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这一期我们继续讲第三回中宝黛初见这段情节。上回书说到黛玉眼中的宝玉是个什么样子,重点分析了那两首“西江月”的深刻含义。当然那两首词和黛玉没什么关系啊,那是以上帝视角对宝玉的一个描述。这一期呢,我们就来讲讲宝玉的眼中的黛玉,又是什么模样。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从黛玉正式出场到宝黛见面,篇幅已经不少了,但作者一直没有写林妹妹究竟长什么样。他就是故意憋着呢,一定要等到这个宿命的时刻,让宿命的二人互相端详,画出眼中的对方。

这宝玉从外面回来,拜见贾母,这时他已经看到了家里多出一个妹妹,但此时他还没时间打招呼,得先去拜见他娘。等转一圈儿再回来,和妹妹叙了礼,这才开始仔细观察。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2)

第一句写的是林妹妹的眉眼,可以认为是宝玉对黛玉的初步印象,这是最关键的一笔。然而有趣的是,各个古本在林妹妹的眉眼这一句写得都不一样。先看甲戌本,写的是“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非□□□□。”咱们看甲戌本的影印图,在写眼睛那里画了几个框,说明这个地方本来是空着的,框里的字是后人给填上去的,涂涂抹抹的,看着有点像是含情目。还有那个笼烟眉的“笼”,也有修改的痕迹。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3)

既然是后人篡改的,那咱们也就不纠结框里是什么字了,就当是空格好了。那么作为已知的最早古本的甲戌本,为什么这里是空着的呢?有种说法认为,可能是脂砚斋在整理甲戌本时,曹雪芹当时还没有想好林妹妹的眉眼应该怎么写,所以他就空着了,等将来再补。但这个说法存在矛盾,因为脂砚斋在这里是有批语的,说“奇眉妙眉,奇想妙想。”后面又说“奇目妙目,奇想妙想。”这要是没有字,那还奇妙个啥呢?要吹也不能虚空吹啊?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原本肯定是有字的。

那既然有字,为什么还空着呢?咱们提到过很多次啊,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个甲戌本是个过录本,也就是抄本的抄本,不知抄过了多少手。它肯定是有一个母本,母本可能是正宗甲戌本,也可能不是。所以它的母本说不定还有母本,可能还有姥姥本,太姥姥本,就不知到底在哪一手出了问题。可能抄本子的这个人呢,他抄的那个母本,这个地方写的比较潦草,他辨认不出这几个字,所以他就画了几个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啊,但是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就不列举了。

关于林妹妹的眉眼,甲戌本虽然没有给咱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它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这上下两句都是九个字,都是“似什么非什么”这个句式,很工整。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我们再往下看。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4)

再看己卯本,这就有意思了,眉眼这个地方写的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在似和目之间呢,还夹了一行小字,连起来读,就是“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上面还有几个小字写的是“一对多情杏眼”。噗嗤,这个“一双多情杏眼”实在太搞了,这肯定是后人胡乱写的,咱们不管它。单说这个“似笑非笑含露目”,这也挺扯淡。这绛珠仙草下凡是来还泪的,又不是来还笑的,这要是整天笑呵呵的,哪时候能把泪还完啊?再说了,这似笑非笑与含露目也不搭啊。既似笑非笑,又眼泪汪汪,乖乖,莫不是中了邪吧?宝玉还有空和她拉家常呢?不赶紧找大夫给妹妹看看?所以己卯本这个写法肯定不对,可以PASS了。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5)

再看庚辰本。之前讲各个古本时,咱们说过,庚辰本是甲戌、己卯、庚辰这三大古本中保留原文最多的本子,很多通行本都是以庚辰本作为底本的。庚辰本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很多文字确实是非常莫名其妙,林妹妹的眉眼就是一个典型,它是所有写法中最烂的。咱们看庚辰本写的是什么啊,“两湾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我可去你……不好意思啊,差点爆粗口。这哪是写林妹妹啊?这眉眼长在青楼女子脸上,长在什么云儿、什么多姑娘脸上,都让人觉得俗不可耐。而且它也不是“似什么非什么”的句式,所以庚辰本也可以PASS了。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6)

再看蒙府本,写的是“两湾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这个“罩”啊,可能真的是抄手不认识“罥”这个字,所以就写成了“罩”。这也罢了,关键是“一双俊目”,虽然比多情杏眼强点儿吧,但也实在是太俗了,这对得起批语说的“奇目妙目”这句夸赞吗?而且上下句也不工整。所以蒙府本这个肯定也不对。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7)

戚序本的写法和蒙府本一模一样,连那个“罩”字都一样,就不说了。再看甲辰本,之前咱们多次提到啊,甲辰本是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来的程高本很可能就是以甲辰本作为底本。林妹妹的眉眼这里,程高本用的就是甲辰本的写法,所以这个写法也是曾经流传最广的。它写的是什么呢?是“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8)

首先这个“笼”肯定不如“罥”字好,一会儿咱们再具体说。主要看下半句,“似喜非喜”就和己卯本的“似笑非笑”一样,除非老曹脑子抽了才会这么写。而含情目呢,其实倒还行,因为上一期咱们提到,在黛玉的眼中,宝玉是“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那么在宝玉的眼中,看到林妹妹也目中含情,因为两人毕竟有前世情缘嘛,这也勉强还算说得过去。但是综合来看,尤其是与“似喜非喜”结合到一起,总觉得还是不妥。

其他本子的写法就不提了,总之都不靠谱。所以啊,百年来,林妹妹的眉眼究竟是什么样,红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总觉得哪个本子都不对劲,但是又找不到更合适的,总不能自己编一个吧?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9)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苏联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发现了一个可能是道光年间流传到俄国去的古本,就是所谓的列藏本,现在叫俄藏本。我们之前在讲古本源流时曾经提到过,这个本子的正文与批语都有很多独特之处,非常有研究价值。不过六十年代时,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咱们和老大哥的关系,不能说是如胶似漆吧,那也是势同水火,所以不可能在文化学术这方面有太多交流。

到了1984年,中苏关系缓和,中方终于得以派出周汝昌、冯其庸、李侃等专家去现场考察列藏本。据周汝昌先生说,他去了之后,首先看的就是黛玉的眉眼,原文入眼的那一刻他真是惊喜欲狂,汗毛都竖了起来,他觉得终于找到了最符合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文字。

那么列藏本是怎么写的呢?就是咱们现在最常用的这个说法:“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至此林妹妹的眉眼终于在学术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客观的说啊,咱们谁也不能确定,列藏本的写法就一定是曹雪芹的原笔。但是呢,因为这个写法是所有的写法中最好的,最贴切的,所以咱们愿意相信它是。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0)

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哪呢?咱们简要分析一下。

上半句的差异主要就在“罥”这个字上。罥是挂着、缠绕着的意思,就是说这眉毛像是一缕轻烟在那里漂浮着、缠绕着,非常灵动,非常有仙气儿,像是有自己的生命似的。搭配上“似蹙非蹙”,蹙就是紧缩的意思嘛,就是说这缕轻烟是一个像要聚拢又没有完全聚拢,像要发散又没有完全发散的状态。用“笼”或者“罩”,好像是把这缕烟给束缚住了,都表现不出这种自由空灵的意境。而且蹙眉,这是一个人发愁时的表现嘛,而林妹妹正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所以她就经常处于似发愁未发愁,薛定谔的发愁这么一个状态,所以用“似蹙非蹙”是非常妥帖的。

再说“两湾”的这个“湾”,用的也不是弯曲的弯,而是三点水的湾。它不仅表现出这眉毛有个优美的弧度,还隐隐有着这眉毛围绕着一湾秋水般清澈的眼睛这么一个韵味。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1)

再说下半句,“似泣非泣”显然比什么似喜非喜,什么多情杏眼要强一万倍。林妹妹刚丧母,又来到她外婆家,见了这么多亲人,她心中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正是处在这么一个“似泣非泣”的状态。而她又是绛珠仙草转世来还泪的,动辄就要流眼泪,所以这“似泣非泣”,既是她此时的心情状态,又是她这一生命运的写照,也非常的精准。

最后含什么目。前面我们说过含情目,其实也算说得通。但一比较起来,显然是“含露目”要好上太多。

首先,这含露目就是一双水汪汪的大……呃,也说不上大吧,就是水汪汪的眼睛,非常动人,惹人怜惜。而含情目则俗气多了,也没有楚楚可怜的那种感觉了。

其次,罥烟眉,含露目。“露”这个字和上半句的“烟”是对应的,而情和烟,就不大对得上,这是修辞对仗上的讲究。

最后,当日神瑛侍者给绛珠草浇水,原文说的是“日以甘露灌溉”。所以林妹妹还泪,她眼中含的是露,还的也是露,这也比较符合她的前世身份。

所以综合来看,列藏本的这个写法确实近乎完美,比其他本子都要好得多,因此我们愿意相信,这就是老曹最终定稿的版本。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2)

以上这两句,虽然说的是林妹妹的眉眼,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她的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就是说她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嘛。而接下来几句,说的是她的体态,再说得直白点,说的是林妹妹的病态美。

在黛玉刚入贾府,与贾母等人见面时,就有这么一句,说林妹妹“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不足之症”的事我们下期再说。那么她是怎么个“风流态度”呢?这里就详细说了,“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几句话,各古本有个别字眼也有差异,比如“姣花照水”有的写的是“名花照水”,还有写娇生惯养的“娇”的。还有“行动处”,有的写的是“行动时”,等等。不过这些小差异实在无关紧要,就不细说了。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3)

这段话前面几句都是直接描写,不需要解释,最后一句“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个比喻。比干和西施的典故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过老零还是简单说一下吧。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他眼见纣王日益荒淫暴虐,就说为人臣者不能怕死,我必须得把他这些毛病给他扳过来。于是他就以死强谏。纣王一开始不愿意搭理他,但被他连着骚扰了好几天,实在忍不了了,就说你天天教训我,是不是搁这儿装圣人呢?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窍,你到底是真圣人,还是在这沽名钓誉。于是就把比干杀了,剖其腹,挖其心,观其窍。心窍就是心脏上的孔穴。

这里拿比干来比喻黛玉,倒不是说林妹妹是圣人啊。古人认为心窍越多的人越聪明,所以这里只是夸赞黛玉聪明,心眼多,也可能是说她有灵性,有慧根。

西施这个人大家就更是耳熟能详了,四大美女之一嘛。严肃史料上对这个人物没有太多记载,关于她的各种典故,各种成语,尤其是她与范蠡的爱情故事,都是出自民间传说。西子捧心这个典故是出自《庄子·天运》,说西施因为心口疼,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可能就是似蹙非蹙那个样子吧。邻居有个丑丫头,见了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于是她就学西施,也捂着胸皱着眉到处走,结果把周边人全给看吐了。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来的,但庄子的原文里倒没有提这个丑丫头叫什么,“东施”这个名字是后人用来调侃给起的。

那么西施为什么心口疼呢?因为她被剑气所伤。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话说当年有个牧羊少女叫阿青,身负天下无敌的剑术,后来爱上了范蠡,视西施为情敌,于是……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4)

不好意思啊,一说到金庸,老零这嘴就跑偏。咱还是说红楼。这一大段描写,展现的是黛玉的病态美。这个病态不是贬义啊,它仅是指事物的一种状态,是个中性词。

可能有朋友不理解啊,说黛玉病怏怏的,走两步就喘气,就扶墙,这能算美吗?如果单纯从字面去理解“病态”的话,那当然不能算美,谁不喜欢健康阳光的小姑娘呢?但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病态美确实是最高级的一种审美。

马未都马老有一个观点,他把人类的审美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艳俗、含蓄、矫情、病态。再强调一遍啊,这几个词是对审美风格的形容,是中性词,不含贬义。

简单来说,最下面的一层叫艳俗,比如民间常见的大红大绿呀,花被单花棉袄等等,这属于艳俗,这是民间大众最能够普遍接受的审美。

再往上一层叫含蓄,含蓄美就不是摆在面上的,你得去琢磨去学习,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比如诗词啊,书画啊,得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感受到它的美。

再往上一层叫做矫情。那一类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特别强烈的艺术大都属于这一范畴。比如画个花,画个鸟,一般都是看谁画的更像对吧?但有些艺术家呢,他就要故意突出、夸张、或者异化所绘画对象的某个特征,乍一看就是奇形怪状的,与事实不符的。比如梵高的名作《星月夜》,天底下没有长成那样的星星,这就是作者个人风格的展现,是他个人情绪的输出或三观的表达。很多抽象派、印象派、或者行为艺术,都属于矫情的范畴。你得和他有共情,有共鸣,你才能感受出它的美来。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5)

中国还有一种矫情美,就是特爱讲究,带有仪式感的那种讲究。比如之前咱们在讲正邪两赋时提过的倪瓒,他洗桐,他在粪坑里铺鹅毛,这是洁癖,其实也是一种矫情。再比如红楼梦里,妙玉泡茶,黛玉葬花,从广义上说都属于是矫情美。妙玉喝茶用的水,是收集的梅花上的残雪,还要拿个瓮装着,埋在地下,想喝的时候再挖出来。你说用这水泡茶就一定比普通的水好喝么?甚至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水喝了怕不得生病啊?但古人就讲究这个,他们认为这就是美。不仅这个水美,制造加工这个水的整个过程都是美。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6)

最后一种,最高层次的美,就叫做病态。病态就是非常态。咱们观赏用的盆景,那里面的树都不能是高耸笔直的,必须得歪七扭八、甚至半死不活那个样,这才叫美。那些观赏石,不能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必须要突兀的,嶙峋的,龇牙咧嘴的,千疮百孔的,这才叫美。再比如什么枯梅、枯竹,什么“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都是病态美。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7)

再比如金鱼,它与鲫鱼是同种,但在外形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异,这本是一种自然突变。古人发现了之后,觉得这鱼奇形怪状的,怎么这么好玩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丑萌丑萌的,于是开始人工养殖培育,通过杂交等一些办法让它产生更多样、更剧烈的变异,于是便有了我们现在的各种各样的金鱼。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8)

病态美如果投射在人身上,是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比如细腰,大家都觉得好看,但如果过于追求细,细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程度,先不说美不美,那肯定是真有病。再比如我国古代最畸形的审美——缠足,有多少文人雅士写诗撰文赞颂女人的小脚。但缠足真的美么?反正老零觉得挺恶心的。就算有人认为它美,但缠足是对女性极大的摧残和戕害,是必须扬弃的糟粕。

咱们刚才说过,病态美,包括其他任何美,都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的,不是所有冠以“美”的东西都是好的。总之一点,任何审美,都不能损害人的健康、尊严与人格,否则,哪怕它再美,都应该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以上所说审美的四个层次只是马先生的一家之言啊,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到黛玉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写她“娇袭一身之病”,一方面是剧情需要,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以病态美为基准来塑造这个形象的。曹雪芹给了女主角这样一个人设,说明他可能也认为病态美是最高级的一种美。出于时代的局限,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评判这种审美是对还是错。而且曹公也不是只对病态美情有独钟,他笔下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宝钗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丰满似杨妃,难道宝姐姐不美么?湘云叽叽喳喳活泼好动,难道云妹妹不美么?袭人晴雯芳官柳五,她们都各有各的美。红楼梦本就是一个展现和包容多元美的世界,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正是我们如此喜爱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有那么多的读者喜欢林妹妹,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病如西子胜三分”么?显然不是。我们更爱的,是林黛玉那一颗纯洁无瑕、清澈明亮的心,爱她的聪明灵秀,爱她的温柔痴情。在老零心里,她就是花的投影,是诗的化身,她就是梦寐以求的……哎不说了,哈喇子流出来了。

林黛玉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黛玉究竟是不是美女)(19)

好,本期就到这里。这个……老零确实有点汗颜啊,一个宝黛初见,讲了两三期还没讲完,好像净说些与主线剧情没多大关系的事。不知朋友们会不会觉得老零磨叽啊。大家是想尽量以故事线为主呢,还是继续这样东拉西扯呢?希望朋友们留个言,给点建议。最后还是请大家别忘了轻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