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

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总结(雨露滋润禾苗壮)(1)

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总结(雨露滋润禾苗壮)(2)

3月14日下午,嘉鱼县第一小学方家庄校区门口的地面干净整洁,小学生们放学有序地走出校门,手里都提着一个垃圾袋,然后扔进了最近的垃圾桶。

“我们学校没有设置垃圾桶。”嘉鱼县第一小学方家庄校区校长周长清介绍,学校要求每名学生每天带一个垃圾袋子,所有的垃圾全部存在垃圾袋里,放学后自行带出校园,扔进垃圾桶。“现在校园内干净整洁,一天是这样,一周是这样,一个月是这样,一年也是这样。”周长清说,这是该校结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创新开展的“无垃圾桶校园”活动的创造所取得的成绩。

春风化雨利于心

近年来,嘉鱼县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今,在该县各个乡镇、乡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不再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最宝贵的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让他们终身受益。”周长清说,该校以每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打造了阳光校园、幸福校园,好习惯如花朵在该校不断绽放。

甘露滋养利于行

在嘉鱼县其他各中小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以前孩子说话处事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如今他不仅变礼貌了,而且主动帮我做家务。”高铁岭镇中学杨威同学的母亲深有感触。

原来,该校前不久将高铁岭镇福利院挂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校长魏青山表示,该校以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探索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为加强体美劳教育,该县着力推进“五育并举”,开足课时。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县教育局印发了《嘉鱼县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规划(2020——2025)》。全县学校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齐上好体卫艺课程,举办了少年儿童田径赛、足球赛,中学生篮球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扩充实践场所,嘉鱼县对接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湖北长江(嘉鱼)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面向全省为大中小学劳动周提供全面服务,力争打造全省劳动教育的亮丽名片。

嘉鱼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方明介绍,目前县内学校共建成劳动教室45间,劳动教育基地11个。2020年,嘉鱼县被评为湖北省首批9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之一,并推荐申报教育部全国劳动教育示范区(全省共推荐3个县市区)。

雨露滋润禾苗壮

润物细无声。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该县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和班级板报阵地,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感恩祖国、人民、父母,远离毒品,安全教育等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师在各门学科的备课中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

同时,有针对性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喜迎新年”“清明节”、“劳动节”、“建党节”等节日开展活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起点阅读”、“朝读经典”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不断创新经典诵读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展演。邀请戏曲团体走进校园,向学生普及戏曲知识。组织师生开展听红色故事,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祭革命烈士等“红色宣传”系列活动。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该县中小学还开展“学党史,做时代新人”系列活动。

去年4月15日,组织开展了嘉鱼县“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团课比赛,共10名教师、7名学生参赛。

4月20日,该县报送6名选手参加咸宁市团课比赛,嘉鱼一中游琬婷同学的《米埠暴动——来自鄂南水乡的红色故事》获全市一等奖。

5月11日,组织开展了嘉鱼县“红领巾心向党”队课大赛,共11名教师,14名少先队员参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

如今,枯燥的说教少了,有趣的活动多了;老师讲的少了,学生做的多了……“生活化 活动化”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校园推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与支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方明说,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一代人的成长,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嘉鱼县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不断丰富活动载体,让全县未成年人沐浴在阳光下,如朵朵蓓蕾尽情绽放。“现在同学们都想成为‘文明小天使’,我也在努力成为其中一员。”鱼岳一小学生杜军毅说。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皮道琦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咸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