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通过两部徐峥早期的喜剧电影,来聊聊徐峥的喜剧导演,这两部电影分别是《人在囧途》和《人在囧途之泰囧》。说起这两部电影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曾被电影里那些捧腹大笑的镜头给刺中笑点。

在此之前咱们先聊聊徐峥,大家对于徐峥的最初印象可能就是当年《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猪哥哥或者后面的《李卫当官》里的李卫。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1)

徐峥正经科班出身,199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0年凭借猪哥哥一角一炮而红。如今18年过去了,头发是越掉越少,人却是是越来越红。徐峥在影视圈的身份有点特殊,虽然出道很早,但他基本上是绕过了实力强大的第五代导演,开辟了一条自己的生存之道。说他是老戏骨级别的演技派吧,他没有跟姜文,张艺谋,陈凯歌之类的大导演合作,也没有传世的经典之作。说他是知名大导演吧,其实他除了早年拍过一部电视剧《李卫当官2》,二也就拍过两部电影,一部《泰囧》,一部《港囧》。

虽然都是十几亿的票房炸药,但这个《港囧》实在是.....不好笑,应该是小编的笑点提高了。说到他最著名身份居然是监制,《催眠大师》监制,《幕后玩家》监制,《超时空同居》监制,包括这部全国人民都转疯了的《我不是药神》还是监制。这也能看出徐峥的一贯风格,自己多面全能,也不忘对年轻导演大力支持。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2)

另外它的侧重点一直在类型片,像《催眠大师》、《超时空同居》、《无人区》等等都是由徐峥参与又质量不错的类型片佳作。除了类型片之外,徐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喜剧,他被广为人知的便是那几部票房口碑都俱佳的喜剧片。这次就通过两部“囧”系列电影来了解下徐峥的喜剧导演之路。

《人在囧途》2010年上映。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是当年国产喜剧的惊喜之作,也是日后声名大噪的“囧”系列的开端。中国喜剧大致有一个发展过程,像早期陈佩斯的结构喜剧,冯小刚的市井贺岁喜剧,宁浩早期的黑色喜剧,后面有徐峥的“囧”系列,再往后就是开心麻花,大鹏之类的国产片新喜剧类型。这部《人在囧途》正好处于中间,它大致可以和宁浩的黑色喜剧属于同一时间段,但在底色上比宁浩温暖。柔和,少了一些锐度。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3)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讲的是一个精英和一个草根的故事。两人一路上倒了八辈子血霉,又最终相亲相爱没羞没臊的故事。年关将至,春运大潮,徐峥饰演的大老板李成功和王宝强饰演的挤奶工牛耿在登机口相遇了,俗话说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逃不掉的瘟神。两人坐上了同一班飞机,在命运和编剧的安排下,两人又坐上了同一辆火车,同一辆客车和同一辆面包车同一辆拉鸡车以及同一辆拖拉机。

电影虽然成本很低,画面看起来也不精致,但是剧本打磨的非常好,这个故事其实是改编自好莱坞经典喜剧《飞机 火车和汽车》。徐峥在电影里证明了自己是国内稀缺的类型片演员,王宝强也展现了他极强的喜剧天赋,电影中有许多片段都成了让人捧腹的经典。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4)

《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年上映。

《人在囧途》成功以后,徐峥接着这个系列导演了他第一部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这一出手就直接进了10亿导演俱乐部,还刷新了国产国产电影票房纪录,一跃成为了国内成熟的商业片导演。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5)

电影由于投资的增大,《泰囧》在制作上更加精良,笑点也更加密集,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在豆瓣上被很多人奉为神作,评分一度达到了8.6,8.7。这虽然很不客观,但也足以看到当年的国产烂片多糟心,以及观众们有多压抑了。

电影在剧情上跟《人在囧途》基本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讲的还是精英的草根相遇的故事。徐峥是科技公司合伙人,王宝强是开葱油饼店的小老板,两个人都要去泰国在飞机上相遇。在角色配置上来说,除了徐峥和王宝强这一正一憨的组合,这次还加了一个黄渤,两人的一唱一衰变成了三人的互相拆台。

徐峥使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两部电影)(6)

连续两部“囧”系列的大爆发和票房口碑双飘红,让徐峥也成为了影迷心中的喜剧导演。虽然2014年《心花路放》和2015年《港囧》也是以喜剧片的元素上映,但要说在笑点和口碑上倒不如前两部,也可能是观众在经过两部“囧”系列的笑点洗礼下,对于喜剧片的喜剧元素和期待感提升,没有焕然一新的喜剧元素加入以及新鲜感的剧本打磨,要让原本挑剔的市场叫好,那就看观众接不接受了。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欢迎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小伙伴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