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胜杰七岁那年,师世元夫妇表演完毕吃夜宵,一旁的他自言自语了一段相声《捉放曹》。父母都停住了筷子。第二天晚上, 7岁的师胜杰登台,与父亲合说了一段儿《捉放曹》。观众纷纷鼓掌叫好,还让父子俩返场又说了一段儿。师胜杰和相声一辈子的愿分,就算是定下来了。

9月28日,66岁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逝世。这相声,先生已经说了59年。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

9月的相声界真的是凄风苦雨,先是常氏相声传承人常宝华先生去世,接着刘文步老先生去世。昨天相声界更是同时痛失两位前辈:相声大师田立禾的发妻张文霞女士,和相声大师侯宝林关门弟子——师胜杰。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2)

师胜杰生前喜欢提携后辈,曾收了李菁,苗阜,高晓攀等徒弟和义子,当年郭德纲拜侯耀文时,师胜杰曾多次对他加以指点,郭德纲成名后遭到曲艺界排挤,师胜杰是为数不多力挺他的人,在一段和于谦的相声里,他甚至直接说公开相声界人士应该要向郭德纲学习。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3)

如今先生去了,曹云金高晓攀等纷纷悼念,姜昆更写了长诗给这位老兄弟。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4)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5)

而郭德纲发文写道: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叔千古。有媒体找到郭德纲经纪人寻求采访,经纪人说他的心情大家应该能想到,就不接受采访了。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6)

当年侯宝林收师胜杰为徒的时候讲过一句话,有你们这些年轻人,相声就会传下去,就会有希望。

相声在师胜杰这代人身上复兴了吗?这话不好说,人,敌不过大势。

但师胜杰这辈子,是没辜负过侯宝林先生的。师胜杰生前说,我是天津孩子,给天津露了脸。

可我觉着,正所谓相声在人不在活儿,师胜杰先生其实打小就是相声的孩子,有这样的相声大师,才真给咱相声长了脸。

相声历史传承里的师胜杰

师胜杰是站在相声历史传承里的人,这事他自己明白,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他带病担任中国相声专业委员会主任,不为名没有利,就为多给相声做点事情。

师胜杰是一辈子活在相声里的人。

他出生于1953年,父亲师世元也是相声名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1959年,师世元举家北上哈尔滨,出任哈尔滨民间艺术团相声队队长。

刚刚落脚在哈尔滨时,师家住在道外的北市场。当时的北市场是当地的娱乐场所,说书的、唱戏的、唱大鼓的、演皮影的应有尽有,师胜杰,算是赶上了。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7)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到了7岁就能登台演出,8岁便拜朱相臣为师。

七岁说《捉放曹》,可不是一般票友能做到的事情。听过这段传统相声的人都知道,这个京剧学唱的作品,要求捧哏也要韵白,还要唱上几句,能做得到,说明师胜杰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师胜杰自己爱相声,加上观众的肯定,父辈的鼓励,他从此白天上学读书,晚上登台演出,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基本功逐渐扎实起来。师胜杰嗓音圆润清亮,可以说是祖师爷赏饭吃,再加上本人这么好学,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尤其擅长表演学唱的柳活,学起评剧各个流派的唱腔韵味醇厚, 有传承也有功夫,不冒头,怕是很难。

和许多那个时代的相声大家一样,他的演出状态也曾被文革打破。1968年,他的父亲师世元被迫害致死,第二年师胜杰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锄草、放牧、烧砖,很多辛苦受累的活都干过。那时不允许相声演员当众表演,但师胜杰仍然坚持在工余时间钻研相声,暗地锻炼基本功,还暗地琢磨相声如何才能反映现实生活。后来,师胜杰进入兵团文艺宣传队。很快,他认识了一位从北京来北大荒劳动的知青——姜昆。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8)

年轻的姜昆也是相声爱好者,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作表演相声。1976年,两个人的机会来了,当年,师胜杰与姜昆合作表演相声《林海红鹰》受到好评。同年,他们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文艺会演。由于两人表现出色,姜昆被调入北京的中央广播说唱团,又得到马季推荐,从此风生水起,而师胜杰因为家庭出生的原因没调过去,带着包袱又回去了,调入了黑龙江曲艺团。

但当年24岁的师胜杰自己赢回了自己命运里的机会。

正是这段日子里,师胜杰开始与张寿臣的徒弟于世德合作表演,而师胜杰已经开始了相声现实题材的创作。1981年,他们参加全国北方区曲艺调演,一起表演了歌颂型相声《郝市长》,一举获得演出一等奖。到了1984年,师胜杰和冯永志在青岛参加全国相声评比,表演了一段《肝胆相照》,相声是歌颂一家工厂的女书记,敢于任用文革中被认定的工程师老雷,最终将厂子扭亏为盈。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9)

内容看起来很板正,但师胜杰发挥自己柳活功底,用东北民歌《新货郎》的曲调唱出,“姑娘钉掌能显个儿,小伙儿钉掌不显矬”,唱到台下掌声雷动。作品中的“我”找女书记做检讨的段落,师胜杰又借鉴话剧和电影手法,细语哭诉忏悔,这段表演,又另辟了蹊径。

一代宗师侯宝林先生,是那次活动的艺术顾问。听了师胜杰的相声,在第二天举行的总结上,侯先生对师胜杰大加赞赏,几乎全是拿他说事儿,并流露出欲收其为关门弟子的意向。

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为了收师胜杰为徒,侯宝林还请高英培先生吃烧鸡,高先生问侯先生是有什么事?侯先生不多说,让高先生先吃了烧鸡再说。高先生吃了烧鸡喝了些酒以后,侯先生才说明自己的意思——原来他想收师胜杰为徒,但由于师胜杰幼年拜过朱相臣先生,侯先生担心其他同行会不乐意,想请高先生做个说客。

这件事,就算八九不离十了。

后来师胜杰对媒体回忆,他听人说了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侯先生的住处,紧张地说:‘我刚才听说了。’”侯先生说:“你都知道了?”师胜杰双膝一软,就给侯先生跪下了,叫了一声“师父”,便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0)

当时,师胜杰三十一岁,刚过而立之年。而当时在青岛,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相声名家、相声理论家和各大媒体记者。侯先生的夫人、马三立先生专程赶到了青岛。在青岛友谊宾馆,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在那之前,侯宝林已经30年没有收过徒弟,后来也再没收过徒弟。

拜师仪式上,侯先生说:“师胜杰是我的关门弟子,我今后不再收徒了。我收师胜杰为徒,不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这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师胜杰这样的年轻人继承我们的相声艺术,相声艺术的发展不会等到2000年。”

从此,师胜杰成为侯派传人。

如果相声是个江湖,他才是江湖里的真大侠

到了1985年“全国十大笑星”评出,马季、当年的老搭档姜昆等其余九人都来自北京,师胜杰是唯一一位来自北京之外省市的相声演员。

师胜杰的相声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总是能够与时代,与老百姓的生活扯在一起,说的都是社情民意,听他的相声,总能听出一个时代。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1)

1987年,师胜杰另一段相声代表作问世,《小鞋匠的奇遇》。一个名叫“待业”的小鞋匠自学英语,由于缺少文凭和人脉找工作四处碰壁,最后终于通过钱科长的严格考验实现了梦想。

师胜杰善于在这种不容易出彩的相声里藏段子,比如小鞋匠用英语喊“谁修鞋”听上去像骂街,参加公司招聘时遇到一个口吃严重的官二代,最后用英语说“打南边儿来了个喇嘛,手里拎着五斤鳎目”,在当年绝对是让人耳目一新。但更难得的,是这段相声以小鞋匠的视角直面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师胜杰超越当时大多数同辈相声艺人,甚至到现在,这种相声的现实主义传统,都回不去了。

可师胜杰登上春晚的次数不算多,前后只有四次。有些还不是相声,第一次登台是1989年,他和笑林、黄宏、方青卓四人合作表演了小品《招聘》。小品以酒为名,师胜杰扮演其中一个醉鬼。师胜杰平时确实也爱喝酒,而且表演过多个与醉酒有关的相声小段儿。

后来他又在《星光大道》中多次担当评委。

师胜杰一生也换过很多搭档,但分手从不发龌龊,这些年登台演出经常和石富宽合作演出,他得病以后,石富宽说就认他这一个搭挡。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2)

他还爱培养徒弟,其中包括刘彤、邹德江、李菁、常远等。2012年6月17日恰逢父亲节,他又在京收陈寒柏、高晓攀为义子,笑言两义子是一怪一帅。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3)

一直到去世前,他还新收了徒弟。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4)

他这里能看出相声江湖的派别,但好像又看不到。

他曾和姜昆交厚,但也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德云社和郭德纲的支持。从谱系上看,郭德纲的师傅是侯耀文,而师胜杰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师胜杰叫侯耀文“三哥”,这似乎也说得通,但和郭德纲扯得上传承关系师门同谊的不止师胜杰一个,站出来的德高望重的前辈却只有他而已。

后来师胜杰曾和于谦合说过一段新创作的相声。在这段相声里,师胜杰提出要向郭德纲学习。

但他和姜昆也没有因此损失半点情义。

师胜杰去世后,身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的席姜昆28日晚写了长诗《为胜杰送行》,说师胜杰病重这一段时间,总怕接关于师胜杰的电话,“多少次为你在梦中哭醒,多少次为你点燃祈福的心灯,多少次认为你生病的消息是误传”, 姜昆在长诗中还说,师胜杰“用尽全部的心血,为的是把父辈,把侯宝林大师的薪火传承。不计一分的报酬,担起的重担,却不知万恶的癌细胞正悄悄地进入你的肌体里安寨扎营。”

这几年,师胜杰的确是在病中度过的,重病入院后, 2017年11月29日侯宝林大师百年诞辰专场,作为侯宝林的关门弟子,师胜杰也没有露面。

今年7月,师胜杰重返大众视野,做客央视“向经典致敬”栏目,与圈中老友及晚辈畅谈相声人生。镜头里的师胜杰身体似还硬朗。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5)

而在节目中,师胜杰再三嘱咐节目组,自己说的这段话一定不能掐掉,要如实地播出。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6)

这段话怎么讲的呢?师胜杰说自己当年登台的时候,相声是没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的,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相声演员就得分成主流相声演员,和非主流相声演员了。而自己那代人,不讲这个,师父们只告诉,孩子,相声只有一流,要成为一流才行。

江湖人争的是名利,师胜杰到死,都只想给相声争给理。

若相声真是个江湖,这便是侠。

还想听师胜杰说段相声,说给这百感交集的人间

师胜杰仿佛是在相声江湖的纷乱变迁中留住一份人情的那个人。

怨不得江湖多事,而是因为相声江湖本就在一场浩浩荡荡的历史变迁中,祖上传下的功夫不再能够轻意赢下满堂彩了,江湖各自搏杀求存,便有了纷争。

今天的相声江湖不是传奇式的,它是日常的,是常态化的,是人情世道。只是在资本和利益的纠葛下,整个江湖呈现出分裂的图景,有些故事让人看不下去。

可但凡是师胜杰的故事,大家看着暖心。

今年3月,网友晒出了一组姜昆夫妇、侯耀华等人分别去看望师胜杰时的合影。照片中,师胜杰头发花白显得非常憔悴,但情义是在的。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7)

6月份,相声演员苗阜也晒出了师胜杰的照片,称10个月后,老爷子重回舞台,表示过两天还要一起演出。苗阜和师胜杰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曾认师胜杰为“干爹”。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8)

姜昆在悼念诗中说,“知道你爱喝酒,那我就满上三杯酒吧。”这段话是有典故的,师胜杰年轻时下乡,被分到了酒厂干活,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品酒,品尝酒有没有烧好,够不够度数。久而久之,也深深爱上了喝酒。

而郭德纲悼念他的“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里,是藏着真情意的。

这些在相声江湖里难同台的大咖们,唯独到了师胜杰这里,只有情义,只有温暖,只是念着他的好。这件事,整个相声界,只有师胜杰能做到。

而师胜杰在这江湖里把软弱修炼成了坚韧。他可能不是拯救相声狂澜于既倒的英雄,但始终固守着江湖的道义、传承和法门,他不偏不倚,不挤压后辈,做事的标准只有一条:对得起相声,对得起侯宝林先生,对得起良心。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曲相声黄金时代的挽歌。那种大师身上的风范,师胜杰身上还带着几分,但那份大师的风骨,师胜杰是继承了十分的。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19)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他仍然不停地回到相声黄金时代,努力把那个时代的好搬到当下这个相声江湖里来。

成了吗?我只能说,先生尽力了。

人生最后的岁月,师胜杰总是回忆起往事,他想起1987年已经是黑龙江省曲艺团团长了,带团回老家天津演出,住每次出门坐车,司机都不要钱,买套煎饼果子人家也死活不要钱。

有一次他刚演出完,来到后台,门外有个观众喊了一声“师胜杰”,他一回头,人家扔过来两包茶叶,他说这怎么回事儿呀!人家喊:“你留着喝吧!”说完扭头就走,他说您别走我得知道您是谁谢谢您呀!来人说你甭管我是谁,你就喝吧!

这份人情是老家给他攒下的,也是相声给他攒下的。

姜昆与郭德纲谁相声说得好(和姜昆是知音力挺过郭德纲)(20)

凉薄世间,相声江湖,有人想做隐士有人想做枭雄,性格是怎样的,命运就会求仁得仁。而师胜杰做到了笑傲江湖。

回到故事的开头,当年师世元听七岁师胜杰说相声听得落泪是为何?只因为当年相声是下九流,他不愿让儿子再干这一行,但听儿子说得有模有样,方才知道这就是命。

师胜杰先生用一辈子说了一段相声,可相声没说完,先生怎么就鞠躬下台了?

真想听您再说一段相声啊,就说说这令人百感交集的人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