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丧事回家有什么规矩(家有丧事)(1)

所谓娘家人,是指女性配偶亲生父母及其家人。丧事活动中,对于娘家人,一般按辈分通丧三代,即以逝者为参照,包括妻子娘家人、母亲娘家人、儿媳妇娘家人。奶奶娘家人和孙媳妇娘家人有来往的,可以通丧。但曾祖奶奶娘家人、高祖奶奶娘家人、重孙媳妇娘家人、玄孙媳妇娘家人,丧礼无服,即出了"五服",按逝者算不是亲戚,所以不需通丧。

父母去世,子女就是家庭主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丧礼以逝者为祭奠吊拜对象,以生者为规范约束对象,所以,丧事亲戚关系以孝子为核心,即亲戚关系的远近以孝子为参照标准,各种礼仪仪式等也以孝子为参照确定位次和位份。

以"四世同堂"为家庭常态,大体上讲,父母七八十岁去世,子女五六十岁,孙子女二三十岁,重孙子女一二十岁。父母能活到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以上的,下面就可多一代人,是为"五世同堂"。实际生活中,"六世同堂"罕见。我们以"四世同堂"为标准,以孝子为参照,来分析娘家人的构成及人员关系情况。

1、妻子娘家人。按孝子算即母亲娘家人,是指从孝子母亲算来的所有娘家亲戚,包括三辈人,即母亲辈的舅舅舅母、姨娘姨夫,上一辈的外祖父母,下一辈的舅表姨表兄弟姊妹及其配偶。上述三辈之外的,对丧事主家来说,就不是亲戚了。丧事活动中,妻子娘家人为一个礼仪单元。

2、母亲娘家人。按孝子算即奶奶娘家人,是指从孝子奶奶算来的所有娘家亲戚,包括两辈人,即与奶奶同辈的舅公(舅姥爷)舅奶、姨公(姨姥爷)姨奶,与父亲同辈的表大爷表大娘、表叔表婶、姨大爷姨大娘、姨叔姨婶。从奶奶算来的舅表姨表兄弟姊妹,丧礼无服,即已不算亲戚了,可以到丧吊丧,但无丧礼位份。丧事礼仪中,母亲娘家人也作为一个单元。

参加丧事回家有什么规矩(家有丧事)(2)

3、儿媳妇娘家人。按孝子算即妻子娘家人,是指从孝子老婆算来的娘家亲戚,严格来说就一辈人,即孝子的岳父岳母,也就是逝者的亲家公亲家母。

实际生活中,儿媳妇娘家人参与丧事比较特殊。在丧礼上,除亲家公亲家母外,其他人都是无服人员,即可以参与丧事但没有丧礼位份。但孝子主事,丧事好坏亏赚都是儿子媳妇的,所以,儿媳妇娘家人需要帮忙架势。正常情况下,儿媳妇娘家人是丧事活动的重要帮手,主家人员要予以善待。

4、孙媳妇娘家人和奶奶娘家人。孙媳妇娘家人按孝子算即儿媳妇娘家人。严格意义上讲,在丧礼上,孙媳妇娘家人无服,即没有丧礼位份。孙媳妇娘家即孝子的亲家,实际生活中,亲家家里有事,上门走走是很正常的人情。所以,孙媳妇娘家人参与丧事的,仅限于孙媳妇的父母或代表父母的兄弟等。

奶奶娘家人,按孝子算即曾祖老太娘家人。从亲缘关系上讲,孝子曾祖老太的娘家侄子与孝子的祖辈为表兄弟关系,再往下就不是亲戚了。所以,祖辈还有人健在或父辈还有来往的,可以通丧。生活实际中,常见的是奶奶娘家家庭长房吊丧或派人代表吊丧。

关于丧礼位份。在北方农村大部分地区,丧事活动中,妻子娘家人即孝子母亲娘家人都是贵宾。妻子娘家人上门吊丧,孝子要列队跪迎;要有专人接待,单独场所安置;烟、茶、毛巾、热水等不间断供给;各种丧礼仪式,如朝夕奠、堂祭、路奠等,妻子娘家人首先成礼。

母亲娘家人、奶奶娘家人、儿媳妇娘家人、孙媳妇娘家人,由于亲缘关系越来越远,丧礼位份也较低或没有,在礼仪或行礼序列中,一般放在亲戚关系人的最后面,亲朋好友之前。

参加丧事回家有什么规矩(家有丧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