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现在的群聊真的没法看了,防疫政策宽松之后,阳性竟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观点出现180度大转弯。
以前害怕阳性,即使阳了也不敢说,生怕被人知道,藏着掖着。现在盼着阳性,阳了好像中奖了一样,就怕别人不知道,到处炫耀。甚至有人说“早晚也是阳,早阳早好,还能过好元旦和春节。”
不知道大家是开玩笑调侃,是无奈的幽默,还是真的这么理解,我倒觉得风向有些不对劲。
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专家的、有大V的、有普通人的,众说纷纭,到底谁是谁非,还真要仔细判断一下。
孩子被各种信息影响,也放松了警惕,开始出门和人接触,也不戴口罩。再有几天要去考试,需要连续做3天核酸,面临着和更多外人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我特意去查询了一些公开信息。看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决定让孩子明白5个问题。
感染人数迅速攀升
每日公开的新增病例数不是很夸张,但这不是完整准确的数据。因为已经取消了大规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核酸。很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会在家自行使用抗原快速检测。如果是阳性,也不会上报到某个系统,不会被统计到大数据中去。
即使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渠道看到感染人数正在激增。
单从北京来看,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说,自从放开管控之后,北京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是平时的16倍。也看到了一些医院排长队就诊的照片,人数确实很多。实际上,还有很多人不去医院,在社区门诊或者在家治疗。
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身边的情况,有的一家三四口全部感染,有的一个单位60个人全部中招。这只是喜欢公开的,还有不想公开的,想必也是有的。
感染几率非常大
张文宏说,“你今天不在医院里感染,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也会被感染的。你在吃饭的时候不被感染,你回家的时候也可能被感染,因为你的家人在外面可能会被感染。”
确实是这样,看到一个朋友分享说,自己一直居家,去做了一次核酸,被通知混管阳性,又去做了单管复核,确实是阳性。就是这么巧合,防不胜防。
还有一个网友说,自己去买水果被感染。原来那个卖水果的老板就是阳性,老板还满不在乎,说阴性的都躲在家里,岂不知他成了最可怕的传播源。
被很多人喜爱的东方甄选,直接通知停播3天,就是因为没中招的主播不多了,好像就剩下两三个主播,实在不能让大家受累了。你看,这就是工作中的传播。
病毒是无孔不入啊。
个人身体感受并非无足轻重
我们经常听说“无症状感染”,我专门查了权威解答。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介绍说:
如果核酸检测阳性,但是没有自己感知的这些新冠相关的症状,像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或者是恶心、呕吐、腹泻、味觉嗅觉减退,如果没有这些症状,我们就叫他无症状感染者。
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感受千差万别,我们不能藐视这个病毒。
看网友们分享的感受大体有这些:
- 认识的90%以上都是高烧,关节肌肉疼得年轻人都扛不住。
- 有个2岁孩子出现了寒战,手脚冰凉,脖子和肚子滚烫,手臂和大腿抖动。
- 咽喉痒痛,嗓子变哑,说话声音变调。
做医生的同学曾说过,医院里有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阳了之后,引起其他症状,有做手术治疗的,也有没扛过去的。
现在不做核酸,都是有症状之后,再去回测。看看这些现实情况,不要觉得阳了是什么好事。
感染一次并非万事大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感染一次奥密克戎病毒后,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概率较低,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变异情况相关,病毒变异得越明显,再次感染的概率越大。
李侗曾提醒:同为新冠病毒,不同的毒株导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与德尔塔及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更容易导致再感染。此外,反复感染依然有一定重症风险,会传染给家中老人、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
也就是说,感染一次可能会产生抗体,但并不能终生免疫。思考一下也是这样,我们都打了三针疫苗,还是有可能被感染。
因为病毒在不断变异,我们体内产生的抗体无法自动升级,无法具备应对新病毒的能力。自己产生抗体也罢,疫苗产生抗体也罢,都不是万能的。
就像感冒病毒,我们与之抗争百万年,依然没有打败它。我们感冒了,还可能会紧接着感冒。我记得感冒最厉害的一次持续了一个多月,咳嗽得晚上都睡不着觉,气管、肺部疼得要命,那滋味真的是不想再有第二次。
做好防护是当务之急
从上面分析来看,感染速度快、传播面广、身体可能会有极度不适,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防护,不要轻易被传染。特别是体质较差、很容易感冒发烧的人群,不限于老人、孩子等等,都要特别注意。
出门戴口罩,有条件戴N95,更能切断一些传染源。这次孩子们做核酸,都是要求戴N95口罩。
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尽量居家,控制和外人接触。
确实有必要去做核酸的时候,寻找人少的检测点,排队间隔2-3米。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体机能正常。
饮食注意保持均衡,多喝白开水,肉奶蛋、蔬菜水果、碳水全面补充。
再细致一点可以参考下面北京疾控中心的8个小贴士。
写在最后:放开考验的是我们的免疫力,不是让我们去感染的。正如李侗曾说“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不要被各种混杂信息影响,保留自己的判断,好好做好防护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