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1)

​​题图 / 我的逆天神器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ACG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扬光大,让那些大多存在于书本里的中华历史、传统文化“活”起来,并引起当今年轻人的兴趣,以创新的方式让后人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不少文创公司一直思考、尝试着手解决的问题。刚刚完结的《我的逆天神器》这部动画,或许能够给中国文创从业者们一点启发。

《我的逆天神器》动画于8月9日完结,在全网收获了近9亿播放量。在B站超过16万的弹幕讨论中,除了围绕剧情的讨论,还有大量关于角色出处的科普。在动画故事情节之外,《我的逆天神器》里出现的兵器拟人设定成功引起了动画观众的兴趣,而这些兵器正是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典籍。​

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2)

“万物皆可拟人”,《我的逆天神器》打破国产动画创作窠臼

《我的逆天神器》动画改编自腾讯动漫上人气近40亿的同名热血漫画,由腾讯动漫出品,绘梦动画、铅元素文化制作。

故事讲述的是男主角常天在机缘巧合之下召唤出武具“小白”,成为一名元武者,与拥有武具“干将莫邪”的另一名元武者楚倾城合作,备战“天罡演武”大赛。在备战过程中,两人不得不与另一些元武者组建的天尊堂对抗。随着对抗的深入,背后更大的阴谋浮出了水面,男女主和一干角色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而重要角色“小白”失去的记忆也渐渐找回。

热血动漫里传递出来的成长、友情、善良、责任等要素,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热血题材成为全球动漫作品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其中的优秀作品也会对中国动漫创作者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借鉴海外动漫作品的长处,在保留热血动漫精神内核的同时,还能具备中国特色,腾讯动漫通过《我的逆天神器》找到了突破口。

《我的逆天神器》这部作品在热血元素之外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国知名古兵器拟人的设定。​

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3)

​ “拟人”这种源自二次元同人文化的创作方式,已经成为海外动漫作品中成熟创作手段。通过提炼事物的特质,对事物进行人格化设定,赋予其和人类一样的动作、情感。通过拟人设定,变得新奇有趣的事物,也能以生动亲切的方式引发读者、观众的兴趣。

正所谓“万物皆可拟人”,在中国的同人创作领域,从中药到武器,从古文物到城市,同人创作者们大开脑洞,为这些事物进行拟人化创作。在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进行拟人创作的同时,创作者们还以严谨的态度还原事物的细节。这种认真仔细的创作态度,最终能够通过作品传递给动漫爱好者,并打动他们,引发他们的兴趣,对事物本体进行深究,实现“拟人”的创作本意。

在中国的网络动漫领域,拟人题材动漫作品并不多见,这需要创作者对事物本体有深入研究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观众的作品。《我的逆天神器》正是对中国古兵器的成功拟人化创作,才有了开篇观众在弹幕里围绕角色、古兵器本体进行的积极讨论。

以年轻人喜爱的ACG内容,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在《我的逆天神器》中出现的多名角色皆为中国古兵器的拟人。这些古兵器包括如干将莫邪、方天画戟、鱼肠、七星龙渊、湛卢等历史名器,以及神话中的上古十大神器,如主角鸿蒙天钟,反派太虚神甲等。

不管是有史可查的兵器,或是仅记录在古书《山海经》里由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上古十大神器,都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

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4)

​然而现今的年轻人主要靠书籍了解历史,仅仅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要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产生兴趣绝非易事。如何才能以更具趣味性的内容,让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忘记传统文化和历史,让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一代又一代承袭下去?

动漫、小说、游戏等各个内容领域的创作者们,早已经以年轻人喜爱的内容形式,重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在游戏领域,“兵器转世为人”这种类似“拟人”的手法曾出现在《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中。仅以只言片语出现在《山海经》里的上古十大神器,由游戏制作者们以更加体系化的归类和整理展现出来,不仅增加了整个游戏的内涵和历史感,更是让原本只存在于上古百科全书《山海经》里的古兵器具象化。

在网络小说里,描写中国历史知名兵器的关联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我的逆天神器》也是如此,其漫画原作最吸引人之处就是通过兵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原本只存在于史书中的知名兵器更加鲜活的形象。特别是动画里出现干将莫邪祭剑的剧情时,还唤起了观众对语文课本里相关课文的回忆。​

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5)

​​赋予古兵器拟人化的个性,同时又保留古兵器自身的特点,在动画讨论区里出现的观众对兵器来历的介绍,就是以创新形式展现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得到的最佳回应。

积极探索,腾讯动漫为传统文化焕发活力添砖加瓦

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新演绎,实际上在中国文化领域从未停止过。而在当下,年轻人喜爱的ACG内容显然是传统文化焕发活力的极佳载体。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随后综艺《国家宝藏》、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皆以现代化的风格传递传统文化,以活泼的年轻化表达贴近年轻人。这些影视作品成为了“网络爆款”,不仅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而且还催生出了不少同人作品。这些同人作品,正是新的内容形式向年轻人输出传统文化的效果印证。

对传统文化历史的继承、创新,应当是中国整个文创行业的共同命题。在刚刚结束的2018ChinaJoy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构建新文创生态,打造中国文化符号》的分享中也提到:“中国是一个举世皆知的文明古国,当下,我们也是文化产业体量巨大且发展快速的文化大国。但坦率说,我们带给世界的,尤其是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还非常少。所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企业的机会,产业的机遇,其实也是国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最大的原创动漫平台,腾讯动漫也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方面积极探索。​

文创与潮流文化结合(发挥新文创价值)(6)

​旗下头部作品《狐妖小红娘》携手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跨界直播,《一人之下》普及道文化内容,这些在内容、品牌运营等方面的突破,都是腾讯动漫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此次将《我的逆天神器》动画化,也是腾讯动漫以创新的手法,发扬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尝试。

根据时代的变化,在现阶段以ACG内容为基础,以继承、创新的方式重新展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创行业必能让喜爱ACG文化的当代年轻人,也爱上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