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死亡是什么?

前几天清明节了,三岁的孩子问我,什么是清明节?我说是对去世的人的一种怀念活动的节日,他问去世是什么?我说死亡,他接着问死亡是什么?

我就这个问题解释了一遍,死亡就是生命结束了,完全不会动了,以后再也不会活着了。看他迷茫的眼神,三岁的孩子觉得还是有点深奥,不能理解,但是还是害怕地抱着我说,妈妈,我不要你死去。

于是,我又找出以前给他说过的绘本,汤姆系列的《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再给他讲了一遍。毕竟三岁,他还是无法真正理解。

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新闻,一个武汉8岁男孩在殡仪馆排队领骨灰的故事,孩子一脸的懵懂,问王阿姨为什么要在这里排队,王阿姨告诉他接他的爸爸妈妈回家。

原来男孩的父母在这两个月里相继去世了,社区工作人员不忍心告诉孩子事实,两个月前他还是活在爸爸妈妈的疼爱中,而如今却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让人不禁心疼泪奔。

清明节我们该和孩子说什么(妈妈什么是清明节)(1)

面对孩子对死亡问题的好奇,我们怎么告诉孩子,才能让他更好的理解而放下恐惧和担忧呢?对待亲人或宠物的离世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坦然接受呢?

二 怎么解释死亡的问题

孩子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孩子对它感兴趣,我们可以正面地回答,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者一掠而过,很多父母不愿意跟孩子谈论死亡,有的可能觉得孩子接受不了残酷的真相,有的可能觉得没有必要,以后自然会明白。有的父母和长辈甚至觉得谈论死亡不吉利,我知道有些地方很多农村长辈对于孩子说到死亡的话题,会赶紧说孩子乌鸦嘴。

我们不跟孩子谈论或者避而不谈,反而会让孩子更迷茫和恐惧,我们好好跟孩子上这一课,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死亡和尊重生命。

清明节我们该和孩子说什么(妈妈什么是清明节)(2)

当孩子提到提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生命是生命?因为生命和死亡是相对的。花草树木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个生命都是有限的,都是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爱生命,更要珍爱别人的生命。

一旦生命结束了就是不可逆的,比如宠物死了就不会再回来,亲人离世了就再也不会回来,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亲人朋友。

清明节我们该和孩子说什么(妈妈什么是清明节)(3)

三 怎么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我们该怎么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死亡呢?

可以从绘本中认识,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小伤疤》、《永远有多远》、《当鸭子遇见死神》、《安德烈的愿望》、《谢谢传递我生命的人》、《无处安放的玻璃瓶》等都是挺好的生命教育绘本。

详细介绍《小伤疤》,是一本温暖的治愈系绘本,故事那么温情,让人感动,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伤痛。这不止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也是给每一个活着的人。

故事讲的是小男孩的妈妈因病去世了,生活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来留住妈妈的声音和味道,当他发现受伤可以听见妈妈的召唤时,他一次又一次抠开那慢慢愈合的伤疤,拒绝帮助。

“后来,外婆来到我家,温柔的和我解释,生命虽然迟早会结束,但其实妈妈并没有真正离开我,只要我摸摸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妈妈一直在那里。终于,我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感受妈妈的存在。”

清明节我们该和孩子说什么(妈妈什么是清明节)(4)

时间总是会无情的带走我们身边一些最重要的人和事,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活着的人要如何去面对,尤其是小孩子,又该如何去接受。这是一本极其有力量的绘本,一本教会你慢慢愈合伤口的温暖绘本,一本从孩子的视角和感受出发的绘本,它让孩子明白:生命有缺口,爱却无畏惧,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 死亡可以让人变得更坚强

我们如实地告诉孩子世界的不完美就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综艺节目《初遣》,有一集讲述的是一个四岁的哥哥带着两岁的弟弟去买花给妈妈的故事,他们的爸爸在弟弟出生后不久就意外去世了,妈妈独自带着兄弟俩生活,哥哥特别的懂事,妈妈忙不过来时,哥哥总会第一时间出来帮着照顾弟弟,四岁的他懂得妈妈的艰辛和难过。

他们俩独自出门给妈妈买花,坐在公交车上,哥哥全神贯注地看着是不是到站了,生怕坐过站,而弟弟放心舒适地坐着打瞌睡,因为身边有个可以依靠的哥哥,虽然很小,无论在哪里都能给弟弟坚不可摧的安全感。

清明节我们该和孩子说什么(妈妈什么是清明节)(5)

图片与内容无关

到了花店,哥哥选了爸爸生前最喜欢的花,还写上“谢谢爸爸”,还不忘给妈妈带上一支黄百合,因为那是爸爸以前用蝴蝶结包装送给妈妈的花。四岁的他用自己的坚强让妈妈知道,爸爸不在了,自己也会代替爸爸送妈妈花,哄妈妈开心的。这个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又欣慰。

这位妈妈没有隐瞒爸爸已经去世,她把悲伤暴露在孩子面前的同时,也把坚强和乐观给了他们。她会给孩子们讲爸爸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爸爸会以另一种存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都坦然接受了爸爸不在了的事实。

五 爱不会死亡

对于孩子来说,太小可能一下子无法理解,随着长大,他们也会理解的,生命有始有终,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的是:遇到死亡,接受事实,人生短暂,热爱生命。当我们努力生活,尽力去爱,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死亡就不算太悲伤了。爱可以让我们灵魂充沛,死亡可以让我们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