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过了寒食的北方,柳条开始渐渐泛绿,”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报春信"等说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记得去江浙时,柳过了打春就开始放芽了,到了清明,已是绿树成荫了,北方的柳则慢了几个拍节,物侯期竟然差了两个多月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说的应该是南方的柳,而不是北方的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月初照岸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月初照岸柳(摇曳多姿今说柳)

新月初照岸柳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过了寒食的北方,柳条开始渐渐泛绿,”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报春信"等说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记得去江浙时,柳过了打春就开始放芽了,到了清明,已是绿树成荫了,北方的柳则慢了几个拍节,物侯期竟然差了两个多月。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说的应该是南方的柳,而不是北方的柳。

《水浒传》第七回,说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为什么叫垂杨柳?拔的是杨还是柳?这个疑问多年后方才明白。传说隋炀帝南游时,沿河遍植柳树,又赐姓杨,所以叫杨柳。又据资料介绍,杨柳本是同目同科,柳也有别名,又叫杨柳,垂杨柳。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是柳极易繁殖、生长迅速,在春季砍个柳枝树棒一插即活。柳为落叶高大乔木,有树多高跟多长的说法。古今广植于河岸、路旁、景区、关隘。"一面荷花三面柳"是济南的典型风景,西湖十景中,也有一景叫“柳浪闻莺“。全国各地以柳装点的风景名胜实在是太多了。古代民宅有"前不栽松,后不栽柳"的说法,主要是出于防盗的考虑,与风水无关,因为松柳高大,临近宅院,往往给越墙贼偷提供方便。大家宅院、名人之居、隐士之庐,如无松柳封户,则失富丽气象,《红楼梦》写大观园就有:"青松拂檐,绿柳周垂"这样的描述。

柳品种较多,而以"金丝垂柳"为上,金丝垂柳枝条细长下垂,枝条光滑金黄,叶片狭长,呈披针形,夏季不飞絮,对环境没污染。长的也快,一年可抽三四次副梢,观赏价值极高。

唐代诗人韦庄,以柳叶喻眉,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句。柳叶披针,首圆尾尖,决无棱角。眉弯柳叶,且与二目合和,淑女遂以柳叶细眉为美。

柳线的飘忽柔媚,令人联想,如对婀娜妙曼的美女,难怪古人争相写柳。蒲松龄以柳写人,戏联曰:"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切喜心思更细。高郎诚高矣,品高,智高,文字高,但愿寿数更高。”张潮认为,柳是世上四种最感人的物事之一。李渔也在其《闲情偶寄》的最后一篇不忘写柳:”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我以为,枯柳卧堤,新条笔立,水影倒映婆娑,苍老中见青翠,更宜入画,也不失为夺目一景。

柳又叫响树,因为清晨宁静时,各种鸟类喜欢在柳枝上跳跃吵叫,到了秋天,柳又成了"知了"唠叨的天地,所以古人说:“植柳可以邀蝉"。

柳枝、柳叶可入药。据《本草拾遗》记载,柳枝味辛、苦、寒,归胃、膀胱、肝经;可疏散风热,清热除湿,消肿止痛。现代研究认为,柳枝中的水扬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神农本草经》说:"柳叶性味苦、寒,归心、脾经,有利尿、通淋、解毒、透疹功能。柳叶所含碘可纠正人体因缺碘而引发的疾病。

柳叶经加工可作茶饮。"清泉小烹泉边柳,一波绿水浮江鸥"。柳叶茶历史悠久,《濒湖集验方》记载,柳叶茶对治疗膏淋症极有效验。据临床研究,柳叶能消除呼吸道、肺、膀胱、乳腺、腮腺、皮肤疖肿等炎症,因而医疗保健价值很高。柳芽又是伸手可得的天然绿色食品,柳芽蒸饺、柳芽拌豆腐是不可多得的养生美食。柳芽长成寸许即应速速采摘,过晚则口感柴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