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强降雨过程容易造成城市内涝,不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运行顺畅,更会阻碍市民的正常生活。实际上,在造成城市内涝的诸多原因中,城市排水管道不畅是重要部分。

近日,成都市水务局在工作中发现,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时有降低、路面出现晴天冒污等问题,经梳理排查发现,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为建筑施工降水。为此,市水务局开展了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专项检查行动,对主城区建筑工地的暗访检查。

8月12日,红星新闻跟随专项检查行动小组,前往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检查记录表(成都开展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专项检查行动)(1)

专项检查行动小组检查项目施工方相关证件

检查现场

施工方将工程降水排入污水管网

取水许可证已经逾期

12日上午9点30分,天空不时下着小雨。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蜀风路旁的鹭岛金沙壹品项目施工地外,成都市水务局所属供排水事务监管中心工作人员熟练地打开污水井盖,观察井内流水情况。从污水井中可以看到,此时排入污水管网的水流量较大,水质较为清澈,没有明显刺鼻气味。

“从污水井中看流水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该建筑施工是否违法排放工程降水。”成都市供排水监管事务中心排水监管科副科长黄军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建筑施工方在抽取工程降水后,需要经过三级沉淀后才能排放至市政管网中的雨水管道,此时进入管道的水质一般较为清澈,并且水流量也会较大。“根据此污水井中的流水水质和流量大小,我们怀疑此建筑施工地将工程降水排放至污水管道。”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检查记录表(成都开展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专项检查行动)(2)

专项检查行动小组检查污水井

有所怀疑,跟进调查随即进行。专项检查行动小组进入项目施工地现场检查发现,现场高约1.5米的方形沉淀池中,大量流水进入于此,经过三级沉淀后通过管道流入另一侧的方形沉淀池,再通过该沉淀池排放至污水管道。通过与施工方现场相关负责人询问,并且最终确定该项目施工方存在擅自将工程降水排入污水管网的违法行为。随后,专项检查行动小组成员检查了项目施工方取水许可证和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发现该项目施工方取水许可证已经逾期。

“此类情况,属于我们前期暗访检查中比较常见的情况。”黄军介绍,按照相关规定,工程降水应当经过处理后,排放至市政管道中的雨水管网。该项目施工方将处理后的工程降水排放至污水管网。“目前,市水务局将对该项目其他涉水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并要求其立即整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初步排查工地292处

将尽快完成约600个在建工地排查工作

实际上,经过处理后的工程降水,在水质上已经达到直接进入雨水管网的要求,为何排入污水管网会造成较大危害?

成都环境集团所属第九再生水厂管理人员曾诚告诉记者,工程降水排放主要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将未经处理的工程降水直接排放进市政管网,另一种便是今天出现的将工程降水排放至污水管网中。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未经处理的工程降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质污浊,对于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并且,未经处理的工程降水在进入市政管网后,往往会造成泥沙堆积,对管道畅通造成影响。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检查记录表(成都开展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专项检查行动)(3)

鹭岛金沙壹品项目施工现场沉淀池

“但即便是经过处理后的工程降水,也应该按照规定排放至雨水管网,而不是污水管网。”曾诚说,施工降水排水进入污水管网会导致污水管网负荷增大,造成晴天路面冒污,加重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同时会导致污水处理厂进厂水浓度降低,造成污水厂启动困难、污泥浓度降低、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对于污水厂运行管理和有效发挥环境效益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据了解,针对此类情况,成都市水务局开展了施工工地降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截至8月11日,已初步排查工地292处,复核111处;发现施工降水接入污水检查井共计62处,其中排水量较大的点位有13个;接入雨水检查井但雨水排放口无水流出的6个,其中排水量较大的点位有1个。复核发现有5处的施工降水排入量在1000m3/d以上。

接下来,成都市水务局将尽快完成主城区(五城区)现约600个有在建工地施工降水的排查工作,督促存在问题的点位迅速整改,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整改的,将启动执法程序,依法依规进行行政处罚,督促施工企业进一步规范排水行为。

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检查记录表(成都开展建筑工地施工降水专项检查行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