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从郭襄不大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她的超级偶像,心中的英雄,那一年的郭襄,年仅十六岁。但是在她心里,杨过的形象是极其伟岸的。这也导致了,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郭襄都在找寻杨过。并且,这一路,郭襄全是骑着毛驴,走在路上找寻杨过,毛驴守候了她几十年,最后也没找到杨过,假如换为骑着马,是否会比毛驴快得多呢?

神雕侠侣郭襄第1次见杨过(神雕侠侣郭襄有个毛驴)(1)

马很神骏,驴就差很远。马很伟岸,驴就很偏矮。马速率迅速,驴速率就慢。当然,马也比驴贵许多 。这就促使马与驴通常意味着了得意忘形与消沉、热闹与寂寞的对立面。

神雕侠侣郭襄第1次见杨过(神雕侠侣郭襄有个毛驴)(2)

杜甫困居长安时需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云:「骑驴十三载,旅食艾维亚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自身落拓骑驴与贵人相助之肥马产生比照。

神雕侠侣郭襄第1次见杨过(神雕侠侣郭襄有个毛驴)(3)

孟郊同榜后作诗云:「人生得意马蹄疾」,殊不知韩愈作《孟生诗》叙述其刚到京都时是:「骑驴到京国」。骑驴、骑着马,意味着了他不一样的情况。因此骑驴通常主要表现的是人的一种消沉、落拓。

神雕侠侣郭襄第1次见杨过(神雕侠侣郭襄有个毛驴)(4)

后边的故事情节便是看到觉远大师,而创作者借觉远大师之口搞清楚的讲出了郭襄这时的心“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它是全文的叙述。因爱而忧,又因爱而怖,怖,我了解为怕。害怕?怕才子佳人心无别人,怕相遇默然清泪二行,她相见又害怕见,为名上是去找,实际上是去忘,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因此骑上毛驴,举步置身于人世间,观人间冷暖百相,愿今生相忘江湖。郭襄并并不是确实要想寻找杨过,只是由于杨过离开了,她的心里极其苦闷,只有骑着毛驴,前往找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