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浦爱德在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服务部,协和志愿服务精神从这里走向全国。赓续百年初心,凝聚奋进力量。北京协和医院不断探索顺应时代需求的志愿服务发展路径,打造特色服务新模式,十余个志愿服务团队吸纳1700余名志愿者,从就诊流程、科普宣教到心理疗护、临终关怀,年服务时长超1.5万小时,年服务人数超4万人次,延伸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服务。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1)

志愿服务的火种延绵不息

协和院史馆中展示着一本近百年前的老病案,扉页褪色,尾页附一张区别于白色病案的淡黄色薄笺,这便是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案信息采集使用的“病人社会历史记录表”。

浦爱德这位“中国女儿”,和她培养的中国第一批社会服务工作人员一起,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架起一座温情的桥梁。协和社会服务部开展了多项工作,志愿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社工们还兼职院区导航和专科分诊工作。从浦爱德到张中堂再到刘良沼,协和社工部的种子播撒到了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祖国各地,乃至亚太地区,为协和志愿服务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2)

浦爱德(Ida Pruitt)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3)

病人社会历史记录表

经过一代代协和人的探索,协和志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现今包括“浦爱德”志愿服务、急诊志愿服务、安宁志愿服务、“协韵”医学青年公益演奏团、“阳光计划”儿科志愿服务、“粉红花园”志愿服务、“泰迪熊”志愿服务、感染内科爱心志愿服务、神经外科“爱脑·协作”志愿服务、“医学新青年”青年志愿服务、西单院区志愿服务、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等十余个项目。协和志愿服务曾荣获“第四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院擂台赛全国总决赛”改善医患关系主题的全国十佳价值案例。

协和特色志愿服务团队

北京协和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在充分挖掘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规范管理、精准对接需求,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粉红花园”志愿项目先行先试,探索与国际接轨。2009年10月29日,“粉红花园”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成立,这是全国大型三甲医院国内第一家启动的以“珍爱乳房,关爱健康”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项目汇集医护患三方力量为罹患乳腺癌的病患构建的专业服务和宣教平台,从探访病友到切实解决病友结婚、生育、亲子关系等问题,构建了独树一帜的专业服务和健康宣教平台。团队持续把协和力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与世界乳腺癌防治基金会及粉红丝带的创始人Susan G. Komen总裁交流,接待了肯尼亚总统夫人,也与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深度互动。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4)

▲ “粉红花园“十周年合影

“协韵”医学青年公益演奏团的主要成员包括青年医生及医学生,他们怀揣着用音乐传递医学温情的梦想走到一起,组成了中国公立医院第一支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公益演奏团,白衣作礼服,病房即舞台。团队建立了纵向为医院团委&青年工作部-演奏团管理团队-志愿者的三级组织架构,横向为门诊、教育处、工会、医学院、基金会等组成的支持系统,定期为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表演。在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协韵”演奏团荣获金奖,并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夺得“桂冠”。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5)

▲ “协韵”演奏团进行公益演奏。这张照片登上“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展。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安宁志愿服务团队于2013年2月成立,是北京市第一个以舒缓医疗理念为核心的志愿团队,由医护人员、医学生、青少年志愿者、社工、社会志愿者等人员组成,致力于减少终末期患者身体不适,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灵。2015年起,团队开始向全国推广缓和医疗理念,在积极与社区开展合作的同时,探索建立三级及社区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形成畅通合理的闭环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医疗照护,让逝者有尊严、生者无憾。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上,安宁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6)

▲安宁志愿服务与患者一起做手工

“浦爱德”志愿服务队于2019年成立。志愿者们身穿橙色马甲,每天在人流量最大的门诊提供全方位的就诊服务。帮老人在手机应用程序上注册、预约挂号、协助填写通行证信息……他们为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导医服务,帮助他们消除数字壁垒,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因此,老年志愿服务岗也被亲切地称为“温馨小屋”。2020年至今,共有2700多人次志愿者累计开展服务452次,惠及数百万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7)

▲“浦爱德”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2019年12月5日,在世界志愿者日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北京协和医院分队成立,“铸就志愿精神之丰碑,助力健康中国之伟业。”目前,护理志愿者团队已超1200人,充分发挥护理的特长优势,利用业余时间科学普及母婴健康、疾病防治等知识,持续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性创伤等急救技能培训,到社区、敬老院等进行义诊和咨询,下基层培训指导基层护理人员,将志愿护理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根深叶茂微光成炬)(8)

▲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成员进行科普宣教。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让更广大的群体获益,是协和志愿服务始终追求的愿景。扎根门急诊的“绿马甲”急诊志愿服务队,基于协和优势专科建立起的感染内科爱心志愿服务队与神经外科“爱脑·协作”志愿服务队,活跃于院内外致力为患儿化解就诊焦虑的阳光计划志愿服务队与在幼儿园里建起一个个“泰迪熊模拟医院”的“泰迪熊”志愿服务队,承担综合服务能力的“医学新青年”青年志愿服务队及西单院区志愿服务队等,无一不用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践行“一切为民”的理念。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曾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北京协和医院将凭借专业化的优势,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理念,打造具有协和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擦亮协和志愿服务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