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数人,只在电影当中看过高科技杀人的手段。

而各种电控、信号、炸药相结合的技术,跟我们普通人是有很大距离的,更别提拿这样的技术手段去杀人。

现实可能比犯罪电影更加残酷,本篇文章要讲述的案件,便是1998年安徽芜湖的汽车“遥控爆炸”案。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

有一个茶坊的老板叫杨林,他开着车带着女友走在路上,并不知道驾驶位的屁股下面有炸药。

而且安装炸药的人,担心一管炸不死,所以安装了两管……

随着一声巨响,杨林在路上被炸身亡,女友昏迷之后醒来,握着失控汽车的方向盘,冲出去三百多米。

此案破获难度极大,因为炸药使用过多,所以现场乱糟糟的到处都是碎片,很难提取到有价值的线索。

北京派出刑侦专家乌国庆,赶赴芜湖调查。

乌国庆在爆炸现场看到了一根细细的铁丝,看起来毫不起眼,但他认为此物绝不简单。

这在当时,引起了分歧和争论,铁丝跟爆炸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有人另外提出了多种假设。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2)

(乌国庆)

乌国庆是党组织在建国后所培养的初代刑侦专家之一,专破国字号大案要案,以及本篇要讲的这种离奇命案。

根据乌国庆的回忆,此案要从芜湖的一对夫妻说起,男的叫杨林,女的叫冯英。

俩人结婚之后,关系并不融洽,因为三观不合,所以常常吵架,这为日后的离散埋下了伏笔。

1997年,杨林偶然之间,发现妻子在外面有男人,这让他非常的愤怒。

杨林的性格里,有他暴力的一面,自从得知前妻出轨之后,所以对冯英最后那一点点的爱消失殆尽,常常对妻子连打带骂。

随着感情遭遇危机,冯英的身体和心理,惨遭丈夫虐待,心里满腔委屈。

妻子每天看到丈夫回家,目光中怒火中烧;丈夫每天下班看到妻子,眼神里满是愤怒。这对夫妻碰面,犹如两个火药桶碰撞,家庭很快就全面破裂。

冯英首先提出离婚,杨林刚开始的时候则没有同意,而在冯英的坚持下,俩人则去民政局签了离婚证。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3)

这时候如果冯英和杨林分道扬镳,就不会有后面的惨剧,可这俩人离婚之后,依旧以前妻和前夫的身份住在一起。

所谓的家,也就成了矛盾集中爆发的地方,杨林每天回家之后,依旧跟冯英吵架,口角上升为拳脚相加。

俩人这种关系明显是不正常的,但又迟迟没有分开。

根据事后调查得知,原来是冯英离婚的时候考虑不够全面,没有拿到更多的财产。尤其是家里开的“镜湖水上”茶坊,更是冯英和杨林争夺的焦点。

按照离婚协议书的内容,镜湖水上茶坊是归杨林所有;可正式离婚之后,冯英又想从茶店分一杯羹。

就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下,冯英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名叫孙刚的老同学。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4)

(图片来自网络)

忆往昔年少,孙刚读书的时候,就一直爱慕冯英,可他年少时青涩的爱,并没有打动那时候的冯英。

时过境迁,青春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群三十多岁的人,还在聊着青春的事情。同学聚会的时候,孙刚和冯英再次相遇。  

聊起学生时代的往事,又聊到了如今的境遇,似乎青春没有走远,酒醉之后分不清今夕何夕今年何年……

孙刚和冯英越聊越投缘,这俩老同学彼此分开的时候,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

冯英属于是离过婚的单身女子,而冯刚已经成婚多年,俩人某一次聊天的时候,问各自过得怎么样?

冯英谈起她的生活,倾诉满腔的委屈,说自己被杨林如何如何虐待,生活多么多么凄惨。

女人在谈起不幸遭遇的时候,心理是往往脆弱的,是需要安慰的,尤其是在男性的面前。

孙刚一听这话,雷霆怒火直冲脑门,当场就说:“我一定要帮你治治他!”

这时候,如果冯英没有跟孙刚走太近,那孙刚说的估计是气话,可冯英跟孙刚越走越近,关系越来越亲密,发展成地下情人。

冯和孙的这种感情,自然是见不得人的,他们有他们扭曲的爱,他们也有他们都憎恨的人。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5)

孙刚则提出干脆杀掉杨林!冯英非但没有阻止,反而还想报复前夫,认为只有“干掉”杨林,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俩人想过多种暗杀手段,计划过持枪杀人,让子弹带着他们的怒火,打入杨林的脑壳。也计划过投毒,用那致命的毒素,让杨林付出代价。

想来想去,都认为这些暗杀手段,极有可能被警察查出。

孙刚出了个注意,想要通过炸弹,直接让杨林丧命,人都被炸飞了,火药会销毁证据,警察也就很难破案。

孙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他先是通过走私的渠道,从广东那边搞来了烈性炸药,然后又去玩具店里,买了遥控玩具车。

炸药和玩具车,看似是毫不相关的东西,可是当炸药的雷管,连接到玩具车的遥控信号之后,便是当时内地罕见的、遥控炸弹杀人手段。

这种高科技杀人手段,甭说放在上世纪,即使是放在我们今天,也是非常罕见的。

孙刚做实验的地方,位于冯英她外公的一栋楼房里,刚好那里没人住。

孙刚拆出玩具车的遥控器,说上面的灯泡什么时候亮,炸弹就什么时候安装。

经过几次试验,冯英亲眼看到,那个小小的灯泡亮了,证明孙刚的手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而这在法律上是绝对行不通的。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6)

孙刚找了个时间,带着他制作的遥控炸弹,也带着地下情人冯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行试爆。

孙刚找来一块石头,然后安装将爆炸装置,随着他按下起爆的键位,随着一声巨响,石头被炸得飞出去很高。

一步错步步错,孙刚开始制定详细又周密的暗杀计划,他嘱咐冯英严密监视杨林,摸清楚杨林每天的生活规律。

妻子自然是了解丈夫的,即使是前妻,也对丈夫的日常作息有一定了解。

冯英则带着孙刚,去看了杨林所驾驶的212吉普车,又说杨林每天喜欢跟谁谁打牌,常常聚在一起赌钱。

孙刚了解到这些之后,就盯上了杨林。

果不其然,1998年6月12日深夜,杨林又去找熟悉的朋友打牌了,将自己的汽车停放在了马路边。

杨林并不知道的是,他已经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孙刚趁着杨林去赌钱的时候,他把他制作的遥控炸弹,安装在了吉普车驾驶员的屁股下面。

如果只安装一管炸药的话,孙刚担心无法炸死杨林,所以他安装了两管炸药,其威力足以葬送杨林的性命。

孙刚做完这些,便骑着两轮摩托离开,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联系冯英。

冯英通过传呼机,得知孙刚今晚上要送杨林上天……

而三十六岁的杨林,和26岁的女友小芳,连同另外两人,在牌桌上较量到6月13日凌晨。

打着打着,有人说今晚太累了要散场,杨林自然带着女友小芳,一起开车离开。

按照原计划,杨林会和小芳一起,先把朋友送回家,然后俩人再回到他们所租赁的出租屋里。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7)

(212吉普车)

凌晨一点多,杨林送完朋友之后,就开着车带着小芳,高高兴兴地赶奔出租屋,眼看着再拐个弯,就能到达目的地。

嘭!

一声巨响,震碎了寂静的夜晚,地点位于马塘区花津南路。

杨林当场身亡,小芳距离爆点很近,则陷入了昏迷。

驾驶员虽然死了,可吉普车的引擎依旧在运转,发动机带动着四个车轮飞奔。

而且杨林的腿往前落,脚板刚好压在油门上,以至于车速陡然加快。

汽车当场失控,带着火焰到处乱撞。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8)

小芳在剧烈的颠簸当中醒来,幸亏半夜车辆少,再加上那个年代汽车本来就不怎么普及,所以小芳才拥有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小芳在恢复意识的刹那间,就看到对面来了一辆大货车,眼看着就要撞上,幸亏她本人会开车,所以急急忙忙去抢方向盘。

汽车猛然转弯,险险地躲过了大货车,往前狂奔300多米,被树木卡住了车身,小芳因而得救。

当地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看到那支离破碎的212吉普车,就知道出大事了,明显是属于爆炸所导致。

此案引起了芜湖公安系统的高度重视,东方才刚刚亮起一抹白,市公安局长和副局长就抵达了马塘分局,详细了解了案发经过。

一大批的刑侦专家,迅速组成了专案组,因为发生在6月13号,所以称之为“6·13”爆炸案。

这是建国以来,芜湖少见的汽车爆炸案,因为炸药威力过大,所以现场乱成一片,各种汽车零件散落满地。

又因为案发地点位于公路上,前后跨越的距离很长,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较多,所以保存现场很困难。

警方勘察的时候,能够提取到的物证并不多,只能根据他们所能采集到的东西进行分析。

紧接着,中国的刑侦泰斗乌国庆,从北京出发赶赴安徽芜湖,以他一惯的破案作风,迅速赶赴案发现场。

按照专业术语来说,当地警方赶到的时候,称之为勘察现场;而乌国庆赶到的时候,则称之为复勘。

众多专家齐聚芜湖,专案组检查了他们所收集到的各种碎片。

即使是乌国庆,反反复复勘察现场,也很难第一时间破案,于是他让工作人员,将杨林的212吉普车,重新带到了案发现场。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9)

(乌国庆)

乌国庆被称之为“东方的福尔摩斯”也被称之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乌国庆的人生说来话长,13岁那年内蒙解放,他在党组织的培养下,终于获得了上学的机会,深造九年之后,刑侦研究生毕业,最擅长破获爆炸案。

到1998年,乌国庆已经退休一年多,在芜湖查案的时候,属于是退休返聘的时期。

乌国庆根据警方所搜集到的电池,在复原现场之后,又找到了一些塑料的残片,将二者联系到了一处。

观察许久,乌国庆认为那些细小的塑料片,在爆炸之前是个小盒子,上面有正极和负极。

而什么东西,有类似的特征呢?乌国庆想到了遥控玩具车的电池盒子,上面标着正极和负极。

紧接着,乌国庆在发现塑料片的地方,看到了一根小小的电线,细细的铁丝毫不起眼。他研究了好大一会,认为这根小小的电线,极有可能是接收信号的天线。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的话,那就是遥控车的电池盒子,以及遥控车的天线。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0)

(玩具车遥控设备)

当乌国庆说出自己的推理判断,有人则说那根电线,跟爆炸没有关系。

也有人认为,这场爆炸是拉发式的……总之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推理假设。

这时候,乌国庆则坚持自己的判断,认为炸弹是遥控引爆的。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凶手在作案的时候,大概率是在现场的,要么是等在附近,要么是跟在后面,否则无法准确判断起爆的时间。

由此可得知,爆炸发生的时间,就是凶手作案的时间。

按照排除法来说,首先要排除定时炸弹,因为起爆的时间很蹊跷。

倘若认定是定时炸弹,那凶手就很难保证开车的是谁,更无法保证被害人什么时候开车,这些是很难掐准的。

而本案案发的时候,恰好是被害者杨林在开车,由此排除定时炸弹。

往下,再推理作案动机!

凶手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既然完全是奔着杨林而来,证明俩人肯定认识,至少嫌疑人认识被害人,而且摸清了杨林的生活规律,找了个合适的地点,遥控引爆了炸药。

这时候可以确定的是:凶手第一懂得使用炸药、第二懂得电路跟无线电、第三跟杨林有某种矛盾。

乌国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则是查出这起爆炸案,是嫌疑人亲自动手?还是雇佣的杀手?

随着更多的刑侦、爆炸、工兵等领域的专家赶赴芜湖,复勘现场之后,也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推理。

经过警方层层排查,将目光盯上了冯英,也就是被害人的前妻。

警方通过调查,得知有人在案发之前,通过案发现场附近的公用电话,联系过杨林的前妻冯英。

在距离爆炸时间仅剩下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又有人用那部公用电话联系了冯英。

也就是说,在案发前后,有人两次在案发现场附近联络冯英的传呼机。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1)

警方有了这一发现之后,接下来要查的对象,便是那个联系冯英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杀害杨林的凶手。

理顺了调查逻辑,负责本案的警方很快就查出,冯英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跟孙刚的来往密切。

警方掌握了以上线索之后,便决定跟冯英接触,询问案发前后的种种细节。

当冯英坐在警察面前,被问起传呼机里是在跟谁联系的时候,她表现的较为慌张,前言不搭后语,这自然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冯英送走了警察之后,急匆匆的就去找情人孙刚,说之前被警察询问。

孙刚则表现的很冷静,让冯英随便找个人去搪塞警察。

冯英回去后,则主动去联系警察,说之前忘记是谁传呼了,而现在想起来了,是牌友赵小三找她玩牌。

警方自然看得出,冯英并没有说实话,不过警方并没有急于戳破谎言,于是就根据冯英所说的传呼内容,去找那个名叫赵小三的人。

赵小三一看警察登门,不知对方为何而来;警察则直接询问,在那天有没有通过传呼机,联络过冯英?

赵小三这才知道警察为何登门,于是保证说在那天,并没有联络过冯英,而且连冯英的BB机号码都不知道。

警方到此时也就看出,那冯英的心理防线已经大乱,只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便可攻破。

接下来的时间里,警方常常去询问冯英,例如问那天用传呼机联络你的到底是谁呢?赵小三已经讲了不是他。

冯英送走警察之后,赶紧就去找孙刚,问怎么办?

孙刚又出主意,说是上海的小吴联系你,而我现在就去上海,自称是小吴。

冯英认为此计可行,于是孙刚就从芜湖出发一路赴沪。

警方早就在秘密监控孙刚的一举一动,早就有专人蹲守,并且在调查的过程当中,有牌友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那牌友常常跟孙刚一起赌钱,孙刚对牌友说过,倘若有警察来询问,就说我在你们这里打牌。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2)

再有就是,牌友有一辆摩托车,孙刚则嘱咐牌友,倘若警察登门询问,就说他没有借过这辆摩托车。

警方得知这些重要线索,根据牌友所讲的前后经过,心里暗暗的推测,孙刚是不是制造“6·13”爆炸的嫌疑人呢?

还有一个关键线索,就是案发现场附近的公用电话,位于一家小卖部里。

警方去调查的时候,则有人说在那天夜里,似乎听到有个人打电话的时候,说要送谁上天。

就在警方紧张调查的时候,此案出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孙刚赴沪之后,没有再回到芜湖。

警方又去询问冯英的时候,冯英则无法再去找孙刚出主意,这等于是冯英失去了主心骨。

警方再次询问冯英的时候,冯英显得更加慌乱,前后的各种说法漏洞百出,最后直接以沉默应对警察。

因为冯英不回答警察的询问,警察则以做伪证的罪名,将冯英收押在监。

冯英进去之后,更加抵触警方的调查,不再回答任何问题。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3)

在看守所里,冯英的心态又出现了变化,因为这里不仅关押着冯英,还有另外两名女子。

分别是文盲刘姐,约有五十岁左右的年龄;以及一个叫何玲玲的女人,年纪跟冯英相差不多。

三人常常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有了女人之间的信任,相互之间托底。

首先是何玲玲,她说了自己的犯罪经过。起初是因为丈夫养了小三,回家之后就家暴何玲玲,甚至打家里的小孩。

何玲玲痛恨丈夫,所以用一包毒药,将丈夫送上了黄泉路。

讲到此处,何玲玲想到法律的制裁,她说自己想活下去,否则孩子以后没人管。因为杀的是坏人,一直这样扛着也不是办法,还不如主动向警方交代坦白,应该能够争取到宽大处理。

冯英一听宽大处理,她内心泛起了波澜,她想到了家里的女儿,所以内心开始动摇。如果母亲被判死刑,孩子的未来又如何是好?

没过多久,冯英和身边的何玲玲,说起了自己的事情,她跟何玲玲的遭遇差不多,丈夫杨林养了小三,回家之后总是打老婆。明明已经跟杨林离婚了,可前夫还是纠缠不休。

何玲玲下意识的问冯英,是不是也采用了下毒的手段?

冯英摆摆手说:“不是你那个法儿死的……人是死了,但不是我干的,是我的同学孙刚干的……”

如今警方一直询问冯英,冯英的大脑已经乱了,她询问何玲玲,坦白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宽大处理?

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998年女子伙同情人炸死前夫)(14)

没过多久,同在看守所的刘姐要走,冯英想到家里的孩子,所以想让刘姐带封信出去。

刘姐是文盲,她拿到了冯英的信之后,用针线缝制在了贴身衣物当中。

紧接着,刘姐要出去,自然要经过女警的搜查,那封信随即就被搜了出来。

警方根据信里的内容,掌握了这起爆炸案更多的线索,于是负责办案的警察,再次审问冯英。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想想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念,想想家里的孩子,想想父母亲人……

随着警察加大了的审问力度,冯英认罪伏法,写下了案发前后的经过,写下了她在杨林和孙刚这两个男人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根据冯英所说,第一个传呼的确是孙刚案发前打的,说要把杨林送上天。

第二个传呼,则是孙刚作案之后打得,表示已经杀了杨林,并嘱咐冯英把那些没有使用的炸药,放在马桶里面销毁,千万别留在身边。

警方听冯英如此一说,也就掌握了孙刚犯罪的证据,于是公安部门的上级领导发布命令,全力搜捕孙刚!

而这时候的孙刚已经畏罪潜逃,他已经意识到纸包不住火……

警方多部门协调,从南方到北方,拉起了一张大网,追捕孙刚。

12月20日,警方锁定孙刚在岳阳,当地警方则带领着追捕组的成员,在岳阳严密布控。

第二天晚上七点二十,警方锁定了孙刚的位置,此人出现在了火车站附近。追捕组立刻出动,当场就按住了孙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