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和谥号的区别一句话总结(谈谈古代号和谥号的区别)(1)

号相对就比较自由,是文人雅士给自己起的,如苏东坡的东坡,是因为被贬黄州时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而起,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因居住地边上有五颗柳树而得。因此号常常代表了他们的喜好、境遇和心情。号可以有多个,你看那些书画家,有许多章,大部分都是不同的号。

谥号是人死了之后,由后人给取的,目的是盖棺论定,给一个人的终身评价。分为官谥和私谥,我们大都知道的是官谥,当然主要是有名的人物,比如皇帝,大臣,基本都有,像汉武帝、隋文帝、汉哀帝、隋炀帝等,大臣的话像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

古代皇帝和大臣其实对其死后的谥号还是很在意的,那可是一生的功过评价啊!对于皇帝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我们熟知的皇帝,看看不是不是恰如其分!

对于官员来说,中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单谥“文”的是

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

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

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

曾国藩的谥号就是“文正”。

私谥,我们一般不太知道,都是其人的学生,弟子给起的,比如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先生,世称陶靖节、林和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