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镇干群齐动手建设美丽家园(碧江坝黄镇木弄村)(1)

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农村综合改革案例

近年来,坝黄镇木弄村始终坚持“组织引领、市场运作、群众参与、贴近民心”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民心党建 ‘三社’融合促‘三变’ 春晖社”改革,实现农民享“三金”。突出党建工作、深化“春晖行动”效应的同时,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统领,着力解决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业分散“三分散”问题,实质性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背景与起因

木弄村,位于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东北部,305省道、锦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总面积22.1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1248户404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474人,贫困率12.34%。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2009年,该村引进巧克力、牛奶草莓特色新型水果品种,带动全村200余人参与草莓种植、销售,群众收入得到较大提升。近年来,木弄村积极推进“民心党建 ‘三社’融合促‘三变’ 春晖社”的农村综合改革,汇聚基层组织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挖掘碧江农林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潜力和木弄村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引导群众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多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募集春晖使者互助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近300万元,规划流转850余亩土地打造农旅一体化木弄春晖产业园,种植冠玉枇杷、高山葡萄、柑橘香橙等精品水果。2017年底挂牌“省春晖黔归人才示范基地”,现有大棚草莓种植基地130余亩,冠玉枇杷种植基地100亩,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务工增收等方式增收致富。

二、做法与经过

(一)抓好“三个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一是抓好思想建设。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制定村党支部全年党建培训学习计划,突出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全村12个党小组,分别确定1户党员中心户开展教育培训,组织30名经历丰富的党员开展“党员讲故事”、“冬季充电”等活动。创新设置党务公开栏、党员形象栏,切实发挥好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党员对铜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学习,组织党员学习平台线上开会、线上学习实时讯息等内容。二是抓好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党建宣传平台,夯实“党建带团建”基础,逐步实现“党团社”一体化发展,将500平方米的村委活动阵地打造成为“党员之家”供党建工作的开展,定期举办“党员先锋”评选活动,鼓励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并将先进党员事迹通过村级广播的形式宣传,扩大影响力。2019年,村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29次、党员活动日13次、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木弄村党支部通过安排部署会、专题研讨会组织党员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召开院坝会20余次、走访群众3000余人。三是抓好队伍建设。选优配村班子队伍,把思想先进、能力强的同志选进村委班子,积极发展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党员同志,不断充实党员队伍。目前,全村共有党员77名、预备党员3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采取“一带一”模式,由一名正式党员带领一名积极分子,规范其参与支部组织生活,使其更好地了解支部生活、融入党员大家庭中。组建组成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开展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疫情防控、党支部标准化等方面建言献策、垂范带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搭建“三个平台”,突出“春晖”带动作用。一是搭建人才技术链接平台。作为碧江区首个示范性春晖社,木弄春晖社现有社员77名。自成立以来,按照“党政主导、团委主抓、村主帮”的要求,设理事会、监事会,由本村最具影响力的返乡创业及热心家乡发展的人士组成。通过建立人才库,将在外工作、创业乡友等归入其中,通过微信、QQ等工具,宣传家乡的变化,引导加入到春晖行动中来。现有技能骨干15人,农民企业家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6人,大学毕业生2人,40岁以下占80%。木弄春晖社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搭建技术链接平台,组织开展草莓、枇杷等种植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操作性强、种植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为木弄村春晖社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其中,春晖使者胡世兴,作为木弄草莓的创始人,自身发展的同时,无偿地向困难群众教授种植技术。木弄草莓种植基地,被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春晖发展行动发展基金会评为“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二是搭建资金互助链接平台。可归纳为“三个一”模式,即一个春晖互助金、一家企业众筹集金、一批项目扶贫金。吸纳乡友闲置资金,建立“春晖互助金”。在资金支持、技术投入、项目扶持、电商发展等方面给予家乡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帮助支持。春晖社理事会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展种养殖业发展、农家乐、电商服务站、金融服务站;成立贵州铜仁友方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动员引导群众采取资金、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草莓、枇杷、葡萄等产业,累计吸纳社会闲散资金280万元。154户贫困群众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其中,参与年终分红。同时,为本村刚刚回乡创业的青年提供免息的资金支持,但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本金,在其盈利后,从盈利的资金中抽出5%作为春晖公益资金的储备金,资金将用于本村开展公益活动使用,资金的使用由监事会将负责监督;吸收政府扶贫项目资金助力春晖产业发展。为项目工作争取时间、赢得主动创造有利条件,木弄春晖社实现早安排,早部署,早启动。按照量化资金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及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并积极与同级政府、上级相关部门专家对方案进行预评审,3个月内完成项目申报所有流程,争取到东西部项目扶贫协作资金60万元,区级整合资金40万元,用于购买苗种、使用机械,基础设施建设及后期人工护理等费用。三是搭建公益行动链接平台。开展“春晖助学计划”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鼓励在外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春晖心行”等活动回报桑梓。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外乡友参与家乡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截止2019年底,木弄春晖社累计举办公益助学活动4次、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10人,慰问留守儿童10人、留守老人10人、困难老党员15人,坚持以公益行动促进“春晖”发展,践行“春晖”精神。

(三)聚焦“三个方面”,突出联合共同发展。一是产业谋划。由党支部牵头,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培育党员致富能手,完善“支部 园区 种植大户 贫困户”的互惠共赢带动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根据市场需求与自身情况选择产业,以“能人”带动大多数贫困户一起发展,“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优先考虑周边贫困农户进产业园区务工,租金流转土地使用权,并与种植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由镇村联合,成立集体经济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果蔬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冠玉枇杷种植、“兄弟跑山鸡”养殖等扶贫产业项目。充分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四小经济”,完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的多方面发展,促使资源变资产。采取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户手中的土地、房屋、厂房作为村集体资产。农户既在基地打工,又是公司股东。二是人才培养。组织学习交流观摩、开展技能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渠道。通过“新时代大讲堂”平台了解中央、省、市、区最新农业农村资讯。在党支部的合作下,木弄村与川硐街道板栗园村携手,交流安江柚种植技术;选派村民杨秀发、胡明德等村民或贫困户,到思南县赵家桥镇学习八月瓜种植技术,选派村民杨建发等人到沿河县沙子镇实地学习空心李种植。建设苗圃基地、农业园区、野生动物园等地,带动当地6000余群众就近务工。同时,结合务工需求,党支部组织开展厨师、绣娘、工艺绘画等各类技能培训班,与用人单位达成用工协议,从技能培训班毕业后的群众可就地就业,培养专业人才300余人。截止目前,发展乡村农家乐有3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400余人脱贫。三是利益联结。加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集体经济形式分红,成立村级农村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利益联结协议,形成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市场需求,按照“党支部 基层供销社 专业合作社 股金社 市场”新型专业合作社模式,形成党支部总体规划运作、基层供销社参与技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生产,提供农产品,股金服务分社发放小额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产业,让群众入股分红得利。鼓励贫困户政府政策性贷款,存入股金社,享受分红。将在产业区内农户的土地和闲置房屋等资源入股专业合作社,实现资产量化,按“541”(公司占利润分成的50%,农户以资源入股占利润分成的40%,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土地和村集体社会资源入股占利润分成的10%)比例进行分红。

三、成效与反响

对春晖行动作出了重要指示,春晖行动已经成为全国的一个品牌,春晖社发展不容易,要把春晖社抓好、发展好。团组织工作要注重抓品牌化建设,既要巩固提升老品牌,又要创新新品牌。2019年10月12日,省委常委龙长春到坝黄镇木弄春晖社调研,对春晖社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要求,要把产业提升好、巩固好、发展好,并且把这种有特色、有实效的做法推广好。坝黄镇木弄春晖社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民心党建 ‘三社’融合促‘三变 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着“同心战贫困、赤子报春晖”初心,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方向,成为脱贫攻坚“先锋队”、农村产业革命“先锋队”和疫情防控“后援团”。

(一)脱贫攻坚协作力量更加汇聚。木弄村的改革创新“融”出了农村改革的聚合力、推动力、向心力,破解了市场难题,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进程,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截至目前,全村所有贫困村均已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全覆盖。2016年以来,累计分红33.52万元,贫困户154户利益联结全覆盖;通过政府贴息小额信贷的方式,提升农户内身发展动力,鼓励50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入投锦投公司,实现了每户分红3600元;其中3户用于自身发展,大大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二)农村产业革命示范力量更加彰显。木弄村春晖社被团省委授予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成为市级春晖社示范点、春晖社社长被聘为省级春晖使者。通过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全村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探索建立“发展资金”10万元。截至目前,全村已有6人回乡创业。

(三)先锋模范带动力量更加突出。围绕凝聚力量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理念的思路,开展了系列工作,建成区级春晖产业示范园一个,形成“党、团、社”攻坚合力。秉着“饮水思源、反哺故土、情系桑梓、回报社会”的发展理念,坝黄镇木弄村春晖社逐步成为村民寄托乡愁、回乡兴业、助力家乡发展开辟了便车道。

四、探讨与讨论

木弄村在抓农村综合改革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找准“民心党建 ‘三社’融合促‘三变’ 春晖社”的关键点,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合社会资源资本,吸纳能人才俊,集聚多方力量财富,凝聚万众之力奋发出击,让农村换新颜,得益于三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民心党建 ”作为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木弄村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要把好“方向盘”画好“坐标轴”用好“助推器”始终坚持“组织引领、市场运作、群众参与、贴近民心”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实现农民享“三金”,不断挖掘绿色旅游红利,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二)始终坚持群众基础。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人民群众是党坚强后盾,“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农民变股东,在不改变流转土地用途、权属的前提下,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又为群众增加了收入,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改革中,要始终想在群众前面一步,将群众的困难提前预测,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让群众百姓相信基层党组织,让改革红利与群众共享。

(三)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市场化经济对农村改革是考验,亦是机遇。一方面它带来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它带来是大量的需求——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村改革基础薄软,这更要求在发展中随时关注市场动态,探索一条适宜的改革之路,以不变应万变。建立健全“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机制,使“三变”因地制宜,推动农民抱团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打通了农村“三变”改革“任督二脉”。市场变幻万千,把握市场规律,因地制宜是制胜法宝。

碧江融媒体中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