鹐(kān)

这个字在普通话里读如“千”,而在兴化话里读如“刊”,“铅”字的读音也有这个特点,并不奇怪。有个歇后语是“麻雀落在胡子上——鹐须(谦虚)”,只有读普通话才说得通。

鹐的本义是指鸟禽啄东西,中唐诗人章孝标的咏鹰诗中就有“向人鹐断碧丝绦”之句;它也可以喻为用语言讥人,明代康海曾在《一枝花》中写有“悲歌慷慨匪鹐”。

鸟禽之鹐主要是为了觅食,它们的鹐青菜、鹐虫子、鹐稻谷等等都是为了填肚子;但鸟禽之喙也是须臾不离身边的武器,其鹐有时则是为了攻击对方。许多地方很盛行的一种民间游戏斗鸡,不就是公鸡鹐架吗?记得我小的时候,隔壁人家养了一只红毛大公鸡,那家伙腿有尺把长,头仰起来齐到我的肩膀,这只公鸡就喜欢鹐人,经常用坚硬的长喙往生人身上乱啄。那时全村人都在传说,某某人家养了一只会看门的公鸡。我自以为不是它的对手,对它总是心怀畏惧。后来这只大公鸡被它的主人杀了待客,我的胆子才又变得大起来,但内心还是有些惋惜,怎么能把那么懂事的公鸡当菜吃了呢?

余姚话方言笑话(兴化方言我被公鸡鹐)(1)

网络图片:公鸡鹐(kān)人

旧时中国不少地方,有一种鹐秧歌的习俗,就是双方以唱秧歌的形式互相攻击,这里的“鹐”字用的就是喻义。鹐秧歌由闹赛会引发,是闹赛会的延续。闹赛会本是祭祀土地的盛会,这一天各春社班子早早到场集中,伞头按既定程序开始一系列活动赛会之后,便会决出输赢。但往往会有些班子不服输而在路口拦住赢方抢彩,形成两军对垒之态。抢彩方先在路上拦一条长凳,放一把酒壶。得彩方若拿酒洒地,并施礼道辛苦,便是表示请求放行的意思,继而以谦虚的口气与抢彩方应对秧歌若干首,为观众助兴,这样则可通过。若得彩方提壶自饮,则表示蔑视抢彩方。这时,双方必将唇枪舌剑,以决雌雄,上演一场秧歌大战。这类鹐斗最终常因破口大骂而大打出手,甚至造成得、抢双方世代结怨。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恶俗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我们这里的人在日常生活里用到“鹐”的地方不少,但写到纸上往往换之为“啄”,大概是不知道有这个字,或者是不会写这个字。其实在很多地方,“鹐”字也是经常在书面语中出现的。有一家报纸曾做过标题《鸟儿嘴上功夫过硬 树干鹐洞做窝》,报道了鸟儿在树干上啄洞当家的趣事。我还读过一首律诗,题目就是《夜雨鹐窗》,一个“鹐”字写透了夜雨的灵动与可爱,妙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