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是不是总是不能够完美完成?总是在领导的眼中差点意思,就是这点意思让你始终不能够升职加薪。明明努力去工作了,虽然结果不是领导要求的完美完成,但是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领导仿佛看不到的样子,该怎么办呢?

小晶在工作之中就是这样子的,总是让领导不能够完美满意。比方说上次的项目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小晶自己也有一点的懈怠,没有把工作的详情交代清楚,出现点小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然而对方抓住一个小毛病,使劲的挑刺,最后公司损失了一点点的经济利益,大家都知道就是对方公司挑刺,但是领导却对此很不满意。

小晶还有一次就是在一个项目之中,那真的就是倒霉了,明明是对方的错误,但是对方就睁眼说瞎话,导致公司损失了一点利益,这本来就是正常的损失,就算换个人也是这样的结果,但是领导却对小晶大发雷霆,小晶心里还在委屈着问为什么?

你在工作中是不是也像小晶一样,明明是对方公司的错误,但是领导却把责任让你承担,甚至对你大发雷霆,你却还不知道为什么领导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张羽在《底层逻辑》这本书指出:“员工的行为逻辑是遇到问题就要拿得出解决方案,否则就不是正确的员工思维”。我们在工作之中应该是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之中发现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他就有问题了

工作态度和结果怎么平衡(如何把工作完美完成)(1)

作者在书中还讲述了许多的工作逻辑,帮助你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只要你能够完美掌握这7个结果逻辑,就可以让你在工作之中得心应手,不断的成长自己。

第一、完成工作之后再谈利益分配问题

我们在工作之中无论工作干的怎么样,一定会有一个结果。无论这个结果好与坏,那么一定就是我们工作的成果。作者指出,在优化工作底层逻辑时,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用结果去落实。

小晶在一个项目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在跟老板汇报工作进度的时候,他向老板申请了奖金,还给大家申请了带薪休假一天,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福利申请。老板直接让他停下,然后告诉他一切等项目完成之后再谈,现在谈这些为时过早。

小晶明明就是一个有想法的员工,能够把所有的事情提前汇报,也能把自己的打算跟老板提前沟通,这一切都看起来没有问题。其实小晶的这个问题很大。

首先,它已经替老板想好了赚钱怎么花了,老板心里肯定不痛快。如果有想法,可以等项目完成之后再跟老板谈。

其次,一个项目还没有完成,就想着怎么去玩怎么去花钱。即便你是个能力出众的员工,老板也会对你有想法。你可以在项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在钱没有赚到的时候,保留自己的一切想法。

公司的利益分配上,并不是一个员工去决定的,你只能在公司项目完成之后,可以去向老板申请一些福利或者说一些利益,而不是还没有完成项目的时候,去谈利益,那都是浮云。作为员工,应该想要如何把事情做得漂亮,那么利益一定会找上你的。那么如何获得利益呢?

第二、越能够赚钱的人越拥有担当

作者认为:“在公司之中,能够赚钱的就是有担当,结果是好的,其他的我不需要多管”。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利润,一个人为公司创造的利益就是他的担当,而不是他拥有的奇思妙想。

小晶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小晶在项目之中提供的方案,基本上都能够帮助公司赚到丰厚的利润,也让公司的发展走向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方向。老板的秘书总是打小宋的小报告,但是老板始终都没有因此批评过小宋。

我们在公司之中应该做到这两点,那么一定会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1、无论说的再好,结果不好,那么一切都是不好的。结果是评价一切的标准。

2、能赚钱的不一定是好员工,但好员工一定会赚钱。

这两条也是优秀员工的底层逻辑,是每个优秀员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是可以用来评估员工是否称职的铁律。你认为员工应该怎么样呢?

工作态度和结果怎么平衡(如何把工作完美完成)(2)

第三、你要明白公司招聘你来公司的目的

马云说过一句话:“公司请你来是干什么的呢?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所以我们要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作者认为,员工的行为逻辑是遇到问题就要拿出解决方案,否则就不是正确的员工思维。

小晶在公司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公司与客户在项目开展中遇到问题,他感到非常忙碌还焦虑,却始终无法解决问题,最后向老板提意见,老板却并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做。

小晶又一次向老板提出问题,然后老板说:“公司招聘你来是为了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你就要带着方案来找我,而不是找我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这样,我自己干不好吗?”

在工作中,老板的职责就是分配好任务,而员工的职责就是解决好老板的问题,每一项任务都要学会落地生根。如果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他一定有问题。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第四、你的嘴巴厉害并不能够决定你的能力

我们在工作中总会碰到那些嘴上说得很好,但是到了实际工作的时候就会跑路的人。对于公司而言,老板是需要员工能够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并且为公司创造利润,而不是停留在说的层面上。

小佳硕士毕业之后找了一份工作,她的个人能力也是非常强,英语六级,拥有多项证书,有机会就学习充电,但是她在公司已经呆了两年了还是一个普通的员工。

工作之中的小佳并没有犯什么错误,理论水平非常高,说起来也是非常的有条理,但是行动起来却成为了矮子,无法学以致用,最后在公司的业绩平平,无法升职加薪。

作者认为,厉害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公司也不是学校,不看学分评价人。那么作为员工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在公司之中评估员工的标准就是业绩,你能够为工作做出什么结果,而不是停留在纸上的想法。动手厉害的人,成为优秀的实干派,一定会拥有好的工作质量。

其次好的结果一定是从小事干起,不要制定太高的目标。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要一件件的做好,老板会看到你的努力,公司也知道你所作的业绩。

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没有业绩在工作中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如何做?

第五、有结果的努力才是努力,没有结果的加班就是不努力

作者认为,公司对一个人的能力的评估是立体的,不是单靠某一项的分数,比如加班时间,这是需要综合判断。加班不是目的,能够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是目的,所以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

小宋最近工作很忙,每天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晚上加班的情况。有一天老板对他说:“你天天晒加班想干什么?”小宋回答老板:“我是想让大家看看我多努力,特别鼓励下同事,也给客户留下个好印象,希望他们认可我”。

老板给小宋说:“你的项目没谈好,没有业绩,晒加班只会让我讨厌,给不给你加班费呢?你负责的客户给我打电话说你耽误进度了,你整天加班还影响进度,怎么让别人认可你呢?”最后小宋删除了朋友圈。

公司对于个人的能力评估并不是单一的加班,而是综合评断,即便是加班也应该是有效率的加班,加班也应该做出应有的成绩,学会调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呢?

工作态度和结果怎么平衡(如何把工作完美完成)(3)

第六、学会正确的看待表现,错误表现就是浪费生命

我们在工作之中总会有这样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是工作却没有做多少,然后工作效率很差,正经的工作事情没有做多少,闲杂的事情却做了一堆。这样假勤奋的表现,没有结果,就没有工作效率。

小宋在工作中也想要表现自己,总是喜欢帮助别人,有一次老板找他找不到,最后发现他帮助其他的部门去搬东西去了。老板就问他:“你作为一个业务精英,你去搬东西,想要表现你的体能还是想要换个部门呢?”

小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我就是想要表现表现自己”。老板说:“你想要表现应该在你的本质工作上表现,给公司带来更高的销售,公司一定会给你奖金,而不是让你表现你的非专业和非本职工作的事情”。

我们的每天时间都是有限的,最多的工作时间也就在13个小时左右,那么我们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呢?那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少做无关本职工作的事情,这样才会拥有更好的结果。如何才能够让自己在公司拥有更好的业绩呢?

第七、苦劳不等于功劳,苦劳其实一文不值

作者认为,企业只认功劳,管理者也只看成绩,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我是一个基层员工,只要表现得十分勤奋就可以了,反正我没有闲着,流血又流汗,公司不会不奖励我吧?如果你这么想,早晚是要失业的。

小晶作为公司的一个项目负责人,这次负责一个项目,连续干了一个星期,几乎是除了吃饭睡觉团队几个人都在公司里带着,还自己掏腰包招待对方项目的负责人,最后公司项目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下马了。

小晶很不解,跟老板抱怨,我努力这么久,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这样说下马就下马了,太不人性化了。老板说:“你觉得委屈,我也理解,但是项目没有任何回报,公司的损失更大”。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对结果进行评价,到底是功劳重要还是过程中的苦劳重要呢?史玉柱说:“功劳才是对公司的贡献,苦劳对于公司的贡献是零”。

作者认为,能够拿出结果的能力叫做执行力,在成功人士和精英人才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中,我们从中归纳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底层逻辑,就是时刻关注结果。

工作态度和结果怎么平衡(如何把工作完美完成)(4)

底层逻辑

我们在工作中的应该遵循的逻辑应该是结果逻辑,用结果去说话,让结果去评价我们对于公司的贡献。一切没有结果的行为和方式都是毫无意义的,不能带给公司发展的动力。

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之中游刃有余,想要让自己的工作更加轻松,那么就读一读这本《底层逻辑》,帮你建立底层的思考逻辑体系,让你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更加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