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区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条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条例(民族团结应知应会课堂开讲啦)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条例

西宁市湟中区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

(第3期)

1.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

2.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是(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3.民族团结包含的基本内容是(各民族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团结合作、努力奋斗。民族团结就是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基础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之间和本民族内部的团结,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

4.我国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俗;尊重少数民族服饰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防止大众传播媒介中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件发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5.我省有(6)个自治州,分别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

6.党和国家保护、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16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7.(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8.新时期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从少数民族干部的实际出发,给予更多的教育、关怀、照顾和帮助)。

9.民族和宗教的区别是(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虽然因信仰而结成的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是社会实体,但它与民族有本质区别)。

10.宗教产生的根源是(自然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社会根源)。

11.宗教工作是群众工作,要做到(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四个必须”。

12.宗教工作“四项管理”是指(宗教人士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和执法行为管理)。

13.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4.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事件的原则是(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教育疏导;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严格宣传纪律)。

15.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民族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6.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问题作了再次强调,提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17.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18.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来源:微湟中

监制:高照华

责编:刘幸海

编辑:冯丽晨、朱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