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见习记者 田博)“多亏了从牛口村接电,西流溪的水可以直接抽上山坡,咱村灌溉橙子树方便多了。”种植夏橙11年,王春仙再也不怕橙树“口渴”了。

湖北秭归夏橙七月份还好吃吗(800余亩夏橙不再口渴)(1)

王春仙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东壤口镇绿竹筏村人。牛口村,属于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两村隔溪相望。8月26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来到这里,放眼望去,两岸景色有些不同:同样是种夏橙,秭归牛口村橙树高大茂盛,巴东绿竹筏村果树相对稀疏。

湖北秭归夏橙七月份还好吃吗(800余亩夏橙不再口渴)(2)

“村里没有水源,往年,碰上干旱,得从一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吃,更莫说灌溉果园。”绿竹筏村党支部书记税明金无奈地说,和牛口村相比,绿竹筏村夏橙产业起步晚,加上缺水严重,果树长势远不及牛口村。

湖北秭归夏橙七月份还好吃吗(800余亩夏橙不再口渴)(3)

图为巴东绿竹筏村的夏橙果园,由于此前常年缺水,果树相对稀疏。

“只隔一条溪,我们这边种橙难度大多了。”2009年,眼看对面牛口村种橙增收了,王春仙开始种橙。19亩橙,全在山坡上,为解决缺水问题,她从西流溪上游架设水管3000余米,仅购买水管就花了2万余元。无奈水管常年遭日晒雨淋,时常破裂,有时还会被泥沙堵塞,清理、修补起来费时间费人力。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同村种植大户张林。张林种植夏橙35亩,仅2019年就抗旱5次,每次耗时5天,每次抗旱,得从数里外的长江泵水到果园,“柴油机加人工一次就要1200元。”

湖北秭归夏橙七月份还好吃吗(800余亩夏橙不再口渴)(4)

绿竹筏全村种植夏橙800余亩,一到天旱就缺水。税明金介绍,大家想从西流溪泵水,可是距离山上的蓄水池垂直距离有475米,绿竹筏村的电压低带不动,急需接电。

根据测算,如果从巴东方向接电,距离约1500米;而从秭归牛口村接,仅600米。绿竹筏村决定,向牛口村求助。

2019年以来,宜昌市启动“边界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本着共建共享理念,着力解决边远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2019年9月,秭归县迅速实施牛口村支持巴东绿竹筏村产业用电项目,投资25万,历时两月,于10月28日成功接电。绿竹筏村178人安全饮水、800多亩柑橘灌溉用水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从牛口村接通电线后,村里直接将水泵到蓄水池,我们种橙节约了成本。特别感谢两地党委政府和兄弟村的帮助。”8月26日,张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和村民们发展橙子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宜昌市与湖北省其他市州有1032公里边界线。该市扶贫办副主任罗智华介绍,此前,受区域边缘化、经济基础弱、政策不配套等因素影响,一些边界村发展总体落后,被群众称作“被遗忘的角落”。2019年以来,宜昌市委主要负责人多次来到边界乡村调研,跨地共商边界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共确定实施项目181个,截至2020年7月底,开工149个。其中,已完成项目77个,受益人口5万多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