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B.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C.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结冰是凝固现象

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

D.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

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

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

4.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

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湿热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湿热气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2)

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固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3)

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

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

"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4)

6.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

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5)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6)

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

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

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

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7)

A.该物质是晶体

B. a到b是熔化过程

C.在cd段处于沸腾状态

D.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8.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

D.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9.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10. 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6℃,铱的熔点是2 443. 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

粒的是( )

A.加热至1 064. 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 065. 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 444. 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 507. 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11.小明发现在北方城市户外地面以上的冬季供热管道每隔一段距离总呈现"几"字形,如

图所示,其主要原因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8)

A.为了避开行人和建筑物

B.为了美观

C.为了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损坏

D.为了方便工人师傅安装和检修

12.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

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雾淞沉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3.如图为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9)

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B.物质B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

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 15 min时,物质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4.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A. 蜡烛流的"泪"

B. 炽热的铁水

C.清晨的露珠

D.寒冬的树挂

15.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0)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

16.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

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

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

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的温水,

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

杯被广泛称为 "55°杯". "55杯"的工作原

理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1)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7.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

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填 "左"或"右")

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2)

18.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

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

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

能超过 ℃.

19.寒冬,气温迅速降到0℃以下时,学校要求各班级早上暂停拖地,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发生

现象,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此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 (填"内侧"

或"外侧").小林回到家中,打开冰箱门,一会儿发现冷藏室的底部上有很多水,这是

由于水蒸气的 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0.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

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

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填"吸收"或"放出")

大量的热.

21.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

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

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2.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 (填"汽化"或"液化")现象;如

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飘的;冰棍吃

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

23.庐山的严冬经常会出现"雨淞"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吸附于

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松花江畔的严冬,却经常出现"雾淞"现

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吸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从物态变化来看,"雨

淞""雾淞"的形成分别属于 和 现象.

24.小刚绘制的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盐水从开始凝固到完全

凝固用了 min.盐水的凝固点 (填"高"或"低")于水的凝固点.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3)

25.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

都会出现小水珠,则在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 杯,这一物态变化的名称

叫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4)

26.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有"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冰晶附着在玻璃窗上,水蒸气变成冰晶 (填"会吸热" "会放热"或"不

会吸热也不会放热"),"冰花"会出现在车窗的 (填 "内侧""外侧"或"内、

外侧").

27.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

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温度.

2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

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的曝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

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瓶中的水缓

慢流入土中,在逐渐 的过程要 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

保证安全使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33分)

29. ( 5分)如图(a)是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

相同,同样将一定量的水加热16 min.

(1)根据 (填"甲"或"乙")图,说明水已沸腾.根据实验数据,在图(b)中画出

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长的原因是 .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5)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6)

(4)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所示.根据温度计A

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所示.由图像可知,在

第8 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0. ( 7分)大部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丽注意到:温度计中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的程度

似乎不同,她猜测: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可能与物质的种类等多个因素有关.

(1)小丽和同学利用身边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下

表是小丽和其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作线膨胀)

因素的实验记录.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7)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①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

②比较实验序号 与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

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③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④为了进一步探究③中的结论,表格中空格里应填写的信息是 、 .

(2)由上述知识可知:夏天施工架设输电线,要将电线适当 (填 "绷紧"或"放

松")些.

31. (7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

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 ℃~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

-2 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

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

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

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8)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19)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

准确吗? (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填 "冰"或"适当浓度

盐水结成的冰").

32. ( 7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内装

有适量的某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20)

(1)图甲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

(3)该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此可知该固体是 (填

"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

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

33. ( 7分)以下是关于相对温度的资料:

①若1 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

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数据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21)

(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 ℃,湿度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

度是 %.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

的温度的关系." .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

.

参考答案

1-5 BDABC 6-10 ADDBB 11-15 CDCBC 16 A

17.(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 39

18. 60 不会 60

19.凝固 凝华 内侧 液化 放出

20.压缩体积 冷 汽化 吸收

21.升华 液化 凝华

22.液化 下 吸热

23.凝固 凝华

24. 10 低

25.甲 液化

26.凝华 会放热 内侧

27.液化 放出 降低

28.蒸发 吸收

29.(1)乙 (2)99 撤去酒精灯 (3)小红的水的初温更低

(4)固液共存

30. (1)①刻度尺

②2 5(或3 4)

③同种材料温度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与原长有关

④铝 30

(2)放松

31. (1)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2)-4

(3)先降低后升高

(4)不准确 没有进一步探究21%附近浓度的盐水凝固点

(5)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32. (1)自下而上

(2)-4

(3)晶体 不变

(4)不能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33. (1) 80

(2)当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

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得慢,湿

衣服很难晾干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化(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