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毛泽东

中国海军的第一任司令员,是开国元勋肖劲光大将。肖劲光走上创建新海军这一举足轻重的领导岗位,是由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推荐的。自1950年1月受命,到1980年1月离职,肖劲光在海军司令员的位置上整整干了30年。这一记录,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30年里,在创建海军、发展海军、结束中华民族有海无防屈辱历史的道路上,毛泽东器重、信任肖劲光,肖劲光敬重、钦佩毛泽东,他们彼此理解,紧密配合,奠定了新中国海防建设的宏基伟业,留下了无数感人醒世的轶闻佳话。

筹建海军,毛泽东“钦点”肖劲光:“我就是看上了你这个‘旱鸭子’!”

1949年10月首都北京,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个不停,阖城内外喜气洋洋,一片繁忙景象。但要说最忙的还是新中国的领袖们——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江南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在通宵达旦的繁忙中,毛主席脑海里正酝酿着一个重大决策:组建人民海军。拥有一支中国人民自己的海军,这是毛泽东盼望已久的。作为一名深谋远虑又深谙中国历史的政治家,毛泽东明白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重要性。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1)

开国大典上的中国海军

早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之时,毛泽东就满怀信心地对刘少奇和朱德说:“你们想过没有,等抗战胜利了,把日本人赶跑了,要真正把大门看起来,现在就要着手研究海防、岸防的事情。中国再也不能敞着大门,听任别个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地打进来。”当时就将这一研究任务交给了时任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

1948年底,正当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激烈进行之时,毛泽东就和朱德总司令就组建海军的问题多次交谈,在起草党内指示《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时,毛泽东明确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织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和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今新中国成立了,地区性的海军部队也早在1949年4月23日,由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主持在江苏泰州组建。当时沿海大部分地区都已解放,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舰艇有70多艘,官兵近3000人。这些人需要整编,从北到南的码头、港口要管理,解放沿海岛屿的战斗也将全面展开,因此组建全国性的海军势在必行。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2)

肖劲光大将

可由谁来当新中国海军第一任司令官?毛泽东陷入思考。

二十多年来的革命,期间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解放军部队涌现出来的优秀将领更是多如牛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选出一个海军司令员。可毛泽东考虑的是:谁来当最合适?装备没有,技术人才没有,还要边建边打,这副担子实在有些重。顺着这个思路,共和国将领的身影一个一个在毛泽东脑海掠过,最后将目光定在一个人身上:肖劲光。

肖劲光,时任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此时正在湖南指挥战斗(注:衡宝战役,我军在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国民党军白崇禧部发动进攻作战)。刚刚歼灭白崇禧集团4个主力师,肖劲光就接到中央的电报:主席召见,有要事相商。

仅仅一天之后,肖劲光就出现在中南海主席的会客室里。

刚一见面,毛泽东询问了衡宝战役的具体情况后,就直奔主题:“组建海空军的任务已提上日程,空军的筹备已经差不多了,刘亚楼去当司令员,接下来是海军,中央让你去当司令员,怎么样?”早在回京的火车上,肖劲光就对主席的“召见”做了种种揣测,但万万没想到是让他去筹建海军。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3)

四艘加入中国海军的军舰

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肖劲光,听完毛泽东的话,便直言:“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哪能当海军司令?这么多年,我就坐过五六次海船,还晕得不行。海军司令还是让别人做吧!”

毛泽东轻轻地摇了摇头:“我就是看上了你这个‘旱鸭子’。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天天出海。”沉吟了一下,毛泽东又意味深长地说:

“有海就要有海军。过去我国有海无防,受人欺负,我们把海军搞起来,就不怕帝国主义欺负了。再说,我们要解放台湾,也要有海军。海军一定要搞,没有海军不行。要搞海军么,总得有个人去领头。二十多年来,我们和日本鬼子、和国民党打仗,都是在陆地上。现在要建设海军了,派谁去当司令员呢?要你当海军司令,是军委经过认真研究的。

我们搞海军的基础很差,现在除了起义人员带来的舰船、装备,一无所有。你做过改造旧军队的工作,有经验,也了解我们部队的传统。还有,我们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你在苏联留过学懂俄语,了解苏联部队情况,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肖劲光听着毛泽东的解释,明白中央已对此事认真研究过,也不好再说什么,只点头同意。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4)

换上水兵服的三野士兵

1950年1月15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命令:任命肖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在大连创办海军学校及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今后即直接向肖劲光司令员报告工作。

接到命令,肖劲光立即交待在湖南的工作,到京赴任。从此,肖劲光开始了为期30年的海军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11月17日,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毛泽东在莫斯科与肖劲光、刘亚楼交谈,期间毛泽东一本正经地问:“肖劲光还晕船吗?刘亚楼还晕飞机吗?”肖劲光说好多了,毛泽东风趣地说:“海军司令晕船,空军司令晕飞机,这就是本人的干部政策!”

毛泽东断然支持肖劲光:“海军机关是决策机构,应设在北京。”

创建海军,当然要首先成立海军领导机关。这就遇到了两个问题:其一,海军是一个军种还是一个兵种?海军机关是一个战略决策单位,还是军委、总参谋部的一个业务部门?其二,海军机关设在哪里?是设在北京,还是设在沿海的某一个城市?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5)

1952年2月,毛泽东视察南昌舰

对于这两个问题,军委领导有较大分歧。有领导同志认为,海军只是一个军种,没有必要单独成立领导机关,作为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就可以。至于驻地,可以放在沿海城市,比如青岛、天津等,不要设在北京。

肖劲光不这么认为。他认真分析了美苏两国海军的情况,和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等领导达成共识,在这一基础上,他亲自到总参谋部向代总长聂荣臻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世界上的大国,苏联、美国的海军都有独立的体系和领导机构,他们的领导机构都设在本国的首都。中国也是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从新中国海军肩负的使命和长远发展考虑,海军应该是一个军种而不能是一个兵种,海军机关应该是一个机构健全的战略决策单位,而不只是军委、总部的一个业务部门。

从海军本身的业务范围来说,海军的使命、装备建设与政务院的许多部门,如外交、交通、水产、科委及许多工业部门,都有密切关联。为方便联系,及时洽商、解决问题,海军机关也应该设在北京。

对于肖劲光的意见,聂荣臻也很重视,考虑到问题重大以及毛泽东对海军工作的关系,他专门去电莫斯科,向正在访苏的毛泽东汇报了这一情况。毛泽东答复:肖劲光意见是对的。海军是一个军种,海军机关是一个战略决策机构,应单独成立司令部。海军机关要设在北京。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6)

肖劲光旧照

1950年3月4日,历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终于访苏归来,肖劲光致电毛泽东,提出向主席汇报海军筹备工作,毛泽东欣然答允。

3月中旬,肖劲光在中南海颐年堂向毛泽东汇报了关于海军筹建的工作,包括对海军机关机构的设立、驻地以及筹建进度,肖劲光都一一详细说明。而当说到房子问题时,肖劲光略带玩笑地对毛泽东说:“主席,我现在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个立足的地方也没有哇!”

毛泽东当即问道:“你们机关有多少人?”

肖劲光说司、政、后,几个大部加在一起,大约900人。随后毛泽东表示,人不算多。海军是个战略决策机构,要设在北京得有长期打算,没房子可以自己盖,“这样吧,你们写报告,我来批签。”

事实也确如肖劲光所说,他带领人员从湖南来北京,只能在前门外的便宜客栈和民房里租房。1950年4月14日的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还是借用协和医院的礼堂召开的。至于办公地点就更分散了,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都不在一起,工作十分不便。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7)

萧劲光(左一)考察江南造船厂

经费批下来后,海军机关先是在贡院东街一块不大的空场上建了两栋三层楼作为办公地点,后来有请梁思成教授主持设计建造至今尚在沿用的海军机关办公楼。

接受肖劲光建议,毛泽东两次给斯大林写信要人要装备

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肖劲光记录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春天,肖劲光刚上任不久,要从威海渡海去刘公岛考察,随行人员向当地渔民租了一条小船。航渡中,渔民以不可思议的口气说:“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渔船!”肖劲光对这句话感触很深:“这话对我刺激很大,可当时有什么办法呢?我这个海军司令,真是两手空空啊!”

两手空空,半点不假。此时的海军司令肖劲光,手中仅有几十艘舰艇,除了起义的国民党海军官兵带来的,就是在战斗中缴获的,并且多数遭受了轰炸和破坏,不能使用。至于真正懂海军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难得找到。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从上任那天起,他就响亮地提出了“治军先治校”的口号。海军机关成立大会没开,他就与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思携手创办了大连海军学校。此后接连组织创办了海军鱼雷快艇学校、海军航空学校、海军炮兵学校等院校,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创建海军部队所需的各类军事人才。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8)

毛泽东和斯大林

此外,肖劲光还亲自请示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央军委,从地方抽调有关技术人员支援海军,把全军部队中曾经受过海军或商船训练的干部调到海军工作。同时,肖劲光还积极向中央,直至毛泽东主席,提出争取苏联援助的意见和建议。

1950年秋,肖劲光在向毛泽东作了“海军建军会议”和准备到苏联考察的汇报后,说:“主席,苏联顾问告诉我们,装备问题海军定不了,要斯大林同志拍板,光我们自己去谈不行啊!”毛泽东会意地点点头。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根据肖劲光报告的情况和建议,就海军军事订货问题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亲自给斯大林写了信:

“由于中国当前所处新的军事及政治情况,曾决定三年海军建设计划,为使更快的巩固中国国防,我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请求增加顾问教官,及一九五一年计划中所需舰艇、飞机、武器、装备、供给等等的数字。”

书信洋洋数千言,具体地列出了请求增加的订货数字和顾问、教官的人数。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9)

毛主席和水兵在一起(1953年2月)

1952年4月22日,肖劲光与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率领中国海军代表团再次抵达莫斯科,与苏联海军商谈1952年中国海军订货和海军五年建设计划问题。代表团回国后,毛泽东及时听取了肖劲光的汇报,并于7月10日再次亲自给斯大林写了信:

我国海军代表团此次在莫斯科与苏联海军部商谈我国海军五年建设计划及一九五二年订货诸问题,承苏联政府和海军部同志热情帮助,许多问题获得解决,谨向您和苏联政府致以谢意。我们基本上同意苏联政府对我国海军五年建设计划的意见。

兹提出如下请求,请您考虑。

一、为了我国海军继续发展,准备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能自己逐渐解决潜水艇、鱼雷快艇、扫雷艇、大小猎号所需之主机及一般材料,以及海军所需之水鱼雷。拟将此项建设工作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因此,请苏联政府帮助我国重工业部建设内燃机工厂及水雷、鱼雷工厂,并请派专家组前来中国设计及协助建厂工作。

二、此次苏联海军部所允派来之苏联海军专家及对恢复巡洋舰“重庆”号修理、检查设计专家组、大口径海岸炮勘察专家组、要塞建设专家组、建设港口专家组、造船专家组等,最好请于八月份派来中国。

三、我国海军代表团与苏联海军部所商定的一九五二年海军订货中之海岸炮、水鱼雷飞机、驱逐机、教练飞机及航空教育器材,请苏联政府尽早于八月初拨给。

关于我们海军五年订货所需款项的偿付问题,待我们代表团去莫斯科后再行商定。

毛泽东的关注,使苏联政府和海军部对肖劲光等访苏期间所议定的各项内容更加重视,为翌年中苏双方“六·四”协定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10)

引进的鞍山号驱逐舰

此后三年的时间里,按着双方签的协定,海军从苏联进口的武器装备,计有各类战斗舰艇×××艘(多数为半成品,由国内船厂加工装制),辅助舰××艘,不同型号的飞机×××架,几种口径的海岸炮×××门、与此同时,各类专家、技术人员也按比例增加。从而,使海军的装备有了较大改善,军事训练也上了一个台阶。

青岛海滨。毛泽东说:“肖司令,我来蹭饭了。”

1957年7月12日,毛泽东到青岛度假休养。

当时,海军北海舰队尚未成立,但青岛仍不失为年轻的人民海军部队比较集中的地区。自1950年下半年开始,这里陆续诞生了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快艇部队,军港设施逐步配套,并且修建了海军航空兵流亭机场。毛泽东到青岛后,肖劲光立即从北京赶到青岛看望。

肖劲光首先向毛泽东简要地汇报了驻青岛海军部队的情况,最后说:“主席,纪念建军30周年,海军准备在青岛组织一次阅兵式,请您检阅。”毛泽东爽快地回答:“很好,我要去看看海军。”

8月1日下午4点多,毛泽东突然出现在肖劲光的院子里,当时他正在思考上午的阅兵仪式预演。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11)

毛主席和肖劲光在中南海合影

毛泽东边向屋里走边喊:“肖司令,我来蹭饭了。”

肖劲光赶忙快步迎上去说:“那天准备了你说有事来不了,今天可没什么好吃的。”

“要求不高,填满肚子就行。”毛泽东说道。

卫兵附在肖劲光的耳边小声说:“主席今天真的在这吃饭。”

肖劲光面露难色:“怎么不早通知呢?”

“用不着早通知,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有辣椒么?”毛泽东说着摆了摆手,“吃饭是下一步的事,先听听你们的情况。”

肖劲光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海军的建设情况,说:

“主席,这次准备8月4日在胶州湾海面举行的阅兵,主要是青岛基地的兵力,同时吸收了东海舰队在青岛遂行任务的部分舰艇及海军航空兵。近几年,海军部队有了发展,有将近20万人,但装备仍然主要靠炮艇和一些老的、杂牌的护卫舰,护渔、护航、剿匪、解放沿海岛屿,主要是靠它们。实践证明,经过整修和训练,这些老舰艇还是有战斗力的,有些仗打得不错。

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快艇显示了威力,打沉国民党‘太平号’护卫舰的就是鱼雷快艇。这个东西,反应快,速度快,灵活机动,应付小战斗,很有用处。航空兵的战绩突出,在解放一江山、大陈岛的过程中,夺取制空权,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潜艇的力量还很小,没有参加过战斗,但在训练中显示出是有战斗力的。今后,我们重点还是要发展空、潜、快。”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12)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洛阳”舰

毛泽东说:“目前海军20万人,本不算多,下一步还要减。海军要有装备,光有人没有用。要把人减下来,集中财力搞点好东西。”随着谈话的深入,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我们搞海军,潜艇是向苏联买的,东西也是学习他们的,这很重要。学苏联,要老老实实学,但不要原原本本学,有些东西学不了,也不要学。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时,工作人员走进来小声地对肖劲光说:“饭已经准备好了。”

毛泽东听到了,随即说:“好啊,边吃边谈。”

在简单的餐厅里,肖劲光、刘道生陪毛泽东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餐:一共六个菜,三个时鲜青菜,一个红烧肉,一个海参,一个鱼。外加两碟小菜:辣椒和酱豆腐。毛泽东边吃边称赞味道好。他不知其实这些菜除了鱼之外都是他自己的。

原来,知道毛泽东要在肖劲光处吃饭后,海军的同志立即与毛泽东居处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了解到他们不知毛泽东要在外边吃饭,已准备了晚饭。因为是建军节,还加了一个红烧肉。那时,刚解放不久,考虑到社会情况复杂,中央主要领导人外出食宿,警卫工作很严格。鉴于这种情况,双方工作人员商定,把已准备好的毛泽东的饭菜运了过来。毛泽东当时只是称赞味道好,却全然不知吃的竟是自己的饭。

肖劲光晕船不会水(肖劲光晕船不会水)(13)

周总理检阅海军部队,与海军官兵挥手致意

饭后,他们又接着谈,谈海军发展、谈国内形势,一直到晚上九点多。临下楼时,毛泽东说:“现在情况很复杂,你们要把部队搞好。军队要起无产阶级专政柱石的作用,要把工作抓好。”

肖劲光当即表示:“海军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什么时候都听党的话,听主席指挥。”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

遗憾的是8月4日,毛泽东没有能够如期检阅海军。原来,到青岛不久,毛泽东就患了感冒。8月2日发烧到39度,于是决定委托周恩来总理赴青岛代他检阅海军部队。为了弥补未能亲自检阅部队的缺憾,8月5日下午,毛泽东又在肖劲光的陪同下接见了青岛基地大尉以上军官,并与大家合了影。

肖劲光是人民海军首任司令,从1950年1月至1980年1月,他在这个职位上整整工作了三十年,世界海军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司令员,创下了一项纪录。他一生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了海军建设,连毛主席都亲口拍板:“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

(本文系根据历史资料编辑整理。)

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与人民海军的组建 谁来当海军首任司令员?《解放军报》

2、“终身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忆海军司令萧劲光;中国社会科学网

4、毛泽东和海军司令肖劲光;《军事史林》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