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在日本的哪里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1)

今年是太宰治逝世70周年。作为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于几年前在中国引发热潮,先后有十余个中译本出版;而太宰治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一语,至今仍为不少人奉为金句。在39年的短暂生命中,他曾五次自杀,最终与情人殉情而死。

如今,太宰治的小说在国内也形成了一股小潮流。北京作家狗子、歌手老狼、编导唐大年一起,去日本进行了一场寻找太宰治之旅。他们采访了太宰治的私生女太田治子,为旅程拍摄了纪录片,并将太田治子的《向着光明——父亲太宰治与母亲太田静子》引进国内出版。在这本书中,太田治子讲述了太宰治与自己母亲的交往过程,特别是太宰治如何诱导她母亲书写日记,并最终用她的日记为素材,创作了《斜阳》一书的故事。

11月17日,在《向着光明》新书发布会上,狗子、唐大年、老狼和张弛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太宰治之旅,以及他们对太宰治的私人感受。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

这次寻找太宰治之旅,是在狗子的动议下成行的。狗子的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和《迷途——一个啤酒主义者2》所透露出来的生活,或许和太宰治有着某种呼应关系。它们都是一种在外人看来本可以好好过日子,但不知怎么,似乎就是过不好的生活,以坦诚的方式,用准确的文字记录了下来。

在太宰治逝世70周年之际,狗子、老狼和唐大年一起,去了太宰治的出生地,造访了他的故居;他们在三鹰市徘徊,去了太宰治的长眠之地;他们在书店、居酒屋和街道上与人攀谈,问他们对太宰治的印象;他们采访了太宰治的私生女太田治子,并策划了她《向着光明——父亲太宰治与母亲太田静子》一书的翻译出版。

太宰治在日本的哪里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2)

太宰治位于青森的故居,现为太宰治纪念馆

“除了太田治子《向着光明》这部书,以及我们采访太田治子的同名纪录片《向着光明》,我们还有一部狗子、老狼和唐大年三个人在日本寻找太宰治的旅行纪录片《三味线》会在年底前完成。明年是太宰治诞辰110周年,我们还会举办这次日本之旅的摄影展,以及排演一部关于太宰治的话剧。”张弛在活动现场介绍说。

太宰治在日本的哪里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3)

左起:老狼、张弛、狗子、新星出版社副主编刘丽华、唐大年。

有趣的是,作为《向着光明》和《三味线》的总策划和制片人,张弛本人既没有看过太宰治,也没有和老狼、狗子、唐大年去日本。“我是制片人,我要对太宰治保持客观的态度,保持神秘感。”他对《新京报》说。至于为什么没有一同去日本,张弛说:“我害怕坐飞机。”

尽管一起到日本去寻找太宰治的作品,但老狼和唐大年对他的文学评价并不高。老狼说,他之前并不知道太宰治,为了这次的旅行,他找来太宰治的小说看了,但太颓废,不喜欢。“我觉得现在有个倾向很不好,就是好像你要不得点儿抑郁症,你都没法儿搞艺术了似的。我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能快乐的生活。”

唐大年是《北京,你早》(1990)的编剧,而作为联合编剧,他参与过张元的《北京杂种》(1993)和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2001)的创作。他担任了此次《向着光明》和《三味线》两部纪录片的摄像和导演。他表示,自己在年轻时看过太宰治的《斜阳》,因为太颓废,不是很喜欢;后来四十岁再读,读出一点儿味道来。“太宰治写了像草一样的人,风一吹就歇菜了。我们这次到日本,在一家居酒屋里,老板娘说太宰治真实地写出了在生活中懦弱的人和逃避的人,引起他们的共鸣。但我个人仍然觉得他文学成就并不高。”

张弛、狗子、老狼和唐大年,是一群一起玩儿了几十年的朋友,他们互相拿对方当创作素材,把彼此记录在了自己的作品里。听闻老狼和唐大年对于太宰治文学的评价,狗子并没有感到要有所回护,他甚至没打算主动谈谈对太宰治文学的看法。在有读者问到三岛由纪夫与太宰治的关系时,他说:“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我只看过一点儿《金阁寺》,太像经典了,没读下去。太宰治,一读,对头。但你说这里面读到了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觉得这就好比喜欢一个女孩儿,你要非说喜欢什么,怎么说得出来呢?”

太宰治、《斜阳》、私生女和大小姐

作为狗子一人动议,一帮朋友响应的寻找太宰治之旅的重要一站的,是拜会太宰治和太田静子的私生女太田治子。三个小时的采访,剪成了90分钟的纪录片《向着光明》。采访在唐大年看来意思不大,但狗子很郑重,穿了特地准备的衬衫,采访半途还紧张得胃痉挛。

1948年太宰治与情人山崎富荣殉情玉川上水之时,撇下的不仅有他的夫人和三个孩子,还有他和太田静子的私生女太田治子,那时太田静子生活无着,而太田治子才七个月大。2009年,太田治子将在《朝日新闻月刊》上连载的写太宰治和她母亲的交往,以及太宰去世后她和母亲的生活的文字结集出版,这也就是《向着光明——父亲太宰治与母亲太田静子》一书。

太宰治在日本的哪里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4)

《向着光明》,太田治子,新星出版社,2018年11月

太田治子在书中使用了旁人不易得的材料,如太宰治和她母亲的书信、便笺和电报以及她母亲的日记和亲口讲述,结合公开出版物,重述了太宰治与她的母亲的交往。“太宰少爷是一位很厉害的小说家。有一天,他跟一个女人掉进河里死了。所以小治儿平时要小心,不要掉进水里哦。” 太田治子还小的时候,她的母亲这样把太宰的死讲给她。而“小治儿”这个小名,也是她的母亲根据“治子孩儿”的变音起的。将太宰治的名字“治”放入他和自己的私生女的名字中,太田静子一直是把这孩子当做两人的孩子来抚养的。

太宰治小说《斜阳》的读者,对于太田静子不会感到陌生。她不仅是《斜阳》中和子的原型,而且《斜阳》中的内容,有很多袭自太田静子的日记。太田治子在《向着光明》中的说法是:“《斜阳》有太多地方直接用了母亲的文字。并非一词一句,而是常常引用一大段,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未作改动。”

有人说太宰的《斜阳》细腻地捕捉了女性心理,实际上是因为“他直接使用了我母亲的日记。” 太田治子说。在新书发布会现场,放映了《向着光明》纪录片的部分内容。除了提到太宰治袭用母亲的日记创作《斜阳》,太田治子还说,太宰治在引用知名诗人的话时,就会注明,比如引用“上天的眷顾,令我受宠若惊”,就明白注出是魏尔伦的诗句。但他用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寺内寿太郎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时,就当作自己的话,“导致那位诗人大受打击,从此下落不明。”

访谈中,太田治子提到,自己的母亲因为与太宰治的交往,断绝了和家庭的关系。但作为大小姐的母亲不谙世事,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因为没有钱,她们不得不迁出在下曾我的山庄,那是太宰治曾造访并和她母亲过夜的地方,而搬到山庄院中一个供奉佛龛的小木屋里住。但这当然给山庄的新主人带来不便,于是要轰她们走。尽管有邻居大叔的保护,但最后还是被人用绳拴住整个小木屋给拖走了。“山庄在几年前失火烧毁了,有人说是纵火。” 太田治子在采访中说。

太宰治在日本的哪里 在日本寻找太宰治(5)

太田静子与女儿太田治子

后来她们搬到东京,太田静子就像《斜阳》中的和子一样,仍有许多大小姐似的想法。 “因为没有钱,母亲曾动念说我们去捡贝壳,然后拿去卖。一个小杯装满,卖20日元。我不想这样做,因为会撞见同学,而且根本不会有人买。但后来母亲和我还是捡了贝壳,放在小杯子里,拿到使馆区和高级住宅区去卖。我特别清楚记得我们敲开一家人的门,出来的外国人用日语和我们说:‘这不是商品。’”

尽管在穷困中生活,但母亲的诚实、开朗和善良给太田治子留下很深的印象。“没有钱吃饭的时候就变卖家里的书,卖20日元,就可以买了面包坐在公园里吃。有一次路过蔬菜店,在店外垃圾桶旁发现一颗土豆。母亲说:‘是在垃圾桶边的,不算偷。’拿回家煮了吃,很好吃。后来她找到工作,我去惠比寿车站接她下班,我们走去一家会开到很晚的水果店,买一粒无花果,也很好吃。一颗土豆,一粒无花果,都是我美好的回忆。” 太田治子说母亲会用童话式的方式讲太宰治的故事,“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而且叫他‘太宰少爷’”。这样富有童话色彩的讲述,也化解了许多穷困和悲哀。

作者:新京报记者 寇淮禹

编辑:徐悦东

校对:翟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