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阿里巴巴总部要搬家,虽然我相信这是个谣言。毕竟这么大的市场说放弃,万万不可能。但是我还是发自心底的希望,如果无法克制自己,你还是走吧。

外国人来中国交口夸赞的事例中,绝对有手机支付,但是很少有淘宝网。因为线上支付和网络购物,阿里巴巴都是模仿者。易趣ebay和贝宝PayPal才是鼻祖。这些外国人回国后依旧可以享受类似淘宝的网购便捷。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1)

而手机支付,起码在传统的欧美国家落地普及依旧遥遥无期。这并不是一项难以企及的高科技,也不是使用习惯等这些托词,外国人来中国使用手机支付很习惯,上手快的很。更不是没有人愿意做手机支付的结算平台。遇阻的原因,只不过难以撼动的是欧美传统金融的强大势力。根子上的原因则是,人家金融势力都是私人的,而且早已垄断,还需要借道什么手机支付来控制金融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已经掌握结果的事情需要再来一遍难道是吃饱了撑的?消费者方便与否关我屁事,难道除开现有的金融机构,他们还能别有他求?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2)

手机支付只不过是外来资本在新兴经济国家内,渗透传统金融布局,为自己谋一席之地的方法。

所以,有外国人高呼太方便了,xx万岁!你不要激动哦,最好的回应还是苦笑吧。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3)

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则利国利民,用的不好则祸国殃民。看这把剑掌握在谁手中,是谁在舞动。所以,控制权很重要。

我们先不谈阴谋论,也许马X在创业之初的项目中国黄页和阿里巴巴,其看好的都是作为制造业基地的中国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对外窗口展现生产制造能力,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广泛生产厂商也需要通过这个窗口接洽国际业务。无论是黄页还是阿里巴巴乃至后来的淘宝,搭建一个to B和to C的信息平台,初衷是好的!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4)

只是这毕竟是门生意,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信任需求就是交易款项安全需求。作为一个被交易双方互相信任的中介,看着这么些代管的钱财,很难不会产生些金融想法。而且完全靠着平台自律来抵御风险,没有监管显然不行。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5)

这就是阿里巴巴出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6)

既然接受不了监管,我们也只能反推上来,认为你一开始的初衷就不仅仅在于搭建信息平台。从平台开始运转后这一系列的经营业务的延伸扩展,也许早就在谋划之中,但在商业逻辑上又显现的那么顺其自然。马X不是学金融的,也许并未想到原来还可以这样玩,但有人早就写好了剧本一步一步的把他推上了主角的位置。这个人是蔡崇信,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及法学博士学位。既懂法又懂金融,还是华裔。放下百万美元年薪跑到阿里巴巴拿500元月薪,首先在内部完成了股改,把阿里巴巴这帮土包子彻底转换成金融囚徒。他才是大脑。至于蔡崇信本人和他父亲乃至家族背景,以及职场履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扒一扒。

那么,你说他是看准了机会,还是背后有势力特意安排的工作?你们猜。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区别(阿里巴巴)(7)

阿里巴巴从此一日千里,由蔡牵头,国际资本撑腰,阿里巴巴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缺经费,不缺资源,高歌猛进。线下支付的全国推广覆盖工作在无限量资金的供应下,在O2O和新零售的花样概念外衣之下,短短3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支付习惯!有人曾在2016年做过统计,支付宝的吸储能力已经超过了民营银行的翘楚-招商银行,其余额宝的留存资金总量仅排在国有四大行存款总量之后。

这很恐怖!这么些钱如果不受监管,遭殃的是老百姓。这么些钱不受监管,是他们拿来与国家讨价还价,分量十足的筹码。

当金融资本能够裹挟国家意志,其后果如何,我不说你们能自己想想吗?

所以,如果阿里啊不能保持克制,那么只能是能送它离开,最好是千里之外。的确是迷雾生黑白(我改一改方文山),拨云蔡能见日。咦,为什么会是日本的日呢?真的好奇怪....

,