大,演员都是你选的吗?

刘畅:对,胡先煦是因为看过他之前的戏,对他印象很好,他演弟弟、儿子的时候少年感很强,很生动。之后看他在《琅琊榜2》里演小皇帝,发现他的表演能力也很强,有超出旁人的成熟。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8)

时光(胡先煦 饰)

全现在:你这几部戏里,挑的年轻演员后续发展都不错,算是你眼光比较好吗?

刘畅:我觉得也不是眼光好,可能挑得认真,《棋魂》我见了将近500个男孩。像韩沐伯这个角色,至少见了15次,大家不断聊,一起吃饭,一待就是一天,最终才确定。现在大家都怕我了,上次我缺个女演员,就联系女团经纪人,让她们来试试,都说不敢来,知道来也没用。

全现在:你现在做一个戏的频率是多少?

刘畅:刚才还有平台制片人问我时间,我说快让我歇歇吧,我三年干了三个了。干完现在这部戏(《我们的时代》),我想休息个一两年,如果拍不好,我再努力弄一个。

我会觉得有点委屈,好像没必要那么拼,看同行们那么努力,其实都有自己偷懒的办法。我一旦拍戏,还是想比平均水平更高一点,更认真一点,但这样对自己精神和体力的消耗都会更大。

全现在:你第一部戏《最好的我们》起点这么高,对你之后的创作有影响吗?

刘畅:前几年我会觉得不甘心,所以后面做作品的初衷,都是想证明《最好的我们》不是蒙的。但是从现在的结果看,它虽然不是蒙的,也还是有运气的成分,时间节点、机会,所以现在也自洽了,没必要较这劲。

棋魂导演采访(专访棋魂导演刘畅)(9)

《最好的我们》剧照

其实《独家记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但是的确市场反响没有那么好。有很多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太自我了,讲的不是特别普世的价值观。

全现在:这几年国内影视环境的变化,对你个人有影响吗?

刘畅:有影响。拍《最好的我们》那会没有标准,它很超前,只要大家没见过,就觉得它好。现在都拍成这样了,大家的标准都变高了,我的标准也得提高,不提高就活不下去了。

除了幸运我没别的,比我水平高的大有人在,但也不一定有我现在的生活。我第一次拍戏,其实不太知道我在干嘛,全靠本能。但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事,你会的越多,你的本能就会越少,现在更多是靠技术去做。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