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杨威杯”体操冠军比赛在广州开幕。杨威、程菲、邢傲伟三大体操世界冠军聚首助威,结果8岁的杨阳洋成功抢镜。在6岁组级别的角逐中,成功展现了自身极好的运动细胞。在跳马组中获得第三名。

杨阳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固然值得赞扬。但网络上一片“子承父业”、“体坛希望”、“虎父无犬子”的用词是不是太过夸张?

杨阳洋长大以后(8岁就拿奖的杨阳洋)(1)

这样铺天盖地的宣扬,父母荣耀了一时,留给孩子更多的却可能是巨大的阴影。

而这种进入深入性格的影响又怎能成为爸爸口中“大起大落的人生中保持平凡心态的人”?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随便什么事,你要小孩怎么做,做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事,求什么样的学问,研究什么样的事,都离不开“鼓励”和“表扬”。世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尚处懵懂的儿童。所以一时之间,好像无数的家长都得到了教育的秘籍:赞扬永远比打骂有用。

杨阳洋长大以后(8岁就拿奖的杨阳洋)(2)

然而过度的褒奖却又像是毒药。《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词叫捧杀。意思是说过分的夸奖或者吹捧,会使得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尤其容易产生误导。

2014年,5岁的杨阳洋参加《爸爸去哪儿2》,没多久就被成为众矢之的,知乎上甚至有人专门提问“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杨阳洋”?他的微博下面也被人骂到关闭。和小朋友不合群、好胜心太强、输不起。因为一个游戏,杨阳洋还在节目中崩溃大哭。而杨阳洋这种性格的形成归根结底离不开他父母的影响。

杨阳洋长大以后(8岁就拿奖的杨阳洋)(3)

5岁就开始独自练习体操的爸爸杨威说:我们希望孩子能尽早独立!

独生女妈妈杨云又比较严厉:独生子女在我身上的体现就是比较自我。我眼中是揉不进沙子的,真会拿小棍子打的。曾经有一次,因为杨阳洋没有及时吃饭,妈妈就要他罚站半小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杨阳洋慢慢变得不太能成熟失败和批评。一方面父母给予他多度的赞扬,一方面又对他抱有太高的期望。两种相悖的力量冲击在一个孩子身上。他在不断的膨胀,又在不断的被打击。

杨阳洋长大以后(8岁就拿奖的杨阳洋)(4)

一个小小的孩子,却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作为他的父母,真心的希望能更好的化解这种压力、降低对他的期待,又化“赞扬”为“鼓励”!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杨阳洋?”

知乎上获赞最多的回答是因为他身上有太多普通人小时候的影子,而我们都隐隐约约不喜欢曾经敏感还带着点小自卑的自己。

仔细想想,中国大部分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