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鬼道”,是不是打这来的?

打落鬼道是什么道(人们常说的鬼道)(1)

我:一个人能不能干点儿事,其实从平时的言行中完全可以看出来。

学生:怎么突然发这样一份感慨?你看看我能不能干点儿事儿?

我:你是能干点儿事的。

学生:哦?真的?我怎么让你看出来的?

我:因为你平时总说:我有个好爸爸啊!

学生:哎呀,你太鬼道了。狡猾狡猾的!这哪儿是夸我,分明是夸自己!

我:我这不算鬼道,真正的鬼道,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人:陈涉!来,我们一起看看他凭什么让司马迁写进了《史记》,还成为“陈涉世家”?

学生:我还记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是谁?

我:你没有在国内学习历史,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很遗憾。不过可以通过我们自己学习来弥补一下。陈涉,涉是他的字,他的名叫:陈胜。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举旗造反的人。

学生:哦,就是造反派头头儿!

我:哈哈哈,你谁说的这个词儿?

学生:奶奶跟我提过的。好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儿是吧?

我:对对,不过也挺准确的。就是造反派头儿。你读一下课文,看看大意,找出生字词来,看看这个头头儿和普通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他真的不是一般战士

打落鬼道是什么道(人们常说的鬼道)(2)

重点字词音:

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去、往。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hónɡ鹄hú: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发闾lǘ左zuǒ-谪zhé戍shù-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谪戍:发配去守边。適,通“谪”。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死国:为国事而死。苦秦:苦于秦(的统治)。以数(shuò)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唱(chàng):通“倡”,倡导。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间(jiàn)(古今异义)令:暗使。间,私自,偷着。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忿(fèn)恚(huì)尉:使尉愤怒。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蕲(qí):今安徽宿州南。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乘(shèng):特指配有一定数量兵士的兵车。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古今异义),指当地有声望的人。被(p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刑其长吏: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刑,惩罚。

我:大概的故事梗概你应该没问题了。那你说说,陈胜、吴广,是不是很鬼道?鬼道在哪儿呢?

学生:

首先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然后陈胜、吴广抓住时机,采用激将法来激发群众的反抗情绪,“并杀两尉”,扫除了起义的障碍;接着陈、吴二人号召徒属,进行宣传,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了利害关系,又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紧接着明确了起义军的名义、标志、称号及组织领导,使起义工作从思想到组织上落实,最后起义军在陈胜、吴广领导下胜利进军,并迅速壮大

哦,对了,他们还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

我:对了,这就是陈胜吴广的高明之处。懂得参看天时地利人和,然后一举成功。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么鬼道的人,在平时肯定有所体现,关于这一点,司马迁是如何记述的呢?

学生:

陈胜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欣赏;陈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后来终于成就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陈胜在残酷的统治下敢于奋起反抗,这种挑战命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刻画陈胜采用了衬托的写法,用吴广来衬托他,写出他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政治头脑;《史记》写人还注意铺垫──陈胜少年时期拥有鸿鹄之志,后来做处惊天动地的行动,少年时期为后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具体到有代表性的句子呢。

学生:

(1)“苟富贵,无相忘”。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正是这种精神才让司马迁高看一眼。陈涉在《史记》中也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奴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

  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本文并没有全部录入整个的《陈涉世家》,而是节选了一部分。课后给了一个文字游戏,让用四个字来概述课文内容。你不妨试试。

学生:出生贫寒,少有大志。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铚、酂、苦、柘、谯)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

我:行,这样就很丰富和完整了。不必跟课文一模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