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1)

《戏台》剧照

在热闹的京胡声中,主演陈佩斯和杨立新各自戏谑地哼唱了一段霸王别姬,观众连续三小时不绝的笑声在谢幕时更趋高潮。在美琪大戏院连演四场场场爆满的《戏台》在观众无比热烈的掌声中落幕,历时一个月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喜剧节”也由此闭幕。

这已经是陈佩斯自导自演的《戏台》第三度来到上海演出,没想到三场演出票一抢而空,最后加演的一场也被瞬间秒杀。作为本届喜剧节上最受市场欢迎的一台剧目,除了陈佩斯高人气的明星效应,《戏台》也为本土喜剧赢得了满堂彩。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2)

《戏台》剧照

如何推动本土喜剧的发展和创作,是上海国际喜剧节创办的初衷之一,也成为今年的一大话题。

在今年的喜剧节上,来自11个国家与地区的22部经典喜剧在申城8个剧场上演了70多场演出。不少风靡国际的国外作品纷纷亮相,包括意大利的《皆大欢喜》、韩国旅行者剧团的《仲夏夜之梦》和德国的《天堂大酒店》。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3)

意大利版《皆大欢喜》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4)

韩国版《仲夏夜之梦》

这些作品大多都有着本土化的创造,这其中,风靡全球的韩国版《仲夏夜之梦》尤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部已经走遍全球的作品,将莎剧精神与韩国文化和民族特色巧妙糅合在一起,剧中有大量韩国的民族舞蹈、音乐,并将韩国民间传说、神话与历史交织在一起,整台莎剧有着浓浓的韩风,喜剧效果更是叹为观止,几乎每个在场观众都嗨爆了。

在这些国外喜剧的“包围”下,今年的本土喜剧也数量不少。嘻哈包袱铺掌门人高晓攀的舞台剧《兄弟别闹》、香港戏剧导演邓伟杰的《活在香港》,上海滑稽剧团的本土题材滑稽戏《乌鸦与麻雀》、英国导演和滑稽戏演员合作的话剧《仲夏夜之梦》,以及把莎士比亚喜剧搬到了1930年的上海话剧《驯悍记》。都在致力于寻找本土喜剧的突破。

在这些本土喜剧中,《戏台》还是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很大程度也因为它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全剧讲述了一个京剧戏班戏台背后的故事。除了延续陈佩斯一贯受欢迎的喜剧风格,全剧也有含蓄而犀利的讽刺,并因为大量京剧元素的加入,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5)

《戏台》剧照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6)

《戏台》剧照

为了这部作品,陈佩斯找来了大量跟京剧戏曲有关的专业人士,剧中不少演员都是演京剧的,甚至上台饰演乐队琴师的演员也都是专业的京剧乐队人士。陈佩斯说,这个戏前后排练三个月,三个月里所有演员都在一起琢磨戏,最后一点点形成了现在的作品。“一个作品成功,一定是众人之长,能够集众人之长和他们的创造力,才可以呈现出一个好的作品。”

北京人艺的资深演员杨立新在这部剧中也同时展现了他驾驭喜剧的能力和戏曲表演的功底。在他看来,《戏台》的成功,让所有人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来我们中国人在心里面,在血液里面有对戏曲的接受。当锣鼓场打起来的那种冲动,那种兴奋,是你想象不到的。京剧的锣鼓能引发我们血液当中的那种兴奋。”

“我们这个《戏台》能够让观众喜欢,很大程度也是沾了老祖宗留下的京剧《霸王别姬》的光。尤其京剧演员一唱,然后那边一喊,老祖宗的玩意就是这样的,这个东西其实观众都是喜爱的。有一些观众看完了《戏台》之后会回到网上去看京剧的《霸王别姬》。”

杨立新觉得,百老汇有很多好看的喜剧作品,但我们中国人还是得有自己观众看得懂的喜剧,而且不亚于他们的作品。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7)

《戏台》剧照

而滑稽戏作为上海本土喜剧的代表,无疑是喜剧节的重要组成。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从事了40多年的滑稽戏表演,这一次剧团也有两部作品参加了喜剧节。他也有和杨立新相似的想法。在他看来,不管娱乐方式如何变化,大众的选择如何丰富,本土喜剧还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看滑稽戏就好像吃本帮菜,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是儿时味蕾的记忆。长大成人了,哪怕几十年没看过滑稽戏,或者到国外回国第一个想的就是哪儿有滑稽戏表演,要去看一下,我觉得这个是对滑稽戏的一个定位,就是本土的地域文化还是能够勾引家乡乡音的怀念。”

“上海本土文化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沪剧一个是滑稽戏。上海文化应该具有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双重特色,就像我们上海人艺的首任院长黄佐临先生就有过这样一个想法,上海要有一个专门演喜剧的团体,以后可以跟国际上比如法兰西的喜剧对话交流。就是以特色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应该说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陈佩斯的表演技巧已炉火纯青(陈佩斯的戏台三度来沪场场爆满)(8)

《戏台》剧照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在谈到创办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初衷时就表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曲艺、滑稽戏一直发展到现在,上海是有喜剧传统的。上海是一个市民社会,喜剧在上海很容易得到发展。滑稽戏是上海与生俱来的喜剧基因,举办喜剧节的初心,就是要促进上海喜剧的发展,推动本土喜剧的创作。”

在钱程看来,喜剧是没有国界的,而喜剧节的意义正是在于一种隔空交流。“比如说像肢体剧,肢体表演比较丰富,像哑剧一样,不用语言来说就能看明白。像这一类我们作为滑稽艺术来说,应该去借鉴,通过这种交流,我们能够把滑稽艺术渗透到每一个艺术的环节里,我想这种借鉴意义是跨一大步的。”

明年,上海国际喜剧节将迎来3周岁,而2017年也是上海的滑稽戏诞生110周年“大寿”。据悉,第三届喜剧节将联合国内8家滑稽戏表演团体,举办一次为滑稽艺术溯源的大型展演活动。本土喜剧创作,也将有一次集体展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