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人的尿液也可以有尿蛋白(<150mg/24h),尿液分析会显示阴性,无需理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尿蛋白分析图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尿蛋白分析图解(尿液分析中尿蛋白的几点知识)

尿蛋白分析图解

1、正常人的尿液也可以有尿蛋白(<150mg/24h),尿液分析会显示阴性,无需理会。

2、正常人尿液可以出现一过性尿蛋白排泄增多,经常出现在剧烈运动、久站、感冒发烧、极度紧张等。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蛋白尿(<1g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特点是一过性,蛋白量小,这种情况只要发烧好了,休息好了,紧张缓解了,复查后自动尿蛋白恢复正常,说明为生理性蛋白尿。

3、泡沫尿不代表蛋白尿。蛋白尿泡沫形态特点:小、细、密、存留时间长(大于30s以上)。为什么正常尿液会形成泡沫?比如泌尿系感染,性兴奋后尿道口粘液分泌,喝水量少等。发现这种情况就上医院检查尿液就可以排除了。

4、尿液分析中的尿蛋白是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也是危险因素),可以进展成慢性肾病,最终恶化成肾衰竭。蛋白尿越严重,尿毒症风险越高,出现慢性肾脏疾病,尿蛋白建议控制在1g/24h内,是疗效判断一个指标。

5、随机尿液检查(最好尿液是取中段尿):-代表<0.15g/L, -代表0.15g/L, 代表 0.3g/L, 代表 1g/L, 代表3g/L, 代表5g/L, 尿蛋白加减号定性检查可以代表定量检查吗?回答是不完全准确,结果只能做一个参考,因为尿液受多因素(喝水、出汗多)影响,出现尿蛋白建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6、尿液分析中蛋白量大是不是代表肾受损严重,蛋白量小是不是代表不严重?回答是不对,因为肾脏病进展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比如肾穿刺提示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将图片放到显微镜下看肾单位的血管、间质细胞、肾小管完好,说明肾脏受损轻,但蛋白量大(几g到几十g)。再比如局灶阶段硬化性、部分新月体肾炎,这两种类型肾滤过膜破坏严重,但尿蛋白滤不出来了,蛋白量小,肾受损却很严重。

7、要想知道尿液蛋白量的多少,可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因为它不受喝水、出汗、尿液浓度等因素影响。这也是医生对已经是慢性肾脏疾病病人病情评估,采取适当药物治疗措施的一个指标。

8、尿白蛋白肌酐比和尿蛋白肌酐比,可以代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两者之间有很好匹配度,优点:既能定量分析尿蛋白的严重程度,又方便患者的操作,留取最好是早晨的第一次尿液,当然,晨尿之后的第二次随机尿液也可以。

9、尿蛋白量的多少就等同于肾脏功能的严重程度吗?答案是不能划等号,肾功能的严重程度只能看血液中肌酐和尿素的水平。

最后想说的是:尿液分析看起来简单,也是可以早期筛查肾脏疾病,无论看起来身体多健康,自我感觉多好,都要重视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