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1)

文|北暮

宗法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维系家族世袭统治特权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的确立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继承人的选拔和延续。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很多朝代都使用宗法制来保障自己国家的统治稳固和绵延不断。而秦朝时期,秦始皇废除了宗法制,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致使秦朝灭亡。

宗法制的那些事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是氏族社会时期,由父系家长制逐渐演变而来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将自己的权利分配给一系列的亲属,最后再由自己的长子来继承自己最高统治者的位置的政治制度。最早使用宗法制的朝代是夏朝,在周朝时期逐渐的完善,后来的很多封建王朝都一直沿用着这项政治制度。

秦到底有没有宗法制?

秦有没有宗法制,这是历来学者所争论的一个问题。很多学者认为,秦朝之所以没有实行宗法制,是因为没有宗法制,没有宗法制,自然谈不上实行,更谈不上废除了。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2)

事实上,翻开史书你会发现,秦朝是有宗法制的,在秦始皇之前,一直实行的是宗法制,只不过到了秦始皇这儿,把它给废除了。

秦宗法制的探寻

在周朝末年,周天子的地位摇摇欲坠,四方势力都对他的宝座心生觊觎。尤其是边境的犬戎势力,向来都想要吞下周朝这块大的蛋糕。实在忍不住之后,犬戎势力联合申候向周天子发起了进攻,最后将周幽王杀死在了骊山之上。

都说墙倒众人推,周王室失势的时候,各个诸侯自然也想分一杯羹。唯独没名没分的秦襄公看准了机会,它在四方云动之际,救下了周王室,周王室感激之下,将他封为诸侯,秦人这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秦宗法制沿袭的痕迹

从秦襄公到秦始皇这段历史时期,总共经历了33位国君。如果从王位继承来看,父亲死儿子继承的,总共有22人,兄弟继承的,总共有5人,太子早死,而太子的儿子立为太子,继承王位的有3人。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3)

从这里来看,秦自始至终都在实行着宗法制制度,同时也在遵循着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因此来看,秦王朝统一以前是有宗法制的。

秦能成为战国七雄,宗法制有很大的功劳

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王位继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秦的王位继承大都是和平继承,很少出现争斗。

再看其他各国,各个继承人在王位继承时大打出手,甚至争的你死我活。秦因为免于争斗,国家内部的矛盾自然就少了很多,因此在秦穆公时期,秦国才能称霸天下。

所以综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在统一六国以前实行着严格的宗法制。而正是因为这种宗法制的实行,为秦国消除了很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为秦国广招人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4)

因此,秦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以外,秦朝的宗法制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对于宗法制度的三个思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与此同时,他也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而秦始皇在对待宗法制时,其实也有着他的一番思考。

思考一:是否实行宗法制?

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后,他所面临的局面和当初周朝是一样一样的。

首先,如果使用周朝的宗法制那么势必会分封很多诸侯,这些诸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很大的权力,很可能会在将来威胁秦王室的统治。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5)

这就好比周天子,虽然在刚开始,各个诸侯还对他心悦诚服,但是过了几代以后,各诸侯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就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了,秦始皇担心的恰恰是这个问题。

于是乎,秦始皇完全废除了封建宗法制,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外戚封爵制度。

“使秦无寸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守之患。”《史记·秦本纪》

思考二:是否立扶苏作为太子?

我们前面说过,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宗法制,因此他就不会立太子。而且,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病死沙丘,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段,他从来没有议立过太子。

秦始皇还是很看重扶苏的,他觉得扶苏有做皇帝的潜质,尽管表面有些优柔寡断,但是比起胡亥来说,他是最适合做秦朝皇帝的人。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6)

秦始皇病重之时,让赵高拟诏书给公子扶苏,并未直接说让扶苏继位。但赵高意识到,秦始皇没有直接立太子,如今却将诏书给了长子,那么如果公子扶苏拿着诏书,他就会登上皇帝之位。赵高因此决定和胡亥李斯等人阴谋换诏书篡位。

“上崩,无诏封王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为皇帝。”《史记·李斯列传》

思考三:到底封不封儿子爵位?

秦始皇对于是否分封儿子爵位,同样也有自己的思考。他作为横扫六国的皇帝深知道,倘若这件事做不好,那么就会引起皇子间的争斗,而争夺皇位会消耗秦朝的底蕴,缩短秦朝的寿命。思来想去之后,秦始皇决定不分封自己的孩子任何爵位。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7)

纵观整个正史记载,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孩子,除了长子扶苏曾经做过蒙恬的监军以外,其他的孩子既没有封爵位,也没有参政的记载,可以说,他们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的。

秦始皇为何会如此做?

秦始皇之所以会废除封建宗法制,完全是在考虑秦王朝的延续。

他不立长子为太子,不封自己的孩子爵位,也不分封任何诸侯大臣,秦始皇想要用这种做法来减少皇子间的斗勾心斗角以及太子干政,从而达到延长秦王朝寿命的目的。另外,不分封诸侯也杜绝了分封制所带来的战乱的隐患,让自己的王朝真正的达到“传之万世”。

秦始皇废除宗法制带来的危害

秦始皇废除宗法制后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胡亥继位,让皇位所托非人。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8)

如果太子能够早早确定,也就不会有胡亥继位这种事端。而太子确立以后,也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说,能以太子的角度来辅佐皇帝,给皇帝一些治国的建议,而太子本身也能学到治国之策。

“太子以朝夕视君膳者,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贞观政要》

如果太子经常参与军国大事的管理,那么,赵高想要靠传假诏书这一套来废长立幼是根本行不通的。正因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故当他在沙丘病亡后,赵高李斯等人这才能够密谋篡位,废除扶苏让胡亥继位。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9)

秦始皇虽然不立太子用心良苦,但也因此给了赵高等人可乘之机。或者,如果秦始皇能够封其他的孩子爵位,让他们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权力,胡亥也就有了诸多限制,能否成为皇帝就成了未知数。

陈胜当初在起义之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连陈胜这样的底层人士都知道,胡亥不配当皇帝,扶苏才是真正能够当好皇帝的人,可见扶苏还是深得百姓推崇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倘若真的是扶苏继位,那么很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诸多农民起义。

胡亥的继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诸多史学家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总结了很多,比如说: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等。

可如果说,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胡亥篡位后倒行逆施,人为的造成秦朝统治集团的矛盾,削弱了统治力量,并继承了秦始皇的暴政,这才导致了社会矛盾集体爆发,让偌大的秦王朝在很短的时间走向灭亡。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10)

胡亥用阴谋手段和赵高李斯等人夺得帝位以后并没有考虑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秦朝末年时期,社会矛盾已经处在一个激化的地步,那么秦始皇之后的继承者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不利于统治的方针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以及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加强统治力量。

可胡亥继位以后,根本无暇顾及国家的统治大局和政策方针,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保住自己的帝位,出于这个目的,他将矛头对准了扶苏和其他的皇子以及秦始皇的各个重臣。

胡亥将矛头对准这些人,虽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但是也在无形中也削弱了自己的统治力量。按理说,这些人在他继位以后,都是他维护统治的重要保障可他却将他们推向了对立面。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11)

作为胡亥继位的重要帮凶,赵高和李斯在胡亥继位以后,一直对他进献谗言,灌输“不能取信其他大臣和公子,应该除掉那些人”的思想。

“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 《史记·李斯列传》

正是听信了赵高和李斯二人的谗言,胡亥才将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各个重臣全都杀害。

“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十公主托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史记·秦本纪》

正是因为秦二世的胡作非为,彻底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削弱了秦王朝的统治力量,让那些秦王朝的大臣人人自危。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12)

除此以外,胡亥又继续修建阿房宫、巡游等一系列劳民伤财的行为,而胡亥采用的刑罚比秦始皇时期更为严酷,凡是敢直言进谏的人都会被治罪,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让秦王的统治集团到了无法继续下去的地步,秦朝的灭亡自然无可避免。

暮有话说

秦始皇废除封建宗法制有他的积极意义,可在那个特殊时期,奴隶宗法制遭到破坏,封建宗法制并没有完善,秦始皇在这时废除封建宗法制,他的做法显然超越了当时的那个时代,这和各国统治方式以及人民的社会心理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的做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秦王朝体系僵化的原因(秦王朝覆灭背后的)(13)

如果说秦始皇并没有废除宗法制,他照样立公子扶苏为太子,自然这一举动肯定会得到朝廷上下大臣的赞同,公子扶苏也会得到大臣们的支持,那么赵高和李斯等人的阴谋可能就不会得逞。胡亥不继位,公子扶苏继位以后,解决了秦朝上下的矛盾,稳定了当时秦朝动荡的局面,秦朝也就不会因此而灭亡。

正是因为嬴政和胡亥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废除宗法制,杀害扶苏,最后葬送了整个秦王朝。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