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昊鹏 张黎明 公怀之号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

在南两洞桥西南方向约4华里的区域名为汪家河子。那里曾有一处知名的高等学府,名为冯庸大学。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3)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4)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5)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6)

冯庸是奉系军阀冯德麟的长子,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军空军司令。张作霖与冯德麟为拜把兄弟,而冯庸与张学良同年出生,爱好相近,很有共同语言。两人自小就非常要好,曾结拜兄弟,并同取字“汉卿”。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7)

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军衔累至中将。他召集欠债的人,当众焚烧债券;又当众向典押土地的人归还地契,销毁借据;再召集家人宣布,将冯家全部财产310万银元捐作冯庸大学的校产。人们对冯庸的义举赞不绝口,有诗赞其“翩翩浊世佳公子”。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是他办学的本意。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8)

1927年8月8日,冯庸大学成立,是一所私立公益性大学,简称“冯大”。时年26岁的冯庸担任校长兼训练总监。同年10月1日校舍落成典礼举行,校印正式启用。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9)

大学整个校园占地三十余万平方米,拥有二百余间校舍,四周筑有围墙。校门两侧题写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若我们进入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主体建筑便是有廊道连接的忠楼(教学楼)、仁楼(宿舍楼)及中庸楼(礼堂),三栋楼均由冯庸亲自命名,自北向南依次排开,呈“工”字形分布。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0)

主楼后面是各类实验室及实习工厂,宽阔的体育场位于校园南侧,教职工宿舍则在体育场西侧。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北面铺设有小型飞机跑道,停泊了数架当时颇为先进的飞机作为教学之用。冯大师生可以随冯校长一起遨游云端,切实感受近代科技的力量,却仅需缴纳一元钱。冯庸先后聘请国内外数十名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但进入冯大学习的学生,大学部包吃包住,费用全免;中学部则享受半免待遇。“九一八”事变前,该校扩充为工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学生总数达700余人。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1)

在课程设置上,冯大格外注意对学生军事素质的培养,至少每天都有一堂军训课。作为冯大学生,即便节假日外出,也要像军人一样身着制服和法式军帽,列队行进。百姓们将其视为准军人,把地处西郊的冯大称为“西大营”,俨然与东北军的“北大营”“东大营”并驾齐驱。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2)

在冯庸的倾注心血下,冯大成为了东北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他的办学义举名扬于东北三省,成为显赫一时的传奇人物。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3)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日本关东军冲进冯大肆意掠夺,将飞机、图书、教学仪器等校产系数拉走。冯庸被关东军扣押,先是软禁在大和旅馆,劝降未果后又挟持至东京,后经日本友人冈部平太保释,辗转抵达北平与学生们聚首。1931年11月1日,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誓师成立。1933年9月,冯庸决定将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冯庸和许多爱国师生继续参加抗日活动。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4)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5)

冯庸大学被日军占领后,被摧毁改建成了飞机修理试飞机场。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利用冯庸大学旧址改造滑翔机制造厂,这里遂被清理一新成为“滑翔机场”。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6)

今天,冯庸大学旧址已难觅原貌,其原址为1984年11月30日开发建设的大型居民住宅区——滑翔居住区。该区域的街路名称都含有“滑翔”“腾飞”“飞翔”“凌空”等字样。而原冯庸大学的两尊汉白玉狮子则长期被摆放在沈阳市煤气总公司门前,现已转移至张氏帅府博物馆。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7)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8)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19)

冯庸简介

冯庸(1901-1981.2.5),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委,是奉系军阀冯德麟长子。北京陆军讲武堂毕业。张作霖与冯德麟为至交,冯庸与张学良同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出生,两人曾结拜兄弟。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0)

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后他加入中华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冯庸大学。当时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这是他创办冯庸大学的本意。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1)

“九一八”事变时被日本人扣押,劫持到东京。后逃出,并组织冯庸大学义勇军,参加“一·二八”抗战。光复后,回沈阳任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年赴台,历任高雄要塞司令官、台湾电力公司董事。1981年,冯庸逝世于台北。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2)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3)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4)

沈阳冯庸大学旧址 大沈阳岁月钩沉-冯庸大学(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