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说说曹操盗墓的情况。

我们知道,盗墓的风气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就很盛行,可一直都是偷偷摸摸的勾当。既是汉末的赤眉军盗墓也是在仓皇之中进行的,属于匪祸一类的下三烂。而真正把挖墓作为增加国家财力,弥补军需之急,公开组织实施的是曹操。

盗墓三国的舞台上,枭雄熙熙攘攘。常年战争不断,军力衰弱。建立魏国之后,曹操也心急如焚,倡导俭约,发动士兵垦荒种田以弥补军需,同时又想尽法子提升国力,他把目光放在了先人们带到地下的财富上。

历史上曹操被认为是乱世奸雄(曹操堪称一代枭雄)(1)

为了确保盗墓的直接有效,曹操在军队中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工作。汉代的“中郎将”是帝王赏识并且十分信任的人物,统领侍卫和御前将军,绝非一般的职位。“校尉”是秦汉时期军事编制里的中级军官,具体负责作战。“发丘中郎将”制定详细的挖墓方案后,挖墓的工作由“摸金校尉”组织实施。曹操的军队盗墓的盗墓,打仗的打仗,各司其职。

刘武是汉文帝的二子,汉景帝弟弟,西汉分封诸王时,被封在芒砀山所在的梁国为王,“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曾经修筑梁苑三百里。在位期间,不惜重金在商丘永城芒砀山修建陵墓,他把大型石质玄宫开在保安山南头东侧的山腰上,为便于后人洒扫和祭祀,他还在陵墓附近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寝。

这样的陵墓自然陪葬不薄,曹操下决心要挖开它。“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曹操果然收获颇丰。后来,《魏氏春秋》(东晋孙盛编撰)也记载了曹操的这次挖掘:“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从这段话里我们知道,曹操亲自到一线指挥挖墓,打开棺材后,脱光汉梁孝王刘武的衣服,彻底干净地掠取了金银宝物,其状惨不忍睹。

历史上曹操被认为是乱世奸雄(曹操堪称一代枭雄)(2)

曹操深入一线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士气,竟至于后来凡被挖过的墓葬,大多是“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历史没有交代曹操挖掘了多少墓葬,可是,他“发丘”和“摸金”的行为一直为人所不齿。公元200年,袁绍发兵进攻许昌,讨伐曹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代表袁绍写的《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斥责曹操身居高位,设立“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干起了草寇的勾当:“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掠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后来,袁绍战败,陈琳归附于曹操。曹操质问陈琳:你骂我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揭露我的祖父?这段话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曹操默认了自己的挖墓行为。有意思的是,在陈琳谢罪之后,曹操爱惜他的才情,而不咎既往。

历史上曹操被认为是乱世奸雄(曹操堪称一代枭雄)(3)

我们说,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堪称一代枭雄。他在三国的舞台上一出现,便让刘备、孙权等人黯然失色。但是,他也是一个让历史颇费思量的人物,一个让人诟病不已的人物。为了军需,他组织了历史上最早的专业挖墓机构,设立了专门的挖墓职位。他节俭励志,宫廷中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他惜才爱才,对贤能之人求之若渴;他文韬武略,颇有治世的胸襟气魄。

然而,因为挖墓求财,他被人们批评了近两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