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对自己上上下下的血糖倍感心累,而控制餐后血糖更是让很多糖尿病患者感到十分头痛。餐后血糖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是指用餐后人体的血糖波动情况。一般餐后血糖为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这是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餐后血糖如果控制不好,首先则会影响患者的整体血糖水平,让空腹和全天的血糖受很大影响; 其次,餐后高血糖如果控制不好,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会提高。

所以把餐后血糖控制到最佳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说一说如何控制好餐后血糖。

  1.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糖和淀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越大,升糖的潜力也就越大。所以,控制好餐后血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和甜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荤素合理,多吃蔬菜,适量水果,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知道的口诀。但很多糖尿病患者经常在吃饭时出现米饭加土豆丝的搭配,这就是典型的碳水加碳水的错误吃法,非常不利于餐后的血糖。因为山药、土豆、莲藕、南瓜等属于淀粉类蔬菜,糖尿病患者不应该把它们当作蔬菜食用,而应作为主食。当菜肴里有这些食材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当餐的主食量才行,保证一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不过多。

同时在这里建议糖尿病患者吃饭最好达到“七分饱”,“七分饱”就是当吃饭速度明显慢了,对食物没有了强烈想吃的欲望,胃里也还没有感觉满,处于可吃可不吃的状态,就是七分饱。

其次,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做饭时菜里不要加糖,看起来不多的糖却无形中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量,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做菜不要放糖。

十种不升糖主食(怎样控制餐后血糖)(1)

  1. 调整进食的顺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食物的搭配和调整进食顺序,来抑制血糖的升高。

饭前首先可以喝一点汤开开胃,如果没有汤或者喝完了汤后,接着可以吃一些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搭配吃鱼、虾、肉类等荤菜,既保证了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也限制了脂肪的摄入,又能满足口腹之欲;然后再开始吃米饭,一口饭一口菜的进食方式比先吃米饭,或者大口吃饭小口吃菜带来的血糖波动要小得多。

简单地说,先菜后饭,用菜配饭,多菜少饭的进食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餐后血糖。

  1. 坚持餐后运动

糖尿病患者切记不要“上班没空,下班却懒得动”,这样是非常不利于自身的血糖管理的。在控制饮食之外,增加运动强化肌肉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俗语“管住嘴,迈开腿”是非常有道理的。

糖尿病患者餐后可以选择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以上。如果您有糖尿病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的存在,请您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在医生的合理指导下进行运动安排。

十种不升糖主食(怎样控制餐后血糖)(2)

最后总结一下,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餐后血糖,饮食习惯、平时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缺一不可的,当然也不要为了控糖,让自己每天“挨饿”,合理搭配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