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若溪

夜晚,是对文学最好的譬喻之一。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如太阳攀登穹顶,那么文学就像是月光般,将人们内心的思绪与记忆,照出纯净的光影。

文学是一种质问,也是一种拥抱,是一种与自我、与万物的对话,是为了体验“我不是我”,“我“可以进入天地万物。文学里有语言和现实的重新连接,有关注人类命运的现代神话,有高贵的泪水、善意的微笑、博大的胸襟与悲悯的目光。这一切都应在夜晚发生,无声无息又永恒神圣。

南方周末一直对中国当代文坛保持深度关注。当文学的神圣性被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消解,在喧嚣浮躁的文化大潮退去之后,我们或许比以往更需要文学,重新聚集思想的光芒,给世人一味灵药,驱除恐惧,缓解焦虑。

2019年起,南方周末创办N-TALK“文学之夜”专场,在岁末年初之际,邀请多位作家在同一个夜晚共同分享创作历程和经验,畅谈对文学的思考。

点击回顾N-TALK“文学之夜”往期精彩瞬间

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曾在在2019年的N-TALK“文学之夜“现场探讨了文学的本质与意义——

文学就是夜晚,文学就是月光。没有夜晚,没有月光,我们会变得多么单调、寡淡。很多内心的事情,精神上的东西,都是在夜晚被月光照亮的。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外界与自我的认知磨合过程,那文学则如同夜晚之月,照亮思想与内在,它用宁静又美妙的方式,帮助我们接纳真实的自我,看清内心的需求,抚平成长的阵痛。

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19:00,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特别版将相约作家孙甘露、路内、周嘉宁、虹影、石一枫,一同畅谈“文学与城市”的故事。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1)

扫码预约播出

本次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特别版将主题定为“文学与城市”。自晚清以来,现代意义的城市与现代文学几乎在同一时间诞生。都市的霓虹灯是现代性的具象化,而文学在表达、主题、形式上的突破,则意味着在文化精神层面冲破旧时代,走向新的世界。正因这种共通,令文学与城市有着紧密的联结,文学生发自城市,描摹着城市的楼宇高耸、车流穿梭,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欲望与绝望,希冀与幻灭,流汇成巨大的情感之河,灌注在文字之中。

而文学也在反哺着城市,当一个城市的故事陪伴着人们长大,人们的内心便会深扎下独属于这个城市的人文根系,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诗意,便依凭着人们内心的根系而生生不息。

1 孙甘露:为时代存真,与城市共生

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淬炼,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以磅礴的气势横空出世,荣获“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优秀作品奖等多项文学类大奖。孙甘露一改早期先锋的、诗化的文学笔触,以现实与质朴的叙事风格,溯时光而上,将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隐秘行动勾勒而出。而在全书中,“上海”是极为重要的两个字。

城市赋予人们的远不止单纯的空间,它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文字诞生的土壤,是作家在创作时,所依托的“故乡”。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家,孙甘露汲取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诗意、哲思与开放,也在这座风云际会的城市,像寻宝一般追索其中曾经发生的秘密与故事,用文学的方式为时代存真。

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孙甘露将与我们一起,谈一谈上海,谈一谈城市之于文学的特殊意义。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2)

扫码预约播出

2 路内:时代洪流中,个体的内心波澜

在“追随三部曲”受到关注时,路内一度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路小路”,那是他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而到了《雾行者》时,路内的写作已极为纯熟,人物关系变得更为庞杂,直到2022年《关于告别的一切》一书,那种路内式的个人视角再次回归,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哲学化的,关于人物与命运的思辨。

在他的笔下,城市随着时代推移不断变化,而个人在城市中的迷茫与追寻则像是一块镜子碎片,映照城市变迁的一隅。正如《南方人物周刊》对路内的评价:“(路内)展现出与自己年龄相称的思考与叙述,呈现了时代裹挟与业力流转下个体的尊严与慈悲。”

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让我们一同走进路内的文学世界。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3)

扫码预约播出

3 周嘉宁:沉静、充满反思的“见证者”

2000年,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落下帷幕,周嘉宁获得了一等奖,并因此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在毕业后,周嘉宁成为《鲤》书系的文字总监,并在创作的同时,从事翻译工作,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当代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写在身体上》均系周嘉宁翻译作品。

二十余年过去,周嘉宁依旧在文学的寂寞甬道中前行,从《流浪歌手的情人》,到长篇小说《往南方岁月去》,再到令她入选“收获文学奖”的《基本美》,周嘉宁在用文字描摹千禧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发出“一种沉静、充满反思的‘见证者’的声音。”

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周嘉宁将与我们相逢,分享她对于城市与文学的观察、记录与思考。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4)

扫码预约播出

4 虹影:城市中的文学之味

在阅读《月光武士》时,不少读者难忘其中对重庆小面的生动描写。而在阅读《当世界变成辣椒》时,极富画面感的文字也像是在邀请读者进入一场声色味俱佳的烹饪现场。画面、味觉与文学性融为一体,这是虹影独有的特色。

戴锦华说,虹影的文字“让人感觉到饥饿无处不在。” 她以文学笔触描摹一个城市的味觉,令文字时而像辣椒般猛烈,时而像醋一般微妙,带出来的不仅仅是味道佳妙的菜肴,更是口腹之欲、人性之欲的具象化。而这一切,在城市的底色中变得愈加真实。

不同的城市拥有怎样的味道?如何用文学的方式勾勒?如何以文学呈现城市之味?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请期待虹影的分享。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5)

扫码预约播出

5 石一枫:城市人的“强迫症”与“白日梦”

高中时,石一枫第一次在纸刊上发表小说,自那时起,文学便与他的人生绑定在一起。在2016年,石一枫代表作《世间已无陈金芳》出版,书中抒写出了北漂女青年在时代潮流中的狂妄与迷思,膨胀与跌落,获得了郁达夫小说奖的提名。在2017年,他的《地球之眼》又获得了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石一枫对城市里小人物的观察与描摹极其敏锐,被誉为“捕捉时代人物的鹰眼”。在城市的快节奏中,人们被这种节奏所感染,多少带着点强迫症状,而文学则为人们提供了“白日梦”的自由与可能。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石一枫也将来到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与读者探讨他观察下的城市快节奏文学空间。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6)

扫码预约播出

6 关于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

当人类在时光中迈出漫长的一步,城市也会产生相应的震动,文学捕捉这种震动,将它化为文字,又在人们心中掀起波涛。人们将一直如此,在城市中生活,又在文学的月光下回望自己的思想世界。本次N-TALK“文学之夜”特别版,将以文学的目光重读城市,探讨文学与城市的N种可能性。

南方周末文化部记者余雅琴将担任本次特别版的主持人。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她采访过不少作家和评论家,习惯于探查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缝隙。对她来说,在这个所谓文学式微的时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在于照亮我们的眼界和心灵,让我们真切地看见彼此。

2022年有什么文学比赛(2023年的第一场文学之约)(7)

扫码预约播出

N-TALK“文学之夜”特别版将于南方周末APP、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共同播出,1月17日星期二晚19:00,我们想邀请热爱文学的你,与南方周末一起,与作家孙甘露、路内、周嘉宁、虹影、石一枫,共赴一场浪漫的文学之约。

扫码预约播出

文学是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风向标。时间横亘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朝我们迎面走来,然后穿身而过,最后留下来的,就是这些关心人类命运际遇和价值存在的文学。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自2019年起举办,作家麦家、李敬泽、李洱、梁鸿、陈彦、韩松等都曾登台分享,畅谈对文学的思考,发表真知灼见。

(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