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剧,简称庐剧。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庐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一、历史沿革

庐剧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中部和江苏南部的广大地区。庐剧起源于明末清初,是由当地民间小戏演变而成,其音乐曲调与徽腔戏相同。其形成过程为:清末民初,皖西、皖南一带的艺人从当地民歌小调中吸收了一些曲调,并将其移植到民间小戏中,以皖西、皖南一带流行的“四平调”为基础,加以吸收昆曲和其他地方戏曲腔调以及民间音乐发展而成。

20世纪30年代初,庐剧由当地群众自娱自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并影响较大的剧种,在安徽省境内流行。1949年以后,庐剧逐步走上了改革发展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全国剧种“大联合”之后,庐剧也开始走上发展道路。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艺术特色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曲调优美,韵味浓郁,曲调中有大量的衬字。庐剧在表演上有很多地方特色,比如“哭不泪”,“哭”就是一种特别的唱法,“哭”就在唱腔中运用得比较多。

表演特点:庐剧人物性格鲜明,以旦为主、生为次;表演时突出“三哭”、“哭脸”、“哭腔”和“哭音”;庐剧剧目有“三小三大”等;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传承发展

庐剧是徽剧支系之一,安徽庐剧发展至今,从当初的“小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标签的小戏。已积累了上百个传统剧目和传统曲牌,形成了一套精巧的操线功夫和完整的演出规范,极富感染力和地方特色。它作为地方剧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庐剧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庐剧的演出场所也由初期的祠堂、戏台发展到大型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庐剧开始走上荧屏舞台。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庐剧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庐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93年,安徽省文联成立了“安徽江淮艺术中心”;1996年,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设立了“安徽江淮戏曲研究所”。2018年9月15日庐剧获得“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戏曲类二等奖荣誉。

庐剧大全完整版外景(安徽庐剧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