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湛江的乡道,留心公路两旁的村落标识牌,不难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湛江不少乡村名称带有“那”字,比如那蒙、那亭、那凡村等等,仅字面意义,外人难以知晓这些村名意为如何,实际上,包括世代居住的村民也有不同的解释,甚至更多只知其名,不知其义。

为什么湛江村落取名喜欢带“那”字,要从湛江的历史说起。

自古以来,湛江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的地方,汉人自中原一带远迁湛江之前,这片土地上已经可见壮族、瑶族、僚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后来汉民族凭借其相对优越的文化,逐渐“反客为主”,最终成为了主体民族。

今天的湛江生活着绝大多数的汉人,同时散居壮族、瑶族、僚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为湛江少数民族最多且分布最广的民族,人口超四万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60%,而这些统计数据尚未包括汉化的壮族同胞。

湛江名的来历(为什么湛江不少村落取名喜欢带)(1)

说到湛江壮族,不得不提及广西,广西全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由此可见,“壮族”之于广西的重要性。

了解湛江历史的朋友清楚,西汉时期的湛江与广西部分地区同属一个合浦郡,那时候的合浦郡中心在今湛江。2000年间,两地分分合合,有太多的道不尽,直至20世纪90年代,1956-1983年的近三十年 ,今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东兴、合浦、陆川、灵山等地仍是湛江的一部分。

大费周章地讲述湛江与广西之间的渊源,无他——独树一帜的壮族文化之于广西的深远影响,同样体现在湛江,湛江那蒙、那良、那洞村、那凡村、那松、那策等等之“那”本为壮语,意思是田,田地的田。

不完全统计,在湛江,村名带有“那”字的村庄有那界、那蒙、那良、那孔、那梧、那贞、那碌、那余、那六、那郭垌、那洞村、那凡村、那甘尾村、那光村、那昆村、那拢村、那梭、那町、那杰、那有、那井、那河、那潭、那郁、那葵等等。

湛江名的来历(为什么湛江不少村落取名喜欢带)(2)

为什么湛江不少村落取名喜欢带“那”字?

其实不难了解,壮语“那”意为田地,旧时,“田”意味着一切,有了田地才能进行耕种;田地是粮食的来源;社会性质决定了田地是生产生活的根本。

当湛江土著或徙民选择在新一方开荒垦地,身处陌生环境之下亟需一种精神力量,人们希望通过“那XX”命名的方式以达到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如果我们说湛江所有“那XX”的村名的起源皆与壮语“那”有关,未免偏颇,可是从汉语语义分析,却又难以解释,这些“奇奇怪怪”的村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总而言之,“那XX”或多或少关于壮族。从许许多多的“那XX”得以窥见,某段时期的湛江不少地区深受壮族文化影响,即便非首要文化,壮族文化也是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存在。

湛江名的来历(为什么湛江不少村落取名喜欢带)(3)

文化之间存在相互效仿与吸纳、相互渗透与共存,今天再看湛江村落取名喜欢带“那”字的现象,相对于追根溯源——为湛江“那XX”寻求一个毫无争议的由来的说法,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壮人与汉人,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在湛江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结果,因为不管过去现在将来,“有田有地”,生活越来越好是所有人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