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1)

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2)

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3)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很多人都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最危险,

夏季气温升高后,不少人就放松了警惕。

殊不知,炎炎夏日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炎热的天气会增加脑卒中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风险,

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

那么为何夏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一旦出现问题该怎么办?一起来听听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李莉怎么说。

高发,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热

“由于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同时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容易诱发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李主任解释道。

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4)

另外,夏季很多朋友喜欢长时间吹空调以获取凉爽感,而由于户外气温较高,人的血管扩张,血液流动的速度快,当患者从气温较高的环境中突然进入到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时,血管就会出现剧烈收缩、扩张的情况,这样也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再热,空调温度也不能太低

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夏天开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3℃左右为宜。老年人夏季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过低,室温应调在 26℃为宜,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 7℃。持续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隔 1~2 小时左右,开窗通风半小时,增加新鲜空气,避免缺氧。

李主任提醒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对空调控制使用是非常必要的,降温要缓步来,切忌在外热坏了,突然走进低温房间,体表血管突然大面积收缩,血压波动剧烈,会很危险。”

不渴也要喝水,运动还需适度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去喝。要养成补充水分的习惯,成年人每日水的摄入量约为 1500 ~ 2000 毫升(不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建议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更高,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饮水时不要一次性暴饮,最好是分多次饮用。

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注意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每周不低于 3 次,每次半个小时以上,否则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但要结合自身情况,控制好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清晨、傍晚,避开高温时段,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太极拳、散步等。

李主任还提醒道,正在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和控制血脂等药物的人,每天都要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若血压和血糖波动较大或控制不佳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整药物的使用。

辽沈晚报健康学院

成立的30余个病友圈,群友近万人。辽沈有医说医病友圈包括体重管理、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睡眠病、甲状腺病、治未病、骨科颈椎病、眼科病、湿疹病、乳腺病、高血压、胸膜炎、糖尿病、结核病、妇科病、耳鼻喉、关爱孕产妇、呼吸病、肿瘤病、口腔病、中医儿科、儿科、风湿免疫、肺结节、风湿等生活中常见问题以及公益直播讲座群,圈内邀请各大公立医院专家在线定期为大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