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的水都抽干,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和轮廓。经测量它是一个鸭梨体。

我们日常想象的地球是一个略扁的椭圆体,它的南极北极距离较短,赤道较长,从南北极到中心的半径是6356km,从赤道到地心的半径是6377km,长的半径只比短的半径长21km,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6km,。如下图所示,这是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的地球形状。

地球是由石头空气水组成的球(把地球的水抽干后)(1)

图1:宇宙中的地球

一、古希腊学者对地球的测量

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的测量——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6年-公元前195年)。

他测得的地球的周长为39500km,这与近代的测定值40025km相当按近,换算成地球半径约为6370km。如下图所示,古希腊学者是根据太阳光的直射,平行线原理,从阿斯旺到亚历山大港,对应的地心夹角是7.2°,测得该段的实际距离920km。以此类推,测得地球的实际周长与现代测量非常接近。说明古希腊的科学在公元前已经很发达了。

地球是由石头空气水组成的球(把地球的水抽干后)(2)

图2:古希腊学者测量地球的周长

二、现代科学的实际测量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现代测量得到的地球参考形状,地球是一个扁率很小的旋转椭球体(即扁球体),扁率=Re-Rp/Re = 1/298.257。

研究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称之为“梨形体”。如下图所示,地球的水被抽干的实际轮廓,印度洋地区凹陷很深。

地球是由石头空气水组成的球(把地球的水抽干后)(3)

图3:地球的实际轮廓

地球长半径比短的半径长21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因此,也影响了我们的日常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