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2022海峡两岸齐文化节,在淄博临淄和台北市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据了解,自2017年“海峡两岸齐文化节”首次登陆台湾,淄博市已连续多年举办“海峡两岸齐文化节”以及富含齐文化元素的“淄博非遗台湾巡展”等特色文化交流活动。“海峡两岸齐文化节”已成为淄台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两岸专家学者探讨齐文化的重要平台、联结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1)

2022海峡两岸齐文化节现场

今年的“海峡两岸齐文化节”突出“寻根问祖”主题,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淄台两地同时举行祭祖仪式,首次在台北校园举办齐文化展览,首次举办淄台两地姜氏后裔文化交流会,彰显出在疫情阻隔下,两岸同胞对寻根问祖的高度认同,对加强交流的诚挚意愿和对“两岸一家亲”的真心坚守。

姜子牙为何被推崇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尊称太公望,后世对其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虽然在相关历史记载中,姜子牙是一个被神话的人物,如72岁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随纵马征战助其建立霸业,后又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并受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成为齐国开国之君,最后活了139岁。

由于中国的编年史自公元前841年开始,之前有关历史年代的记载发生断代,因此对于姜子牙的年龄一直有所争议,但《孟子》《史记》《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典籍均对姜子牙其人其事均有记载,赞其开放包容、以民为本。

资料显示,姜子牙始祖属炎帝之裔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其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

《孟子·离娄上》中有记载: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亦有记载:“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则称是“东海上人”。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也就是说,姜子牙的出生地在现今山东日照、莒县一带。

对于姜子牙是否真实存在,2008年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淄博市高青县的陈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结果发现这里竟是西周早中期的一座城址,并获评2009年“国家文物局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社科院六大考古新发现”。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2)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3)

陈庄遗址位于花沟镇陈庄村东南,总面积约8万至9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西周早中期城址、西周贵族墓葬、祭坛、马坑、车马坑等重要遗迹,并出土大量陶器及较多的骨器、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

在出土的50余件青铜器中,10件铸有铭文。其中,18号墓出土的一组青铜器中,是国内首次发现了带有“齐公”字样的铭文。如“丰啓作祖甲宝尊彝”“丰啓厥祖齐公尊彝”“丰啓作文祖齐公尊彝”等。其中一件铜觥的底部刻有11个字的铭文“丰啓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经多名权威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个以“丰”为姓氏,名为“啓”的人为了祭祀自己祖先,尊号“齐公”的大贵族做制作的铜器,而铜器铭文中的“齐公”指的就是“姜太公”。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4)

铜觥:高20cm,长23cm,其中底部长18cm左右,宽10cm左右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5)

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

姜子牙治理齐国期间,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受到历代皇家的极其推崇,成为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

由于姜太公是“封神之神”,被历朝历代顶礼膜拜,尊奉姜太公为太始祖,加上齐国前后800多年的历史,姜太公的后裔可谓枝繁叶茂、遍布世界。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6)

据考证,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临淄齐文化研究中心专家介绍:“从封齐建国,姜太公一族传祚20余世,嫡庶子孙众多。因当时以国号为氏,以采邑为氏,以祖名为氏,以谥号为氏等多种受氏原因,太公后裔分出多支多氏。”

其中64个单姓包括:姜、吕、许、谢、纪、齐、强、尚、封、左、薄、赖、逄、申、向、文、骆、充、连、国、饶、盖、丁、阚、易、崔、高、章、贺、柯、卢、井、富、栾、厉、桓、景、柴、聂、查、庆、梁、丘、戎、郦、畅、谷、浦、移、麻、孝、懿、晏、檀、闾、棠、竹、襄、年、邱。

此外,姜子牙后裔还包括淳于、东郭、申屠、高堂、仲孙等38个复姓。

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

姜太公后裔姓氏到底如何形成的,由于姓氏较多,这里仅列举部分常见的姓氏。

姜:炎帝之裔共工的从孙伯夷佐禹治水有大功,被封为四岳之长,以其主四岳之祭,故称太岳,命为侯伯,复赐以祖姓曰姜。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7)

汉朝初年,姜氏以关东大姓迁入关中者,居天水、上邽等多地,及今海内外姜姓族人蕃盛,多是太公裔族。

吕:出自姜姓炎帝裔子、古诸侯共工氏。吕尚,因兴周功封于齐,即伯夷之后,故为吕氏。太公传至康公失国。康公七世孙吕礼,秦昭襄王十九年由齐奔秦,有二子伯昌、仲景。康公未失国时,吕氏子孙先已散居齐、鲁、韩、魏各地。现在,遍居海内外的吕氏族人,多是太公吕尚的后裔。

齐:出自姜姓炎帝裔孙吕尚。因其兴周有大功,周武王封之于齐。子孙以国为氏曰齐。

尚:姜姓,太公姜尚之后。太公号太师尚父,其后世支庶遂以尚为氏。后汉有高士尚长字子平。

望:出自姜姓,太公望后。《史记》:齐太公见文王,(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后人因以为氏焉。

丘(邱):太公封于齐,建都营丘,其庶支族人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左传》有邾大夫丘弱 (昭公二十三年),清避孔子讳,将丘姓加“阝”部改成“邱”。

丁:姜太公长子丁公吕伋,支孙以丁为氏。汉有丁固氏,《功臣表》:阳都侯丁复,宣曲侯丁义,并传封四代。乐成侯丁礼,传封七代。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8)

崔:太公长子吕伋为齐丁公。丁公嫡子吕季不愿继位为齐侯而让国于叔乙吕得,为乙公。乙公使季子食采于崔,后代遂改姓为崔氏。

高:春秋时,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子被封于高(今河南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名傒,他以祖父的封邑为姓,叫高傒,其后代就姓高。

卢:出自姜姓。太公之后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后世子孙因邑为氏。

骆:姜姓,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名为氏。吴有骆统,东阳人,后居会稽。

桓: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后汉有太子少傅桓荣,世居谯国龙亢。

庆(贺):太公之后桓公之子,公子无亏之后。公子无亏生公孙庆克,庆克之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

景:出自太公之裔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

柴: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孙傒,以王父名为氏,八世孙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子羔孙高举,又以王父名为氏,曰柴氏。汉代有棘蒲侯柴武。五代周太祖无后,以守礼之子柴荣为嗣,是为世宗。

晏:出自姜姓,齐公族晏弱为卿,谥桓子。弱生平仲婴,婴生圉及其族晏,晏父戎为齐大夫。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9)

聂:出自姜姓太公之后。丁公吕伋支庶子孙有封于聂城的,建聂国,为齐附庸,其后以国为氏曰聂。

栾:姜姓,齐惠公之子公子坚,字子栾。其支庶子孙以王父之字为氏,曰栾氏。

井:姜太公后裔有奔虞为大夫者,食采于井,其后因以井为氏。

连:姜姓,齐有大夫连称者,其子孙以连为氏。

饶:姜姓太公之后为齐大夫,食采于饶邑,其后以邑为氏。

阚:出自姜姓。齐大夫止,为太公同宗,封于阚邑,称阚止,其后遂以邑为氏曰阚氏。

盖:出自姜姓。春秋时为齐大夫,食采于盖邑。其后因以为氏。

章:姜太公九世孙,至战国鲁庄公二十九年,被同京的齐国所并。因国被夺,以章为姓,这是章氏受姓之始,定居河间,为章氏始姓。

许: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周武王封其孙子文叔於许的地方,文叔创立许国,后为楚国所灭,子孙流离分散,以国号为姓。

东郭:姜姓,齐公族桓公之后。齐大夫东郭书,见《左传》,又大陆子方号东郭。后世可能简化为郭姓。

卢蒲:姜姓,太公裔孙而出自桓公,亦为卢氏一支,皆齐之卢所出。

雍门:姜姓,太公之裔。《世本》:齐顷公生子夏胜居于雍门,以所居为氏因曰雍门。

高堂(高唐):太公之裔。《风俗通》: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以为氏.

封:出自国名,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钜的后代被封于封父(今河南封丘)。至周代,封父国被灭,其国人遂以原国名为氏,成封姓或封父姓(《姓苑》)

申:《元和姓纂》:“申,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申地在今河南南阳

赖:赖与烈、厉古音相通,炎帝生烈山(或说厉山),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

姜姓和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后裔姓氏溯源)(10)

文:文姓起源有4支,其中一支出自姜姓许氏,即炎帝之后姜文叔。《路史》云:“太岳之后有文氏。”春秋时,许国受郑国所迫,四次迁徙,于公元前506年迁到容城(今河南鲁山),传至战国初年许元公时,为楚国所灭,子孙分散四方,除有以许为氏之外,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许文叔之字为氏的,就是文氏。

谢:《元和姓纂》:“谢,姜姓炎帝之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

傒:春秋时齐国公子高傒之后,以祖辈名字为氏,为傒姓。源同高氏。

甫:炎帝孙伯夷之后在周穆王时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周宣王时改吕邑为甫邑,建甫国。伯夷之后遂为甫姓(《风俗通》、《国语·郑语》)。

甘:《潜夫论·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甘氏。

纪:《元和姓纂》:“纪,姜姓,炎帝之后,为齐所灭,以国为氏。”

焦:周武王封炎帝之后于焦,建立焦国,子孙以国为氏(《广韵》、《通志》)。

露:《潜夫论·志氏姓》列姜姓27氏,有露氏。

强:系出姜姓,齐大夫公孙疆之后,疆与强通,后以强为氏。

向:《史记·补三皇纪》:“炎帝神农氏,其后有向氏,姜姓。”

邰:《说文》:炎帝之后,姜姓所封。

棠:《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棠氏,姜姓。齐桓公之后。邑于棠,其后为棠氏。

晏:《元和姓纂》:“《左传》:晏桓子,名弱,齐公族。”

岳:姜姓太岳之后(《姓纂》)。

怡:《史记》索隐:三皇本纪云:“神农氏,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

易:齐大夫易牙之后。

榆:《姓苑》:炎帝裔路子分居榆,后灭于晋,因氏。

州:《水经注·阴沟水篇》引《世本》云:“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查:出自姜姓,齐顷公子食采于楂,后去“木”为“查”氏。

訾:《姓苑》:“齐人,本姓祭,以为不祥,改姓訾。”

(注:原定于2022年9月16日举办的第十九届齐文化节开幕式将延期举办,具体举办时间,视疫情形势确定。本文祭姜大典为往期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