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文化”老师在讲解印章的比对与鉴定时,心里着实有一些话想要讲就此机会小聊几句,只为分享经验,不涉及版权与经济问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印章手工刻和机器有什么区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印章手工刻和机器有什么区别(试论印章当下科技仿制的可能性)

印章手工刻和机器有什么区别

写在本文前:本文开篇之前笔者有几句话要先申明一下。本人曾于防伪印章公司工作十年,从事业务为印章的排版与制作。也曾经从印章的比对鉴定上帮助过有关部门破获过数次案件,后因读书和工作原因离职。但是有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无脑人”不被“1450”所蒙骗。

笔者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文化”老师在讲解印章的比对与鉴定时,心里着实有一些话想要讲。就此机会小聊几句,只为分享经验,不涉及版权与经济问题。

自古以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印章的防伪看作是一件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段,可是到了现在,却总是有那么一群人认为“世上一切皆可造假”,似乎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假的,只怕就连他们自己所存在的时空都是假的,不“打假”会死一样。本着谁质疑谁举证的原则,我今天就来与大家聊一聊印章的制假有多难。

你有可能不是你父母的娃(了解下嵌合人),印章都不可能用两个印章盖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印鉴来!

 笔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谈一下印章的制作。现代的印章雕刻,大约有几种材质:钢印、铜印、金属印、胶印、塑印、光敏、石制等等材料繁多,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在上述印章中,又可分为三个大类和几个小类。

1. 机雕类:

机雕类印章顾名思义,就是以机器作为雕刻手段,以电脑排版,逐行扫描雕刻,这样的印章有一个共同点:底板干净平整存有扫描雕刻痕迹,字迹、排版工整,类似打印,但是放大500到2000倍下,甚至不放大肉眼都可见逐行扫描痕迹,签名印章亦是同理。此类印章被我们现代社会大量制作使用,因其制作便捷,雕刻快速、精准而受人们所青睐。

不过此类印章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制作时,只要扫描必会出现误差,即便拿同一枚印章排版来制作,每一次制作都会存在不同的激光定位扫描痕迹。这与雕刻材质无关,但就现今工艺,笔者暂时还未了解到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金属与石质、甚至木质(木质是最容易变形的材料之一,木质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收纳时的一不小心和磕碰都会造成变形,甚至温度变化也会造成变形)。现今大量使用的是数控机床雕刻。虽然数控机床雕刻起来能够很好地解决定位与精准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着扫描雕刻的痕迹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机雕印章现今都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因为都是需要电脑扫描,无论是逐行扫描,还是立体扫描,都离不开扫描雕刻这一步。除了手工雕刻,暂时无解。

当然,除去扫描误差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算是同一个印章模板用来制作,依然还是会存在不同之处。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就算是同款材料,出产方不同,出产批次不同,激光定位找平不同,激光扫描误差不同,甚至就连刀头损耗,供电稳定,机器型号,机器磨损,甚至排版人的心情(抱歉提到这个问题,笔者当年就是排版。)等等问题所造成的原因,都会对印章雕刻所造成细微影响。

刀头的下刀痕迹,就算在肉眼看来已经如同镜面,但是数千倍,甚至上万倍、数十万、百万倍的显微镜下,依然存在差异。

笔者曾经也经历过,有人印章丢失,先在公安备案之后拿来了原来的印鉴资料,想要制作一枚同样的印章,以便于合同的继续使用。结果无一例外,无论怎么制作出来的印章之前所留章之间依然存有差异,甚至笔者找到了当初制作印章时留案存档的电子印版,出来依然是失败的。印章“指纹”不同,磨损痕迹不同,雕刻出来的字间,依然存在差异,无奈那家公司只能拿着旧印鉴与公安备案批文,在媒体登报作废,重新启用新制印章并加入全国防伪入库编码。

还有一类机雕为倒模类印章,例如现在流行的倒模印章和光敏印章。这类印章多用于财务报表和方便携带,如今已经成为批量化印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类印章的缺点就更加明显,因为此类印章多为压制成型,整体来说笔触较粗细节不足。光敏印章印油要求和盖章环境要求较为苛刻,纸面必须平整光滑,如若不然就会出现一边印油多一边印油少的问题,压重了印章还会损毁,出现漏油等情况。光敏印章极其脆弱,印油为专用印油,不可与其他油类混加,也不可以印于水上。笔者就曾经无数次见过不照说明使用而直接报废的光敏印章。

此类印章的仿制印鉴,笔触光滑,初看似打印,细看平面化失真,没有真实印泥的立体感。说是低仿也不为过,一眼即能看出差别。

2. 手工雕刻:

手工印章雕刻,现已不再普及。但在笔者看来,这却是一个最能“近乎以假乱真”的好方法。但请记住“近乎”而不是真的可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奉劝各位,不必想着用此方法做违法乱纪之事,毕竟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痕迹可查,在2000倍的覆膜比对和折角比对之下,你所做过的任何一个操作,都逃不过计算机的眼晴。且此两种对比方式也早已运用于司法鉴定。

印章的鉴定与印鉴比对:

1. 首先,笔者就来先讲一下什么叫覆膜比对。覆膜比对之前很多人都用过了,就是将两个印鉴1:1扫描,其中拿得准的一个作为母版使用,另外一个作透明化处理,两张图片叠图放大对比。这个方法成本较低,比对也方便,对于普通初步筛查足以说明问题。

2. 其次,折角扫描比对。此方法现如今大量运用于司法微观鉴定所用,其准确率极高,但成本较高,费时费力。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DNA都是不同的,除非你是“同卵双胞”能够近似相同,但由于环境的影响,细胞质中的DNA,也就是存在于线粒体内的DNA,在数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别。所以同卵双胞胎或许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印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折角比对,就是将大量的印章痕迹扫描入电脑,再将电脑上的印鉴痕迹自动切分成N个对角线,运用计算机的强大算法,与库中样本印章进行比对。计算机会自动生成一个比对近似值,这个值一般在2000倍以上放大比对中完成。此方法要求比较苛刻,要扫描足够多的清晰印鉴作为母版,和对比子版本印鉴。当然,不够清晰系统也会给出一个相似度近似值作为参考,此方法也多用于司法鉴定的指纹和DNA比对。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的经验:想要刻一枚一模一样,能够能过2000倍以上电子扫描比对的印章,必须做到几点要求。首先,你必须要有大量原章印鉴作为参考;其次,必须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雕刻,(此处首推2000倍以上光学显微镜);其三,刻刀必须与原章相同锋利度与转速;其四,必须有相同密度与软硬度材质,不得有杂质;其五:雕刻下刀时间、下刀力度、呼吸、下刀位置必须高度同步,不然一刀下错满盘皆输。数控机床虽然可以做到雕刻时机器的问题,但是又会因逐行扫描的问题而有所偏差。在上亿个折角切线扫描点中,仿品越新越好区分,自然老化痕迹与化学腐蚀磨损一目了然。自有磨损区间值会自动出具,多点比对之下,真与仿一目了然。

 不过笔者也不得不承认,手工老匠人的确技艺了得,但是再厉害也必然会有个极限。不要过分神化他们!

 我见过手工将印底铣雕成像电脑一样平整的,也见过刻出来极其相似的,但是真心想要做到比对之下一模一样的,那就只能基于现代科技来科幻一下,只怕是要用到“纳米物质重组技术”了。

3. 3D打印技术

言至此处有人就要说了,现在不是都有3D打印技术了吗?像什么3D打印关节置换,3D飞机零件等等,甚至还有人说到“纳米机器人”技术等等。可笔者还是那句话——仿不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扫描技术。

3D打印技术,与笔者上边讲到的电脑机雕印章的原理一样,都是需要电子排版或扫描刻版,精确到像素点上进行雕刻,但是这样的雕刻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雕刻的材料与雕刀等受外部不可控环境影响,都会存在不可控的细微差别,在无限放大折角比对中依旧会出现误差。

笔者倒是非常期待此项技术能够发展,从而更多的运用在中国的航天等精工领域,能够更快的成熟起来,早日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纳米级别的光刻机,让漂亮国再不能卡住中国芯片的脖子。也希望此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能够解决更多病人的烦恼。

文终,再次感谢一下“文化”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但注意最近似乎“狂犬病毒1450号”,大肆流行,此病毒会掏空人的大脑,请注意好个人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