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说我是应该考研还是找工作呢?”作为辅导员,这一类的灵魂拷问每年我都要回答无数次。我感谢每一位主动来寻求职业规划咨询的同学对我的信任,但是我也不得不说,职业规划不是算命,指望轻轻松松就得到答案的同学本质上就是在碰运气,这显然不是对职业生涯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我仍然会在这里给你两点建议。

第一,要给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加上一个期限。每年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通常在9月下旬或者10月初。我会建议你在大三暑假之前做出决定,以便在回到学校后能够全力投入准备。有同学会说,何必那么纠结,先报名再说呗,然后也找工作啊,哪个结果好就去哪个呗。两线作战视情况择优,听上去很妙,但从统计结果来看,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能通过考研,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关于考研,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2016年之前,每年考研报名人数稳定在140万—170万之间。随后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238万,2019年增至290万,而2020年则高达341万,历年考录比在3∶1左右。如果你的目标是名校名专业,那么这个比例将会更低。从招考周期来看,初试通常安排在12月中下旬。而7月到12月,也正是校园招聘的黄金季。试图两头兼顾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边都顾不上。

第二,推荐使用排除法来做出决定。毕竟只有两个选项,如果确定不考研的同学就该全力去找工作。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预计达到874万人。而前面已经提到,有341万人报名考研,超过1/3。实际上很多报名考研的同学,内心是这样的,“起码先报个名试试吧,给自己多条路”。

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问一句“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我会提给每一位准备考研的同学,得到的回答当然五花八门,而最多的答案是“我想读完研究生出来找份好工作”。那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读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而是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强的职业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读研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不是学费,而是2—3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读研才能得到比2—3年工作经历更强的职业竞争力的情况下,读研才是值得被选择的。

哪些情况下,读研带来的职业竞争力更强呢?在我看来,其实只有两种情况,是值得笃定考研的。

第一,考研显著改变城市、学校与专业等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客观而言,在一、二线城市,名校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一定会有更广阔的职业方向。相比于按照省份来划定招考范围的高考,全国统一分数线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更加公平。对于非一、二线城市,学校普通专业也一般的同学来说,考研是值得为之一搏的机会。

第二,研究生学历是目标工作的入职门槛。

我们通常定义的“体制内”工作,有不少会把研究生学历设成最低准入门槛。比如学校,很多高校行政岗位的招聘都会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即便是中小学,硕士乃至博士学位,也早已成为老师的标配。2019年4月,深圳中学在70周年校庆之前郑重发布了学校的定位,并且公布了部分师资的情况。不仅有博士出身的,还有好多老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名校。全校教师400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超过200人。再比如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系统,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应聘者不仅有更高的入围概率,而且正式上岗工作之后,定级与待遇也高于本科毕业生,甚至未来的晋升也会因为学历获得更多机会。

另外一种情况是,专业所学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研究生会因为学习的积淀更多,而比本科生拥有高出一个档次的竞争力。比如说法律专业,知识体系广博,而内部细分方向复杂多元。本科学习往往只是打了一个宽泛的基础,至少要在研究生阶段才能深入学习,并且具备法律实操的能力。再比如一些工科专业,汽车设计、路桥工程等,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水平层次差别巨大。只有先拿到硕士以上学位,才算是摸到了工程师的门。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体制内”的工作总体数量有限,不能认为是就业市场的主体;其次,“专业所学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况也是少数,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少。

所以如果非要给出一个针对灵魂问题的确定性回答,我想说,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还是安心找工作吧。套用“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这句话,对绝大多数即将毕业的同学来说,我建议,“不要用准备考研的勤奋,来掩饰在择业上的懒惰”。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职场 101:大学生职业生涯起步与进阶》,标题为编者所加

大部分人考研是为了逃避现实(灵魂拷问考研还是工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