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分与合(分与合)(1)

文 | 钟文渊

太极拳在散手中并无定法,完全是依照对方的情况而做变化,在本篇中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但绝非固定之法,真正的散手依势而定,不能拘泥于法,而介绍的所有方法中,全部都可以混合使用,使用时机及方法全凭一念之间。

首先介绍「分与合」的散手之法。何谓「分」,就是全身撒散之意;何谓「合」,就是全身凝聚一体之意。分则全身撒散,似有实无;合则刚体凝聚,攻击如波涛涌出。

当两个人对峙之时,对方攻击过来,我则全然松空,有如一个充满小球的大球一般静立。对方打到我肩,则肩的小球自然旋转及退缩,把对方攻击的空间让出来;对方攻击我腹,腹中小球自然旋转及退缩,让出空间给对方。我虽站立于对方之前,但对方攻击时,我均随顺于对方,对方急攻,我则急让,只要拳头或是脚刚刚碰到我表体之时,再做闪让动作即可,如果心里会担心,则对方之攻击完成七分了,就可以闪让了,为何七分,因为攻击若是已足七分,则其势已不可换。如果可以掌握,应是接近体表之时才做闪让动作会好些,因为此时,对方就会进入我的攻击之中,当他的攻击因我闪让而结束之时,就是对方被击倒之时。

要能使用「分与合」之法,有几个步骤可以练习:

一、先从推开始体会:先由二人对立,一人负责攻击,一人负责闪躲。先是慢慢的用推的,闪躲者并不用手去招架,只是随着对方的推而摆动,全身都要放松。随着摆动,但不要自己闪,就是要松的让对方推而摆动,当对方收手,则又摆回原处。推者可先由慢先入手,待熟习后可以加快一点速度。

二、再从打击开始体会:这次把推改成拳,先轻轻击打,我方身体放松,去感受这个击打的力量,及身体随之摆动来化解其势,等熟练之后可以加快一点速度,但绝不可太躁进,等身体能够熟悉摆动及接受强度后,力量及速度才可以慢慢增加避免受伤。打击的点除了头及要害之外,其它地方都可以练习。

三、转化对方之力:对方击入,我趁势摆动后,藉此摆动之势引导我们自己的攻击而岀,也就是去感受对方打进来的力量,我随势摆动化开后,这个摆动的能量能够把我们的拳带岀。刚开始也是慢慢去感觉,到后来能体会到对方击入的力量能全数转化成我方出去的能量。

四、加上本体的重量∶当然全数转化对方之力时,就可以再加上我们本体的重量及动能,加速击出,对方击出的重量是一,以圆周运动还之于三,但在练习时,回击不可真的打入,只要点到为止即可。

如此练之既久,速度及重量愈来愈快,则回击的重量会愈重。当身体愈熟悉整个运作过程后,练习时不必真的去接受对方的击入才反应,而是只要接触到身体就可以开始反应了,任何一个点都是如此,而回击也不仅限于一手,可以双手互换,可以配合脚的使用,也可以同时手脚齐出。

当然要能练习此散手也有必要的条件,分述如下:

一、柔体最好能完成:要能如此运作,最好的情况是柔体已完成之时才练习,会比较好,这样比较能快速使用太极球体的感觉,并且不容易受伤。练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放松」,放松去感觉,把全身的重量都沉下去,松松的站着,去感受打击时身体的动荡,及球体依此重量的摆动情形。如果柔体尚未完成就勉强练习,被击打时很容易本体就破散了,非常的危险,且容易变形形成不良动作,或是反击只是一方之力,并无法融入对方的重量为我所用。散手本就是应该在拳架熟悉及推手练习已成之后才来练习的,并不是开始练拳就可以练习的,学习者切不可燥进。

二、能够熟悉诸劲的用法:对方攻入,我则分而迎之,但另一方面却要借此攻入之力来「合」击之,合击并不是随便出拳或是打击,而是使用八劲还有诸劲之法回应之,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回击完全不可用力,只用重量,此因一旦用力就会断劲,就只能用一手之力回击,完全无法借到对方的能量,就作不到把对方击入的能量融合入体内再加上本体的重量回击之。

三、刚体不必然一定要形成:虽然刚体形成有更强大的效果,但此分合之法,只要柔体完成即可应用,不需一定要在刚体已绝对形成之后,但如果刚体形成后做此法,则转动弧度会小很多,甚至好像根本不转动,完全做到「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程度,其实内部也做了分与合的运作,只是外在实在看不出来而已。

分与合是太极拳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在陈微明所着《太极拳讲义答问合篇》一书有写道:「太极拳之散手,是由粘住、听劲而出。他拳种之散手,是离开而各施其手脚。远,则彼此不相及;近身则互抱扭,仍有力者胜焉。」观近日媒体所现之所谓「太极散手」,对照此句,只能掩书而叹。

联系分与合(分与合)(2)

联系分与合(分与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