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关于生僻字的微博。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疑问:什么样的字可以称为生僻字?生僻字的范围又该如何去定义?
通常情况下,“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者是人们不熟悉的汉字。下面还举了一些例子。
看了这些字,我突然觉得生僻字的定义应该再宽泛一些,把那些看着熟悉却读不出的字也该列为生僻字。
01
那些不认识也从没看过的字
从仓颉造字的传奇开始,汉字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一撇一捺,写下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曾就非遗文化名称出过一篇专栏文章,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生僻字与图画相结合,让人们在知道这个字正确读音的同时,又了解了一种新的非遗文化。
tú
菟
【土族於菟】
土族的一种传统舞蹈。於菟意为“舞者”,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黑道日”,於菟会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挨家挨户跳舞,土家人相信於菟能够祈祷平安。
如今,“土族於菟”仅在青海省同仁县都乎村流传,已处于濒危状态。
bó
钹
【花鼓大钹】
起源于乾隆年间的民间儿童舞蹈,钹是一种打击乐器,在表演时既用来伴奏,又是舞蹈时的道具。
如今,“花鼓大钹”流传于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因技谱缺乏整理,会首和老艺人年事已高,已出现传承危机。
tēng
鼟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的传统音乐。“鼟”是模仿击鼓的拟声词,苗族先民模拟大自然的和声创造了独具韵味的“苗族歌鼟”。
如今,“苗族歌鼟”只在靖州锹里苗族人中传承,发展空间正在逐渐萎缩……
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是这个字的本身让我们感到陌生,而是这个字表示的一些事物让我们感到了陌生。
02
那些眼熟却不认识的字
你经历过“大眼瞪小眼”的尴尬经历吗?面对很多汉字,感觉它似曾相识,却总是念不出它的名字。
这种尴尬的经历,就像是:哎,这个人就站在你面前,明明前两天才见过,却就是怎么想都想不起她叫啥名字。
最近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在读一些传统故事或典籍的时候。
打开《中国故事·人间》,一眼望去,觉得完全没问题,毕竟都是作者一苇老师从孩子的角度,不断简化细致而来的,读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但事实上,“拦路虎”还是有的,而且还都是熟悉的。
比如在《曲婆婆接生得金豆》的这篇故事中,我就遇到了“竹篾条”,“篾”这个字到底读啥?看着既像“篦”,又像“蔑”,感觉似曾相识,可是就是读不出来!
后来,一查字典才知道,原来读“竹篾(miè)条”。
“竹篾条”通常是指削成一定规格的薄竹片,成条的薄竹片。
在《梦神仙》这篇故事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语“麦秸(jiē)”。说实话,现在大部分孩子应该都不知道麦秸是什么,或者说从来都没见过,以至于读这个“秸”的时候会产生疑惑,这个字到底读啥?
麦秸现在在农村地区还是非常常见的,就是小麦的秸秆;有时候豆子的秆也叫豆秸。
还有在《书呆子》中,打躬作揖(yī)中的“揖”,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理解,而在现代却很少见,所以在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心里难免会犯迷糊,到底读啥?
这么总结下来,你发现没有,有些字它的本身并不是生僻字,只是它代表的一些事物,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一来二去也就成了“生僻字”。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原有的生僻字,还要防止更多的生僻字出现。
03
那些被人们挽救的生僻字
生僻字之所以生僻,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少,想要挽救这些生僻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其变得常见。
早些时候,神曲《生僻字》在网络上大为流传,掀起了一阵生僻字学习热。
这首被网友评为“有史以来最难写出歌词的歌曲”,囊括了70多个生僻字,堪称“中文十级测试”。
由此还衍生出了化学版《生僻字》、中医药版《生僻字》等不同版本,平日里读不出来的文字,变成歌词在歌曲中唱出来就变得简单多了。
(左图:化学版《生僻字》 右图:中医药版《生僻字》)
尽管生僻字借着各种契机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对于我们是否有必要去专门学习生僻字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生僻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学了也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留点时间去学别的。”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生僻字并不常用,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僻字不应该被丢在角落,而是本着遇到就学习的心态,积极去接近它。
就比如说,在我们读典籍、读故事的时候遇到生僻字,不应该直接跳过,而是去攻克它,学习它的发音、写法。这样做,不仅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让生僻字不再“生僻”。
最后,以《生僻字》中的歌词结尾:“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画都是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