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使用直升机进行突击作战是比较常见的打法,由于突击作战时直升机飞行高度较低,机降场地简陋又比较隐蔽,往往能够给敌人当头一棒,甚至就此扭转战局。但规模庞大的直升机突击作战,对组织者的要求也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美军在1980年为解救人质实施的“鹰爪行动”中,连敌人面都没见到就由于事故损失多架直升机并导致8名美军丧生,最后不得不选择撤退。可一旦这种战术成功的话,就会给敌人造成重创,1965年的11月14日到18日的“德浪河谷战斗”中,美军2个营乘坐UH-1“休伊”直升机通过机降建立防御圈,成功打退了北越军队2个团的进攻,“休伊”直升机也因此一战成名。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1)

▲XH-40原型机。

1953年美国陆军根据作战考虑要求研制一款具备伤员转运、弹药输送、人员投放等多种功能的直升机。1955年初“贝尔”直升机公司提供的方案赢得竞标合同,随后制造了3架XH-40原型机。经过测试之后美国陆军对这款直升机的性能感到满意,随后在1960年正式采购100架 “休伊”直升机,从此开启了这款直升机的传奇故事。(这里要插一个小的知识点,UH-1直升机也叫“伊洛魁”直升机,“伊洛魁”其实是北美原住民部落的名字,还有大家所熟知的AH-64的“阿帕奇”、CH-47的“支奴干”等都是以北美原住民部落命名的。这就很虚伪了是不是?北美原住民都快灭绝了好不好?搞个直升机来纪念什么呢?)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2)

▲美军正在X光着陆场机降。

“休伊”直升机(UH-1D型)长17.4米、旋翼直径14.6米、最大起飞重量4.3吨、巡航速度205千米/小时、升限约5900米,可搭载1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6名伤员进行转运,武器装备为挂2挺7.62毫米机枪和70毫米火箭弹。到1976年停产时“休伊”直升机的制造总数已达到约1.6万架,全球至少有66个国家或地区装备或曾装备过该直升机。“休伊”直升机及其改进的AH-1武装直升机参加过越南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在战场上看到它的身影。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着重介绍一下“休伊”直升机的成名之战:德浪河谷战斗。

美军是一个非常善于进行总结的军队,他们会根据作战经验对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提出具体需求,然后将实战经验与新型武器装备结合起来打造出新的作战概念,以此来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休伊”直升机的出现也不例外。1960年,美国陆军汉密尔顿·豪兹少校就提出可利用直升机实施兵力投送、火力压制、战场救护等任务,这种战术被称为“空中机动战术”。1963年,美国陆军第11陆航师使用“休伊”直升机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1964年,第11陆航师与第82空降师进行了对抗演练。1965年,第11陆航师改编为第1空中骑兵师,随后就投入到了残酷的越南战场上。(原有的第1骑兵师改编为第2步兵师)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3)

▲美军正在X光着陆场机降。

1965年9月中旬,第1空中骑兵师(以下简称骑1师)共1.6万人携带400余架直升机到达越南。10月23日,南越第3铁甲战团被北越军队伏击,损失惨重。美国为了找回战场主动权将骑1师投入战场,这也是美国军队首次与北越军队直接作战。战斗到11月10日,骑1师通过无线电侦察发现德浪河谷有北越军队的踪迹,第3旅旅长布朗上校决定派遣由哈尔·摩尔率领的第7骑兵团第1营通过直升机在德浪河谷地区着陆,偷袭北越军队后方基地。

11月14日早上10时48分,哈尔中校率领人员搭乘直升机在名叫“X光”的前线机场分批着陆,到下午15时20分时所有人员和装备部署完毕。美军预计“X光”机降区附近只有1个营的北越军队,但实际上北越第66团和第33团大部共约4000人都在附近,可以说美军一降落就陷入了北越军队的包围圈中。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4)

▲11月14日晚X光着陆场防线部署。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北越军队显然也没料到美军会如此大胆,反应过来后立即组织力量对机降区的美军进行围剿。美军机降后迅速组织防御圈,机降完成后又在直升机掩护下抵御北越军队的进攻。第7团第2营B连也在14日下午到达现场增援,第7团第2营A连和第2骑兵旅第5骑兵团2营则在15日早上赶到并投入战场。美军在战斗机、直升机甚至是从关岛飞来的B-52轰炸机的支援下,到16日清晨终于打退了北越军队第66团的第7营和第9营。第3旅第7团第1营和第2营B连于16日下午撤离战场,第3旅第7团第2营剩余的连队与第2旅第5团第1营接替防线。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5)

▲1975年大撤退时的休伊直升机。

17日13时左右,美军B-52轰炸机会对“X光”地区实施地毯式轰炸,美军必须在此之前赶往新的机降区,而之前一直未参战的北越军队第66团第8营对正在转移的美军打了一场伏击战。遭到伏击的美军在直升机、攻击机的帮助下才没有被吃掉,激战16个小时之后北越军队撤离战场。此后双方又围绕着2个新的机降区进行了交火,最终在20日由于北越军队撤退而结束这场战斗。波莱梅战役最终在11月28日正式结束,美军骑1师于12月初返回安溪基地。战后美军统计自身有305人阵亡,524人受伤。北越军队至少有1519人阵亡,受伤人员无法计算。北越方面则宣传此战有208人阵亡,239人受伤。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6)

▲1975年大撤退时的休伊直升机。

第1骑兵师第3旅第7骑兵团第1营满员编制为767人,但当时由于存在老兵服役期满而退役的情况,因此这个营在参战时总人数只有395人。而且在连、排级指挥官中还有一些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第1营正处于人手不足、老兵退役的战斗力空挡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尔·摩尔带着第1营在着陆区坚持了3天。在保卫“X光”着陆场战斗过程中,美国陆军直升机来回穿梭运送增援部队并转运伤员,海军舰载机的轰炸也显得十分默契,强大的空中力量多次阻挡了北越军队的进攻锋芒,为第1营最后顺利撤出战场奠定了基础。

休伊直升机越南战争机型(休伊直升机成名之战)(7)

▲撤退完成后南越的休伊直升机被推下海。

“德浪河谷战斗”是美军“空中机动战术”的第一次实战,尽管美军寻找北越军队并予以歼灭的目标并未达成,但给北越军队造成的重大杀伤也证明了这种战术的有效性。从此之后北越军队不再与美军进行正面对抗,而是采用游击战术与美军进行周旋。

这里是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识/战争历史科普小站,欢迎关注我的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