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措施千万条,佩戴口罩第一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口罩成为了我们的日常必需品之一。

一、哪些口罩具有防疫功能?效果更好?

符合国家标准的N95类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都具有防护功能,符合防疫要求。

1.N95类口罩

医用N95口罩在微粒的阻挡能力基础上增加了疏水层,可以防止液体喷溅,尤其在医生进行插管等操作时,可以更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N95系列口罩(N99、95、90)的防护能力最强,但透气性也比较差,长期使用易缺氧,适合防疫要求较高的健康人群佩戴。

市面上经常能看到有商家将工业防尘类口罩当作医用N95售卖,很多人也将二者混淆(工业防尘类口罩常见标号为KN90、KN95、KN100、 KP90、KP95、KP100)。

2.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同样有过滤层和疏水层,疏水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或飞沫喷溅感染。但对于颗粒的防护过滤能力,医用外科口罩比医用N95口罩的防护能力稍差。低风险地区的普通人群,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基本可以满足防护需求。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这类口罩一般由无纺布制成,可以阻挡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污染,防护能力比医用外科口罩更弱一些。

4.儿童口罩

由于儿童皮肤,呼吸道和颅骨结构的特点,有专门的儿童口罩。购买时请选择符合标准的儿童口罩。

二、医用类口罩的防护原理

我们通常说的医用类口罩是无纺布材料,给口罩带来病毒过滤作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极细密且带静电的内层过滤布——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空气中的粒子在口罩上可以进行以下作用:

1.扩散沉积:粒子布朗运动扩散位移到过滤纤维,受分子引力作用而被吸附。最易捕捉小尺度粒子、细纤维和低速运动的粒子。

2.截留沉积:随气流运动的较大粒子被过滤材料的机械筛滤作用截留。粒子直径与滤膜纤维的直径的比率影响拦截效率。

3.惯性沉积:粒子通过过滤材料弯曲的网状通道时,粒子由于惯性作用脱离气流撞击过滤纤维,并受分子引力作用被截留。大粒子、高密度、速度快时截留效果好。

4.静电吸引沉积:粒子被过滤纤维的静电作用产生的沉积。

颗粒越小时,1、4沉积效应越强,颗粒越大时,2、3效果越好,所以并非越小的颗粒越难被过滤。综合种过滤机制的协同作用,普通机械性滤料最易穿透粒径的范围是0.1m~0.3m。

三、如何判断你买的口罩是否符合医用标准?

并不是每一个自称“医用口罩”的口罩都具有防疫功能,需要我们仔细甄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查询。

1.查询口罩的注册号

在我国,医用类型的口罩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需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查询办法:找到口罩外包装上的注册证编号,然后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进行查询。

2.看口罩的执行标准号

推荐使用的各类口罩,应符合标准如下:

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

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每款口罩都有其对应的产品标准,根据标准要求,需在最小包装上标明执行标准号。如果找不到执行标准号,建议不要选用这样的口罩。

哪几种执行标准的口罩能防疫(你使用的口罩符合防疫标准吗)(1)

四、不同类型口罩的使用对象

卫健委组织专家编制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也对不同类型口罩的使用对象作了明确规定: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一定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防护需求,科学选择口罩。同时,选口罩时要看材质是否合格,以及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

(内容整理自网络,整理人:食药中心 王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