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年代波音707客机出现之前,尽管也有少数飞机航线,但是总体远距离航行,尤其是跨大西洋航行主要还是依靠邮轮。而在当时,与之称不上对抗,但是也引领了一段时间的风气的,就是各国的大型飞艇。在1936年,著名的玛丽女王号邮轮和飞艇界集大成者——兴登堡Z-129飞艇同时投入运营。这一船一“艇”正代表了当时的两种最为普遍的跨大西洋方式。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

兴登堡的“吊篮”是驾驶舱,客舱其实在气囊包裹之下

从速度上讲,在当时飞机性能还难以满足远距离飞行的时代,邮轮和飞艇实际上速度都并不很快,但是飞艇总的来说还是比邮轮要快。

即便是考虑到二战后,世界上最快的大型邮轮合众国号,也只是测试43节,航行38节,即大约70千米每小时。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2)

停泊在费城的合众国号使用取消建造的衣阿华级高速战列舰轮机,是世界上最快的邮轮

曾经获得蓝缎带的玛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和诺曼底等上世纪三十年代豪华邮轮实际平均巡航速度在30节左右,即55千米每小时,而兴登堡飞艇航速在125千米每小时左右,航速快了一倍以上。从航速上讲,兴登堡飞艇优势很大,但是这一优势还不足以抵消其航次劣势和舒适度劣势。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3)

玛丽王后号航行日志与兴登堡飞艇航行日志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4)

三十年代末跨大西洋航班时刻表

受天气影响较重的飞艇实际航次比当时已经比较稳定的邮轮要少很多,所以实际上飞艇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旅行观光作用,而不是一种常用的稳定交通工具。

从舒适度而言,当时的兴登堡Z-129飞艇已经是达到了飞艇的极限,但是相对于邮轮,其体积还是太小。尽管兴登堡号长240米,长度与毛里塔尼亚号类似,体积更是大了两倍,但是其大部分空间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5)

兴登堡号内舱布置

当飞艇依然需要飞行两天的时候,仅仅依靠座椅是难以满足乘客需求的,还是需要住宿,但是受到空间限制,其舱室很小。而就小编两次在邮轮上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除非你要套房,否则邮轮上的舱室是比装潢相当的宾馆(星级)的同等房间面积要小。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6)

外国史学家制作的兴登堡号与玛丽女王客舱尺寸对比

根据机载,兴登堡飞艇的每个房间都有呼叫按钮,可以召唤管家或空姐。房间内一张小折叠桌子,一个由轻质白色塑料制成的洗手盆,带有冷热水的水龙头,还有一个小窗帘,里面放着有限数量的西装或礼服可以挂起来; 其他衣服必须放在手提箱里,可以放在下铺。没有任何客舱有厕所设施; 在B甲板下面有男女厕所,就像一个单一的淋浴喷泉一样,这个喷泉提供了一个“更像来自一个瓶子”的淡水流。由于A甲板舱位于船的中央,所以没有窗户,在1936-1937年B甲板改造出一部分客舱后才有了一些带有窗户的舱室,而早期齐柏林飞艇普遍带有“空景房”。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7)

玛丽女王号复原的三等舱配置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8)

据称是兴登堡号上的舱室,为节约空间椅子都是马札

到了飞机时代,由于航程最多不过二十余小时(曾经的新加坡到纽约航线,乘客受不了经济舱座椅,所以出现过全商务舱的A340-500)一般最多十四五个小时,所以实际上人们所需要的空间还是要小很多的,因此,无论现代客机上航空公司吹捧自己的商务舱或头等舱多么宽敞,实际上和邮轮乃至飞艇都是无法比较的。再宽敞的头等舱,最多也就是和一般企业的一个工位尺寸相近,甚至更小。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9)

新加坡航空A380两个头等舱可以拼成一张大床

兴登堡的舱室很小,与20世纪30年代的铁路列车的隔夜睡房相似。大约36平方英尺(大约78“³×66”³),不过实际上现代游轮的海景阳台房在当年的邮轮上也极为稀少,大部分头等舱也不过是现在的“海景房”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0)

现代游轮追求阳台房,舷侧多为公共空间而海景房、内舱房比例很低

公共空间更不用多说了,游轮上可以有很大的走廊、大厅,而兴登堡号上的就要小很多。毕竟其实际搭载重量、体积都受到严苛的限制。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1)

兴登堡号上的餐厅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2)

玛丽女王号上的宴会厅,现在还可以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飞艇上,就连通道都要狭窄很多,更何况行李的限制。飞艇上限制行李重量40磅,基本与现代经济舱相同,而邮轮上一般可以携带不高于100千克的行李。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3)

改造过的二层客舱,可见其空间之紧张

在食品方面,邮轮上也比飞艇上要更为丰富。如果说飞艇相当于现代飞机的头等舱或者至少商务舱。小编没钱坐不起,但是终究见过。而当初乘坐游轮前往日韩,嗯,还没有去需要收费的餐厅,就凭量子号上免费餐厅,小编表示西餐确实不太好吃,但东西种类还不少,而且敞开肚子随便吃啊。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4)

飞艇菜单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5)

阿联酋航空头等舱菜单

兴登堡号有一个较为特殊的舱室,即模仿邮轮设置了吸烟室。嗯,反正我觉得正常人恐怕还是不太敢对着几十万立方米的氢气抽烟吧。。。。。。由于兴登堡的燃料是高度易燃的氢气,严格限制吸烟,乘客必须将所有火柴和打火机交给管家才能登上飞艇。但是兴登堡的设计师们出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乘客在不破坏飞艇的情况下满足烟民的需求:一个通过气闸进入的加压吸烟室。吸烟室内的气压保持高于环境压力,不会有泄漏的氢气进入房间,管家仔细地监视门,以确保没有乘客留下点燃的香烟,雪茄或烟斗。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6)

兴登堡号上的吸烟室

海面上可能有风浪晕船,飞艇上可能遇到气流颠簸,飞机上也是如此。兴登堡号有电报机,玛丽女王号上也有电台甚至电话,而飞机上现在也开始逐步提供wifi(小编从波士顿回北京海航789上经济舱每人100M的免费流量)只不过随着航速的增快,这一“隔绝”时间段变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实际上也没那么强(网瘾除外)。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7)

兴登堡号的小酒吧

事实上,当时兴登堡的票价高昂,体验也并不十分舒适,可以说每一种不能比原有较为经济稳定的交通工具在速度上提升一个档次的交通工具都要面临价格昂贵,体验不舒适的问题,就像是当年的协和和图144一样,机票价格昂贵,而速度并没有比常规客机拉开距离,反而为了迁就其航速导致乘坐体验更差。后期一些协和只是航空爱好者满足自身求知欲的工具。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8)

兴登堡号吸烟室墙上有当时几种著名飞艇的介绍

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直飞更贵,中转更便宜,你时间不是很紧的时候会怎么选择?何况直飞的座位更挤。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救生艇(三十年代跨大西洋竞争)(19)

协和式客机的座舱十分拥挤,而且人均行李体积、重量限制更为严格,除了少数紧急事件实际一般人并不会选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