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过《寻秦记》的小伙伴,应该对林峯饰演的秦始皇,气宇轩昂,俊朗帅气外表所吸引,他将落魄一面到心狠手辣面不改色的杀人眼神演得很到位,令人难以忘记,逐渐成为大家记忆中固定的秦始皇形象。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1)

《寻秦记》中,秦始皇本是赵国公主赵雅的儿子,因其自小父亲亡故,母亲赵雅公主为了维持母子生计不得不依附权侵朝野的巨鹿侯赵穆。被赵穆当作政治棋子到处转赠,私生活及不检点。因此,他时常被王孙贵胄嘲笑凌辱,性格变得乖张,顽劣叛逆。恰好遇见穿越过来的项少龙,改写他不一样的人生。最终,在项少龙的辅佐下,成为统一天下的霸主秦始皇。那么,历史真正的秦始皇又是怎样的?他又有怎样谜一样的人生。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2)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雄才伟略,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动荡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强大帝国。由于历史悠久,他还有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谜团一、长相之谜

司马迁《史记》中对于秦始皇的长相也有记载,不过,司马迁是借用尉缭之言记载: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尉缭是鬼谷子的徒弟,很懂得相面之术。这段描述是他为了证明秦始皇性情刚烈,残暴而不体恤百姓的性格所作的评价。

如果尉缭所说不偏不倚,说明秦始皇长相很有特点,并未说他长相丑陋。然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根据这段描述,认为秦始皇有多种疾病,并写在自己的著作之中:

根据尉缭描述的前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特别是“挚鸟膺”,现今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应是“马鞍鼻”。“豺声”表明有“气管炎”。软骨症患者,骨的发育反常,故尔胸形鼻形都成变异,而气管炎或气管枝炎是经常并发的。有这三种征候,由此得出软骨症的诊断。

郭沫若先生认为,秦始皇有着软骨病并发症,试想这样的人,能英武到哪里去?能好看到哪里去?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3)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则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论证:假如他多少有些母亲的遗传,他应该是一位英俊而又漂亮的青年。

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姬,赵国第一美女,史称“绝美而善舞”。秦始皇的父亲,历来有所争论,如果是子楚,那么秦国一代又一代君主基因改良,不可能差到哪里去。即便他的父亲是大商人吕不韦,史书也并未对其容貌方面的恶评,相反见多识广,气度不凡。

小结:认真的说,秦始皇绝对不丑,即便不算美男子,也绝对不会因为常年疾病而长得很丑,史籍中也未有记载秦始皇有何疾病。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4)

谜团二、身世之谜

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名政,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于正月,故起名为正,古代通政,因此写作政。至于为什么姓赵,有人指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古代有以出生地为姓的习俗。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为什么会姓赵,是因为赵姓与嬴姓是同一宗,赵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

秦始皇不仅有赵姓之说,还有人认为他姓吕,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赢政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故事:秦始皇的母亲赵豪之女,在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小妾。说她怀孕后送给子楚。这种说法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接受,他所著《汉书》自称赢政为“吕政”。

一、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中:怀疑《史记·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

质疑原因:

⑴吕不韦为长享富贵,故意编造的谎言。

⑵吕不韦门客为泄愤,编造出来骂秦始皇是私生子。

二、郭沫若《十批判书》也怀疑“赢政”为“吕政”之说。

质疑原因:

⑴这一说法仅见于《史记》,然而《战国策》未记载,其他史籍也并未记载。

⑵于春申君与女环故事同出一辙,情节十分相似。

⑶《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夫人赵豪之女”之说,与前文关于子楚夫人的描述自相矛盾。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5)

三、秦汉史专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出批评。

质疑原因:

⑴《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未记载,并不能以此否定《史记·吕不韦列传》的真实性。

⑵春申君。女环的故事出自于《战国策·楚策》。故事相似并不能否定《史记·吕不韦列传》的真实性。

⑶司马迁说吕不韦将“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郭志坤进一步引用班固秦始皇为“吕政”之说。

小结:以上都是推论,并不能证明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也无法否认秦始皇是子楚的儿子。不过能肯定的是秦始皇并非子楚唯一的儿子,如果秦始皇的身世在当时被质疑的话,子楚不会把皇位传于他。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6)

谜团三、不立皇后之迷

中国历朝历代帝王登基时即立皇后,旷世之主秦始皇却终身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古代文献也未有记载秦始皇皇后是谁。关于秦始皇未立皇后之谜,千百年来,历史学者们争论不休。小编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都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一、秦始皇未立皇后可能是由于他在位期间,秦国内部政局动荡不稳,对外兼并战争频繁,以致于忽视了立后大事。亦或者皇太后不操心,大臣们不尽职尽责。

二、秦兵马俑博物馆副研究员张敏则有几种不同分析:

⑴秦始皇未立皇后的原因应该跟他追求长生不老有关,他在位期间,四次巡视六国,三次召见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赴东海的神山求取神药。当时,秦始皇正有长生不死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延迟立后也是很有可能的。

⑵由怨母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心理产生宫中众多嫔妃,仅仅是满足生理需要,繁衍子嗣的。皇后为后宫之主,秦始皇深恐皇后对自己不忠,觊觎他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才迟迟不立皇后。

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佳丽尽充后宫。从中选定既是名门之后又贤淑靓丽的女子是件不简单的事。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自己功德无量,超过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皇后的标准很难确定。

小结: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小编则却偏向于秦始皇由怨母仇视女人,深恐皇后对自己不忠,觊觎他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利,因而不立皇后。不过,历代学者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孰是孰非未有定论。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7)

谜团四、“焚书坑儒”之谜《寻情记》中,秦始皇为了抹掉项少龙存在于世的事,于是问李斯如何能让人们不记得有此人存在,李斯提出“焚书坑儒”。然后,真实历史上,秦始皇有没有“焚书坑儒”呢?

千百年来,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都是暴君的形象。尤其,“焚书坑儒”成为他最大的污点。不过,有关秦始皇有没有“焚书坑儒”这个问题,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的诸多加强控制的举措之后,秦始皇便开始精神上的控制。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8)

一次宴会上,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众多儒生之间发生激烈争论。丞相王绾、淳于越等主张实行分封,丞相李斯等主张郡县,并指责淳于越等“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最后,秦始皇支持李斯的观点,并采用实施李斯的“焚书”建议,下令:除了秦纪(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以外,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作品、诸子百家著作和其他典籍,通通按时交官焚毁。禁止谈及《诗》、《书》和“以古非今”,违者定当严惩,判其死罪。百姓想学法令,可拜官吏为师。由此可见,“焚书”的举动秦始皇肯定做过。

秦始皇称帝后,力求长生不老,迷恋仙道,不惜动用重金,先后派徐福、韩众、侯生、卢生等人寻求仙药。侯生、卢生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由于长期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药,始终未能找到。深发感慨:靠凶狠残暴建立威势,贪婪权势的人,不值得给他求仙药。于是,侯生、卢生悄悄远走他乡。

秦始皇得知后,十分愤怒。下令:对所有在咸阳的方士进行审查讯问,欲查出造谣惑众的侯生、卢生两人。方士们为保全自己性命,相互告发,秦始皇最后把圈定460余人,在咸阳活埋。

从“坑儒”事件起因看,秦始皇所“坑杀”的是方士。从扶苏进谏“众儒生都学习孔子的学说”来看,秦始皇所“坑杀”的是儒生。

东汉卫宏在《诏定古文官书序》中,记载: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用以种瓜,以冬季瓜熟的奇异现由,诱惑博士诸生集于骊山观看。当众儒生争论不休,各持己见时,秦始皇趁机下令秘杀填土而埋之,700 多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

这次“坑儒”规模比前一次更大,而且十分机密,使真相被隐瞒250 多年,直到东汉光武帝时才被揭露出来。人们不禁要问:第二次“坑儒”发生在哪一年?卫宏从哪里掌握的史料?这一说法究竟是古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还是确有其事呢?

小结:有人研究史籍,认为“焚书”有之,“坑儒”则无,事端因侯、卢二人求仙药不成,骂了秦始皇一番后逃走。与儒家的政治主张和学派观点无关。所以诛杀的460 人有儒生,也皆因与方士有某种牵连而被诛杀。秦始皇因“坑儒”之举背上千古骂名,直到今天,秦始皇究竟有没有“坑儒”仍是一个谜团。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9)

谜团五、死因之谜

关于秦始皇之死,据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一路劳顿,在平原津病倒了,他感到大限已但,就令赵高写信给监军河套的长子扶苏,命他回咸阳主持丧事。信还未寄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宫。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史记·秦始皇本纪》

仔细研究记载秦始皇之死,不难发现其中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秦始皇的死得蹊跷,理由是:秦始皇身体一向健壮,查诸史籍,也未有他卧床不起的记载。第五次出巡时,秦始皇才50岁,并不算衰老。在平原津得病,又走了140多里路到沙丘,在沙丘平台养病时,还能口授诏书给公子扶苏,说明他当时思维清晰,并不像患有致命急病。总之,以秦始皇的体质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不至于在沙丘一命呼呼。

有学者把怀疑的目光投向秦始皇身边的随从赵高,认为秦始皇之死实则是一场宫廷政变,而政变的“导演”就是赵高。

赵高与蒙恬、蒙毅兄弟有宿怨。据说:赵高曾犯大罪,蒙毅以法治之,判其死刑。因秦始皇过问得以赦免。当时,蒙恬威震匈奴,蒙毅位至上卿,一为武将任外事,一为文臣主内谋,深得秦始皇的器重与信任。还让公子扶苏所倚重。一旦扶苏继位,蒙恬兄弟地位必然更加稳固。赵高唯有投靠秦始皇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以胡亥对抗扶苏。为自身利益,他时刻都在寻机除掉扶苏和蒙恬兄弟。

小结:秦始皇在沙丘养病,无疑是给赵高提供绝好的机会。秦始皇口授诏书给扶苏,赵高也参与其中。诏书封好后,赵高却扣压未发,找机会说服胡亥和李斯矫诏杀扶苏。诏书不能扣住太久。万一秦始皇病情有起色,得知诏书未发,赵高肯定死罪。又万一秦始皇未死,李斯未被说服,反而向秦始皇告发,赵高也是死罪。只有在劝说李斯之前杀死秦始皇,才能万无一失。秦始皇是病死还是被害,目前尚无定论。沙丘疑案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秦始皇人物资料简介(寻秦记中秦始皇让人印象深刻)(10)

结语:围绕着秦始皇身前死后的历史疑案还有很多,如:阿房宫得名之谜,十二铜人之谜,兵马俑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以后将会慢慢给大家更新。秦始皇不仅是“千古一帝”,也是历史上谜团最多的皇帝。

【小编寄语:我是心恬澹,喜欢我的小伙伴,关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